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嵊州市谷来镇中学 鲁迅狂人日记(二)

[游记]嵊州市谷来镇中学 鲁迅狂人日记(二)

2008-07-22    glzzx.org

孔庆东解读鲁迅之《狂人日记》

——之二


开头: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 你看见没有,这月亮是他的天气预报。是他的阶级斗争晴雨表。鲁迅是写月亮的高手。很多现当代作家都特别会写月亮。鲁迅写月亮不仅是写自然那个月亮。有没有月光,知道“妙不妙”。好像是疯子的迷信,但又特别合乎那个心境。 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 鲁迅的笔下好像姓赵的都不是什么好人。我发现了这一点,好几部小说都是说姓赵的有点问题。我想是不是和姓赵的党国皇帝有关系啊。人家当过皇帝,鲁迅不太高兴,想给他平衡一下。 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 我们看这个描写,非常合乎医学上对“迫害狂”的描述。医学上“迫害狂”就是这样,他老觉着别人很奇怪。别人很正常的言行,她觉得和他都有关系。我还意念会收到几次“迫害狂”的来信,他总说他的环境怎么凶险、怎么恶劣、别人怎么迫害他。跟这些写得都很像。因为他自己写得都是很恐惧,但是我从客观的看来都是很正常。比如说每天上班,对面的同事都要把茶杯弄得很响,就是要“故意折磨我的神经”,在我看来都是很正常的事,他都认为是被迫害。 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意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这个写得倒非常逼真啊。鲁迅先生虽然最后没有跟着藤野先生继续学医,但是他已经学到很多本质的东西了。学医最后也是要探究人的秘密嘛,他想把人的秘密都探究到。还要突出“张着嘴”的这个形象,和“吃”是有关的。他后文出现“吃人”,前文都是有铺垫的。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 我们发现鲁迅笔下的小孩,经常不太可爱。我前面讲《孤独者》的时候讲过。不像其他作家,一写到小孩,赶紧要表现自己热爱孩子,赶紧表现自己很天真。鲁迅写的孩子并不好。 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们感觉这个话,这个描述,全都是从狂人眼里得到的。我们感到有它描述的这个世界是个很异样的世界。和我们看上去就是不一样。比如有的电影使用小孩的视角来拍摄的,你感觉不一样。我想我们是不是有一天能发明一种以狗的视角,河沟的视觉效果一样的摄像机,用它来拍一个故事,完全用狗的眼光来看。因为在它的眼睛里人是很大的,楼也是很高大的,用它的眼睛来看,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很奇异的感觉。我们限于自己的感觉器官,我们不可能知道世界的真相。我们所知道的世界,是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感觉到的,组成这个世界。你换一套感觉器官,一定不一样。那么鲁迅想象的狂人是这样看世界的。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 就是20年以前 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 表面上看好像有个人叫古久,家里有个流水簿子,被这个狂人不懂事给踹了一脚。但是我们大家都能读出来:这句话分明是一个象征。用的这个名字再明显不过了,“古久”,“陈年流水”。这象征着什么?传统。说《二十四史》也有道理。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传统,这传统是动不得的。不仅仅是历史,风俗、习惯、规定,这个规定是不能动的。中国人,不仅是中国人,很多国家的人都是这样的,规定高于一切。你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办事,他都会拿出一些规定来阻挠你。说“我们这有什么什么规定,你那个不行。”你问他规定在哪,要看看,又没有。那规定是不给你看的,他们内部掌握着某些规定,到处都有规定。 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 赵贵翁和古久先生是一伙,“代抱不平”。 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 这些人是一伙的。 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赵贵翁河古久先生的仇恨我想明白了,但是小孩子为什么这样想不明白。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狂人很喜欢思考,一思考就有答案——“想明白了”,原来是革命传统教育造成的。小孩子为什么恨我,是他们的娘老子教的。我们知道愚昧来自教育,愚昧的人来自愚昧的教育。人并不是天生愚昧的,小孩生下来,赤子之心,不一定恨我。为什么恨我?是因为有人告诉他我是坏人。愚昧来自愚昧的教育。所以我们看现在有些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顽固的某种偏见,他们一定集体读了某一种书,集体受了某一种灌输,他们才会有某种想法。好,这是第二段。你说他没有逻辑联系,他又都能连起来。或许前面小序里已经补充过了,说这都是编辑过的。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这是名言,鲁迅的名言。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叫“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鲁迅有一个名言叫“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不研究是不行的。你看狂人都是晚上睡不着觉,做学问、研究。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我是上中学时读的《狂人日记》,也就是课文还没学到我就读了。读到这里的时候呢,因为我那个教育体制中读鲁迅总是受到极大的冲击,因为这和我受的观念教育是不一样的。按理说写的这几种人,“给知县打过的,也有给绅士打过的,被人占了他妻子的,被债主逼死的 ”这都是劳动人民、无产阶级,这都是革命的基本力量,都是好人,可是到鲁迅笔下就不一样,鲁迅好像对这些人格外有意见。但是好像也挺同情他们的,但总是说这些人不太好。当时就觉得鲁迅这里面有很深的东西,也很符合我生活的感受。我周围住的也都是劳动人民,也不都是优点,身上也有很多缺点,跟我关系也不一定都好。好来才知道鲁迅他看问题的方法,不全是用阶级的方法看问题。他是“有阶级论”,而又不“唯阶级论”,是这样看问题的。也就是说这些人本身是受苦人,可是对我都这么凶。所有这些人对什么人凶呢?他们并不是对压迫者凶,我们看这被压迫者并不是对压迫者凶,他对谁凶?他对先觉者凶。这是鲁迅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先觉者与群众的关系。我们看看《圣经》,《圣经》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耶稣.基督并不是受到那些教徒、那些群众的理解,相反,它受到的是隔膜、不理解甚至是迫害。最后就为他们献出生命,就死掉了。所以从文学思想去看《圣经》的话,《圣经》是由一种悲壮感的。我不喜欢基督教,宗教我都不喜欢,但我看《圣经》是由一种悲壮感的。《圣经》的故事本身是动人的,也是符合人生常态的。群众在多数情况下对先觉者是恩将仇报的。没办法,谁让你是先觉者,先觉者必须承担这一份恩将仇报。你以为你是救别人的,别人不领你的情,因为他不知道你是在救他。大家都认为你是在害他。所以群众对先觉者最凶,这个是我小的时候一直都不知道的,这是鲁迅告诉我的。我小时候一直都以为“军民鱼水情”,一直以为共产党是大救星,军民亲如一家,好人有好报,阳光灿烂的世界。最后慢慢知道不是这样。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 鲁迅写《狂人日记》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发明“女字旁”的那个“她”,所以它用的是“男字旁”那个“他”。古代一律都用“男字旁”那个“他”,后来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用“伊”——鲁迅后来用的那个“伊”。用“伊”也不妥,因为口语我们还是“他、他”的,所以就发明了那个“女字旁”的那个“她”。“女字旁”那个“她”是谁发明的知道吗?刘半农,他发明了这个“女字旁”的“她”。 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 我们看到在狂人的眼睛里似乎别人是狂人,他所看到的是一个疯狂的世界。这是相对的视角。 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 正常的人在他看来是青面獠牙的一伙人,变形了,大家看来都“大话西游”了, 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其实从正常人的视角看应该是这个狂人发疯,大家都嘲笑他,他家的仆人把他拉回去。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脸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这个狂人已经是被当成是异类。

转自:http://www.glzzx.org/article/show.asp?id=1745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