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花莲游记拥有台湾四分之一多的原住民 |
[游记]花莲游记拥有台湾四分之一多的原住民 |
2007-09-06 zjxcw.com |
花莲七星湖畔 第一次去台湾驻点,就马不停蹄地横扫了宝岛主要旅游景点,行程与一次台湾7日游类似,只是时间充裕得多,可走走停停,灵活机动。许多台湾朋友说:你这是一辈子只来一次的走法。台湾的山山水水,固然是好的,但俺的家乡云南多的是这个,“审美疲劳”,没有什么惊艳之感,欲有所记的,倒是那山山水水中与人有关的一切。 我的扫荡之旅自花莲始,就让我从花莲说起。 出发前,对花莲还是有一点好奇心的,一是它不象阿里山、日月潭被人说滥了,二是名字起得好。上网查了查资料,找到一篇“地广人稀的山区县——花莲县”,文中写道:“这个县西依高峰连延的中央山脉,东临波澜壮阔的太平洋,是台湾开发最晚的地区之一”。以中央山脉以西为前,以东为后,这一带又被称为所谓的“后山”,在开发的时间上也落后很多,至19世纪中期才有大规模的汉人移垦。这些新移民看到海浪日夜奔涌,遂将此地起名为“洄澜”,后被清渡台的钦差大臣沈葆帧在奏折中写为谐音“花莲”,跟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就象著名的“牡丹社”并无牡丹一样。 花莲地广人稀,面积达4629平方公里,人口35万多人,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一比就明白了。花莲的面积是整个台湾的1/8之一强,居全台各县之首,而每平方公里仅77人,其中1/4是少数民族同胞也就是台湾人所谓的“原住民”。 人少,山多,临海,民族特色浓郁,是旅游的好地方。 中横公路下的“冤魂” 到花莲,当然要去太鲁阁峡。一如花莲无花,太鲁阁也无阁,泰雅语中的“鲁阁”是桶的意思,至于“太”,旅游指南上没解释,会不会是“大”的意思呢?! 太鲁阁峡谷 太鲁阁是东西横贯公路的东端起点,入口处一座红柱琉璃瓦的牌楼让人联想起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可惜多了“东西横贯公路”六个大字。从太鲁阁到天祥一段,称内太鲁幽峡,连绵20公里,是中横路上风景的精华。在旅游指南上被形容为“两岸悬崖万仞, 奇峰插天;山岭陡峭,怪石嵯峨;谷中溪曲水急,林泉幽邃, 为宝岛八景之冠”。美则美矣,开山劈路可就难了。 东西横贯公路贯穿台湾险峻的中央山脉,也称中部横贯公路,简称中横公路。中横公路始建于1956年,历时4年完成。几乎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大陆游客,都会唏嘘一番,因为这条路,凝结着来自大陆的1万多老荣民的血汗和泪水。当时任“退辅会”主委的蒋经国,将跟随国民党渡台后退伍的军人安插到台湾各地从事重大工程,中横公路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没有先进的工程设备,开路全靠斧头、铁钎与炸药,死伤不少,据统计因工程意外及天灾而殉难的有212人,受伤者702人,沿途的长春祠和靳珩桥就是为纪念殉难者而建。从太鲁阁到天祥一段,全为坚硬的大理石地貌,有的路是从悬崖峭壁上削出来的,有的路全从山肚子里穿过,为了采光,人们凿通隧道一侧的崖壁,形成窗口。隧道中一个接一个的窗口,无声地诉说着艰难。
|
转自:http://www.zjxcw.com/article.php/393032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