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昌及周边地区的樟娘崇拜

[游记]新昌及周边地区的樟娘崇拜

2008-05-22    blogcn.com

樟娘崇拜,一个有待认真探索的十分有趣的民俗学命题。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怎么会去认一棵树为自己的娘亲?人的命运,一生的休咎,又是怎么同一棵树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有不少人因为认樟树为娘,名字里也会带个“樟”字?而这样的民俗,究竟缘何而起?带着这样那样的困惑,我们作了番实地考察,寻访了一些对这一民俗有较为深切了解的老人,并作了些比较深入的理性思考。
一个并不凛冽、倒有点暖意融融的秋日上午,我们专程驱车寻访了在新昌地区颇负盛名的泉清(泉窝)村外的两棵大樟树。
远近山峦,红叶纷披,禾黍金风,秋色正佳。老远就能望见,两棵古树亭亭如华盖,并肩耸立,尽管已值深秋,却仍显得生意盎然,正张开繁茂的枝叶,荫庇着脚下的一方热土。这情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清人咏柳的佳句:“但求能覆地,何必定参天。”用在此处,不也正合适?
停车于近旁,只见巨大的树干上密密匝匝缠绕着红绳,贴满了红纸书写的寄拜书,足见香火之盛。一位当地的老太太不待我们相邀,便热情地同我们攀谈起来。据她介绍,寄拜于这两棵樟树膝下的,竟有三四百人之多,甚至有移居北京、上海的乡亲不远千里专程返里,让自己的儿孙寄拜于此的。每逢正月初一、八月半,人们就会在树下点起龙凤红烛、长寿长香,摆上鱼肉鸡鹅,特别是不能缺了寿面(祈愿长寿)和馒头(祈愿发达),恭请跪拜,以示孝敬。由于人数实在太多,甚至不得不大清早赶来,排起长队轮流施礼供奉。
这两棵樟树之所以久负盛名,事出有因,一是由于它们双双并立,颇具人情味,故被称之为“夫妻树”。于是乎,除了“樟娘”,竟然还有了“樟爹”,甚至下方的一棵小樟树还被称作“樟哥”,大树上寄生的一棵女贞(冬青)则被别出心裁地称之为“樟孙”!看来,果真是“樟丁兴旺”了。二是这“夫妻樟树”虬枝纠结,荫庇广大,气宇轩昂,确乎有一种不凡的神灵气度。三是由于它们的古老、长寿与伟岸。据考证,那是在明朝孝宗年间(1488年)由79岁老人魏有仁和69岁老人赵常福栽种的,至今当有500多年的树龄了,树的胸围分别达5.02米和5.01米,这样的古树实属罕见。人事沧桑,它们也真可谓“阅尽人间春色”了。据说出名的寄拜树,邻近嵊州的前良村,还有棵胸围达6.33米的,蛟镇黄郎地村更有棵胸围达8.10米的更古老、更壮伟的樟树,——但却都茕茕孑立,都不是相依相偎的“夫妻树”,没有如此这般的人情味。
树的一侧,建有寄拜者捐助的凉亭一座,可供参谒者歇息;据那位老太太说,有关部门正在筹划拆掉周围一些民舍,拓建一个颇具规模的樟树花园,善哉,善哉。
因为樟树四季长青,生命力极强,每每初夏,就会开出淡黄色的小花,结出数不胜数的黄色籽粒,所以多被栽为景区树和山村水郭引来源头活水的水口树。又,樟树的材质有特异的芳香,不受虫蚀,故又名“香樟”,旧时多用来雕刻神像,这样,它又跟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被称之为“神骨树”、“佛骨树”。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统治者的暴虐,吏治败坏,生产力又落后低下,人们常常为生、老、病、死,乃至整个命运的不确定性所困扰,总想着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这种欲求,通过道教教义的引导,也就自然而然地归附在了樟树身上。道教历来认为“万物有灵”,无论鱼虫草木,都有它的灵性;故尔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土地也有土地神,树,当然也有树神,——读读《庄子》,乃至佛道杂糅的《西游记》,对此自当了然于胸。而就樟树本身而言,又多有为人们所敬仰的特质,如长寿、多荫、多籽、异香等等,因而“樟娘崇拜”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樟娘崇拜”,说到底,就是自然崇拜。把樟树认作娘亲,事实上也就是把大自然认作娘亲,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赖以生存乃至发展的一切,对大自然和我们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的呵护,把未来的希望寄托于大自然,乃至在感情上升华为崇拜,大是有理。

转自:http://awong.blogcn.com/diary,100913404.shtml32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