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沈园游记(一)

[游记]沈园游记(一)

2008-06-10    sina.com.cn

五月八日下午的目的地主要是鲁迅故居和沈园。由于在鲁迅故居停留时间太久,还亏得导游小姐提醒,说沈园五点要关门,赶紧一路打着雨伞小跑过来。

雨丝斜织,经鲁迅路,过放翁桥,抬眼远远看到石雕牌坊上的白底黑字:沈氏园。传说中的沈园就在眼前,想到那里存放近千年的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心中一种莫名激动,又觉身在梦中。

沈园位于绍兴市区东南的洋河弄。据说是南宋沈姓人家旧业,也不知道名什么,故称“沈氏园”,乃越中著名园林。走近沈园,已经淹没在一群旧宅里,在湿漉漉的江南烟雨里,分外地含蓄而静谧。

如今的沈园景区包括古迹区和东苑、南苑两个新建的部分。古迹区毫无疑问是我们的思古幽情的对象了。

进“诗境园”,直面的是“诗境石”,一尊巨型太湖怪石上书“诗境”,两字据说是取自陆游的手迹。说这石怪,是因为其瘦,上大下小,高高瘦瘦。因为下雨,雨水从下面的大大小小的孔渗出,手摩挲着冰凉湿漉的石面,仿佛整块石头都为这无边的雨丝愁出了皱纹。

再过仿宋的形状古朴“问梅槛”,耳听得年轻的导游诠释着“问梅槛”三字的古老的意蕴。“槛”是一种建筑在水上的建筑样式,“问”是询问探求,“梅”自然是梅花了。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是梅花,陆游生平对梅花的情有独钟,高产的陆游一生9300多首诗词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有人说 “梅”通“妹”,每一株梅花都寄托了他对表妹唐琬的一片相思之情。这种说法有些牵强附会,但此时此地,却是心甘情愿地轻信着。

“问梅槛”由西而东,一路沉浸在悠远的时光里,伞也不自觉地收起了,就这样湿湿地走着,仿佛能够触摸到那个伤心的故事和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

转身已是用绳纹平砖错缝砌成的“六朝井亭”了,早先从井内出土了汉至六朝(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的陶瓷器残片。井亭亭顶中空,据说一可“承天露”,二可“承天光”,三还可方便竹杆就顺势从空穴中伸出去(古人打水多用竹杆往上提,水打上来时,竹杆顺势向上)。如此接天入地,因而有了奇妙的解释,切近那个渴望自由、光明的爱情故事的象征意义了。匾额上书“宋井亭”三字,其中“井”字中间多一横,形状像人的双眼,所以又称为“双眼井”。说来这是一个象形字,这口井是两户人家合用的,原来有一堵墙,沈园重建时把这堵墙拆除了。导游适时地解释说,一个眼睛代表陆母,另一个眼睛就代表唐婉;但井水相连,可见陆游与唐婉的心始终连在一起。 

沈园的建筑布局是以“孤鹤轩”为中心。陆游出生后不久北宋便灭亡了,幼小的他从小就经历了国破家亡的逃难生涯,早慧的陆游12岁就能诗文,20岁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之志。后到临安参加乡士考试,因主张北征而遭秦桧的忌恨,所以直到秦桧死后才被录用,入仕后在朝庭里也鲜有没有志同道合之士。特别是与唐婉的婚变,使得这种孤独的伤痛更加刻骨铭心并贯穿一生。

尽管他后来南下北上,又辗转川蜀,几十年颠沛流离,却始终无法排遣这个心结。63岁时有“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句;68岁重游沈园,见到被人刻石立碑的《钗头凤》,潸然泪下,写下“泉路凭谁说断肠?……断云幽梦事茫茫”;75岁再游沈园,作《沈园》二首,有“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诸句;到81岁高龄,竟还梦游沈园,写下“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等句。直至离世前一年,才“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终老之时以“孤鹤”自况。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ebb52010091ox.html27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