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绍兴游记

[游记]绍兴游记

2007-07-27    blogchina.com

绍兴游记- -

绍兴,浙东名镇,亦名会稽。春秋称越,古籍载是处先民好文身,性蛮悍,以此为据,吕思勉先生以越人属马来人种,近粤闽,而颇异北方之蒙古人种。越之闻名者甚众,其最可数者,一男一女,勾践西施是也。卧薪尝胆,西子捧心,泱泱中华,无耳闻者几许?

2002年3月末,至绍兴,为是记,志所游,另表诸名胜对联数十。

是日所志,绍兴之游。

绍兴去杭城不远,晨时乘长途车,略小寐,至矣。

绍兴向称人杰地灵,名士籍于此者甚众,故古迹名胜亦多,惟时有限,未及尽览全豹,但取三处观光:鲁迅故迹,沈园,禹凌。

忆昔发蒙,所诵者即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故文中所志二处,素闻其名。

城中有短街名鲁迅路,先生旧迹即当此处,分数处散布,幸相去甚近,容一一述之:

先生纪念馆乃建国后新建,穿行其中,观所陈者大类北京阜内,无外生平旧物,且略过。

出馆,跨街,又东向略行数十步,可至三味书屋。

书屋名动天下,其实甚狭,不过西向"勾连搭"瓦房三间而已。中堂悬匾:三味书屋,其下《松鹿图》。堂前抱对一,书:"至乐无声惟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抱对并中堂匾俱出时名士梁同书之手。

堂正中八仙桌一,椅四,左右分列;房中四角各据小桌一,据云昔日先生即于东北角处,而周作人先生书桌则于南里屋中。

屋后亦有一小园,方寸之地而已。

书屋过街正对者,先生祖居也。门房横三间,中一匾,大书"翰林",款题"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可知先生亦非寒门,实望族之后也。

穿门厅,跨一小门,正堂见矣。

堂面阔纵深皆三。内中匾书"德寿堂",其下三星图,左右一联云:仁爱笃厚积善有证,福禄欢喜长生无极。殊无可志之处。惟堂中二抱对颇可参详。前柱一对云:品节详名德行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平平而已;而后柱一联为余深爱:

身无半文心通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上句书尽学人志气,下句点明为学根本。读之自有一般振奋。

此前数游江南,不过走马观花,特此行以实考辅书录,自觉学略有进矣。

中堂不可直穿,右行,环其后,又一进:中小院,左右抄手廊,其后一堂,墨柱白壁,顶高逾丈,甚恢弘。面阔五间,正中穿堂,左右并排厅各二。居左者,名餐室、客室;居右者,名佛堂、客堂。客室会人,客堂留宿,餐、佛两室,所用不言自明。

堂后座楼,先生祖家起居处,两厢下人居处,不叙。

出祖居西行,过纪念馆至先生故居,时限紧迫,匆匆一览,眼中所见,心中所念但四字:庭院深深。

百草园在故居之最后。此园之声名,于万千学人可谓如雷贯耳,幼时所诵,于今不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直冲向云霄里去了,单是矮矮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有志如此,故先前以为斯处必定姹紫嫣红,生机无限,岂料今日观之,大异所料:园为方,南北东西不过五十步许,有竹圃菜畦,然错落规整,殊无意趣。石井栏今犹可见,亦粗糙破败。见此情此景,忆旧时文字,无怪先生夸夸其谈,感叹其于儿时情感之真切!

东去先生故迹,徒步过一街口,行百步,沈园至矣。放翁名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犹在耳畔,遂作一游一吊。

俗谚云:未见城隍,先遇小鬼。行至园门,早有一人于售票处作守株之待,伺余近,招手作势:"二十五!"可恨囊中羞涩,逡巡几番,自问难逃此劫,终不得已忍痛出血。门券在手,不禁痛谓其人:"奇货可居!"

入园,一空场,其中一怪石,上镌二字:诗境。

自东首角门入,顺次作游。

园中有湖,水色甚恶,恰逢阳春时节,杨柳吐絮,落于其中,颇不足观。园东有别院,其中正堂名"双桂",堂前一联甚巧:
铁马秋风,大散关前常积恨;
幽云断梦,沈家园里更伤情。

见识短浅,未知"幽云断梦"所出放翁何作,然若此四字乃为联者自拟,似可改作"杏花春雨",更相工整。

双桂堂对面一门厅,其间有老者名孙氏者为书。伺余稍近,其人笑问有意否购其书扇。此人于白扇面上作书,专题《钗头凤》以货之。余谢之,其人遂面有愠色。少倾,一南客至,问其扇价作几何,孙氏媚颜作答,其状丑甚!

是厅前后各一联,北者云:半壁河山传烽火,一腔义愤怅绿云;南者云:诗人足千秋,耿耿丹心曾洒爱国千行泪;名园亦万古,融融春色犹有梅花万树香。

出此院,亦有一联:怀国仇金浩气长留剑南竹;喻钗见义人伦宜叙沈家园。

不问此皆今人补作,大失古风,"爱国"云云似巧实拙,但求气势,全无跌宕,虽绵绵长文,读之索然无味,有若嚼蜡。尝记西湖畔于谦墓前有无名氏一联,不过八字:血不肯冷,风孰与高。然两相比附,其风骨高下所去者岂可里记?

复前行,未久又见一别院,名曰"东苑"。内中景致显系近日新建,几类北京一街心花园,殊无可志。所有趣者惟入门处一石,上题"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务观一世,念念于心者不过"北伐抗金"而已,是以临终犹作《示儿》。今千载之下,后来者于放翁之私园镌金人元好问名句,冥冥中岂无妙味?

园中有景若干,然终平平,有心怀古,无处陈情。

时天色过午,遂向禹陵。

禹陵于市之南郊,乘公交,半晌方至。

去陵尚远,遥见一坊,近行观之:是坊上下纯以花岗石,宽高逾丈;左右两柱,上顶鸠鸟,下倚辟邪;中横上镌丹凤,下垂椒图,正中大书"大禹陵",款落江泽民。其型古重雄浑,简洁大气,颇足观止。

坊前轿杠,马桩,意即文武至此下骑徒步。

禹陵制同帝陵,坊启神道。神道修葺整肃,宽阔平坦,几同北京天坛之"丹陛桥"。禹陵依山,沿神道缓行而上,未出三百步,可见左右石像生五对。石像生本帝陵例制,而此间者大异寻常,造型古怪之极,非己所识。幸蒙人指点,遂广见识,特志于下:自外而里,一者为熊,乃禹王开山之像;二者类龟,乃禹父鲧之化身;三者名九尾狐,喻禹王之母;四者为猪,喻大禹妻;五者为龙,其人未明所喻。禹子启开夏运五百年,莫非即此龙乎?所奇者,解余惑者乃道边一老丐,可知"三人有师"之说殊非戏言。

神道尽处,一广场,尽处一桥,禹陵至矣。

进门,拾阶而上,至一台,平路行七十步许,见一碑亭。是亭顶制歇山,中立巨碑,穹顶方底,无基无座,但丹书三字:大禹陵,笔力极遒劲!碑上无款,据言,为书者明嘉靖绍兴知府南大吉也。

亭南一别院,即禹祠。
禹祠甚小。院中一池,鱼苗无数。池正对西向一殿,额书:禹祠。门侧一联,云:消平水土穷沧海,奋耒东南尽会稽。

进殿中,始知此殿一穿堂而已,其后更有一殿,中奉禹王执耒塑像一。此殿门首亦一联:峻德鸿勋媲美千古,显谟伟烈垂碑后昆。

殿侧有廊,沿其行,数折,见"禹井"。此井栏一见即知乃久历风霜之物,有一联专颂之:轨范昭百世,德泽被万古。可怪者上联于左,下联于右,不解。

自原路出禹祠,反向北行,过"大禹陵"碑亭,即见一碑廊。此廊中有碑凡数十,可志者有二:一者居正中,全系小篆,盖清人摹秦相李斯撰始皇东巡会稽铭,原文参《史记》;一者于篆碑之西,年深日久,迹痕磨灭,细辩之,上图下文,无款无题。旧日尝于《中外名著辞典-地理部》见"禹迹图"文字一段,莫非即云此碑乎?容日后复核之。

碑廊尽处,一角门,东西向。穿其门而入,禹庙至矣。

禹庙制宏,远非禹祠可及,坐北面南,殿宇次第。极南处一照壁,壁前一碑,名"岣嵝",其上镌字凡七十有七,字体状入蝌蚪,当为先秦山东之文字,无一辨识。

北向少行,即正门。面阔三间,最奇者门槛,高逾一尺,跨行而过,颇感吃力。以余所识,岂但见所未见,亦闻所未闻也。大凡中国建筑,但有奇处必有所出之典,禹庙门槛何以如此?姑志之。

过正门,既而拾阶,见"拜厅",一名"祭厅"。中书一联:

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
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

款落:桐乡XX钱君陶书时年八十

此厅复北,大殿终见,重檐歇山,顶制不凡。

殿前一丹陛,镌"双龙戏珠",造型朴重。

殿中所奉,大禹立像,高逾丈,衣服冠冕,几类阎立本为秦始皇像;左右钟鼓笙罄数物,据云皆献祭所用。
最可志者乃殿中抱对四,自里而外,容次述之:

其一:
江淮河汉思明德
精一危微见道心
康熙撰,书家沙孟海书;

其二:
绩奠九州垂万世
统承二帝首三王

乾隆撰,书家王遽常书;其体怪极,几一字不识,问而知之。

其三:
乃圣乃神疏九河人免为鱼万世永赖
不矜不伐拜嘉言贤无遗野四海攸同

赵朴初先生一九八八年冬日所题

其四:
康熙联外首,有启功先生集唐人旧句所书一联:

万国衣冠拜冕旒
二仪清浊还高下

殿东依山,自小径而上行,少倾但见一亭。亭制无奇处,惟亭中一石甚怪,内封于一塑钢罩中,高两米余,上尖下厚,形类秤砣,顶端更镂一圆孔,其名者一古字,上"穴"下"之",未知何音何义。传为禹王崩后下棺之物。其上颇多题刻,偶有可辩识者。

亭东二碑,上书皆篆,一不识,一曰:禹穴。尝记太史公云:"南下会稽,探禹穴",其文所志者即此乎?

出禹庙,还武林,日西下久矣。时零二年三月下旬。

- 作者: 鲜卑慕容恪 2004年10月22日, 星期五 11:51 加入博采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169757

转自:http://myhistory.blogchina.com/blog/169757.html36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