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国国家地理大香格里拉科考日记

[游记]中国国家地理大香格里拉科考日记

2007-07-25    

中国国家地理大香格里拉科考日记

4月13号(星期二)

我们第一天的考察重点是甘孜州的丹巴美人谷,但行程和出发却颇具戏剧性。

按照规定的行程,我们是经成灌高速,小金,沿小金顺流而下直达丹巴,而临出发5分钟,我们随行的民族学专家李星星却提议经成雅高原,二郎山,再沿大渡河逆流而上直达丹巴,理由是可以观察大渡河峡谷。

经过短暂讨论,我们全体人员决定改道,事实证明我们这次的改变是极有价值的。

过二郎山隧道之后,我们从岷江流域进入大渡河流域,展现在面前的一片莽莽苍苍的大峡谷。高差超过3000米,由于此处为干热河谷,所以河谷地带长满了大片高大的仙人掌树,山腰生产樱桃,苹果等温带水果,而山顶反而是湿润的针叶林带。

进入峡谷核心地带,但见大渡河汹涌澎湃,两岸高山夹峙,我们的车队如同在地狱中穿行,遥想乾隆皇帝当年打金川,也是在这样险恶的地形中纵横驰骋,固守边疆,遍不由心生感叹。

丹巴美人谷,果然名不虚传,我们晚上居住的甲居藏寨随处可见貌若桃花的藏族姑娘,他们轮廓分明,身材窈窕,据说拥有西夏王族的血统。近年来,随着对外界了解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丹巴姑娘走出深山,使丹巴美人名声远播。

注:甲居藏寨 420公里 海拔:2200米

4月14号(星期三) (180公里 住道孚 海拔3000米)

早上到一处正在修建的藏寨考察,这是一座典型的藏式民居,共三层半,大约有五六百个平方,全用片石垒成,每层之间用横梁架构。令人颇为惊讶的是,房子的土建只需三个月,而内装特别是彩绘则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据彩绘工匠阿文介绍,建造这样一座房子大约需要二十万。

离开甲居,我们经东谷河向道孚进发,在垭拉雪山脚下,我们发现路边有一眼温泉,几个藏族小伙子冰天雪地中泡温泉,据他们说,每年他们都会来一,两次,每次泡上两,三天,吃住都在温泉池,摄影师王彤为了拍摄这个镜头,竟跪在温泉的水池边,直到上车时才发现膝盖已经湿透。

道孚是我们今天的住地,所以安排了考察项目,这里的民居与甲居迥然不同,一般为两层,几乎全用实木建造,他们的彩绘时间更长,有的竟要五,六个工人彩绘两年,一幢七,八平米的民居往往要用上两年时间,耗费几十万元,甚至一百多万元,其金碧辉煌的豪华程度让我们惊叹连连,不过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他们的装修已经开始采用来自外部的材料,如瓷砖,胶合板,玻璃灯具。

我们原计划住扎坝,看来要增加一天的考察时间了。

4月15日(星期四) (70公里,住扎坝,海拔2700米)

在县文化旅游局罗局长和郎忠的陪同下,我们顺着鲜水河向扎坝前进。

鲜水河是雅砻江的支流,发源于壤塘,流经炉霍,道孚,最后在雅江汇入主流。其中道孚——雅江段为长达140公里的大峡谷。由于河谷处在两条藏汉通道之间,交通闭塞,所以保留许多原始的生活状态,而最令人着迷的是,这里仍然保留了母系氏族走婚的习俗。

巴里村临近公里,距扎坝有2公里,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许多对于外界来说相当原始的生活习惯,家里面以母亲为主,舅舅是家里的主要主要劳动力和生活经济来源,家里的小孩由他来抚养,小孩一般到十四,五岁就可以走婚,先有意中人,然后去爬房子,不过这里并不是每次都爬,认识以后就会保持稳定的关系,不过随着外界信息的进入,许多人已经开始结婚,而只有深山里面的寨子保留了比较多的走婚习俗。

这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石碉楼,用石头和土垒成,高三到四层,约二十米,楼房之间用楼梯相连,窄陡而且昏暗,我一不小心摔了下去,扭伤了脚,躺了一

下午,还好伤的不重,到晚上就基本复原了,不过把单主编吓了一大跳。

4月16日星期五 (400公里,海拔1500米)

折多山高4298米,是川藏线上的一道危险。为了接地质专家杨勇,我和李建强必须途经折多山翻越,到康定去接杨勇。

在折多山下,天空飘起了雪花,我们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距山口还有300米的地方 ,我们发现路边侧翻了一辆货车,有许多人在烤火,上前一打听,他们一家在这里待了2天,目前正在烧备胎取暖,浓墨的烟把他们熏成了黑人。

继续往前,我们停车的时间越来越长,翻过山口,只见整个折多山的车队排成足有5公里长,我们倒吸一口冷气。

我们旁边也停了一辆往昌都送活鸡鸭的货车,一打听才知道这里已经堵了两天,昨晚有许多司机在这里过夜,而他从上午10点倒下午6点才前进不到2公里。

路边侧翻的货车越来越多,现在我们跟杨勇和单总编都联系不上,如果照这样下去,我们到天黑也到不了康定,更别提接杨勇返回与大家会合了。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在万分焦急的时候,突然从路边的出租车上跳下一个人来,定睛一看,原来是杨勇,他久等不到,就租了个车赶来与我们会合。

折多山是翻不过去了,我们当机立断,决定从康定、石棉,经置宁与单主编会合。

8点半钟,我们赶到康定,与单主编怎么都联系不上,于是便与九龙县旅游局伍局长和王部长联系,他们也一直在等。

九点半钟,九龙县去寻找的车子回来说,没有看到,只好退了回来。

我们一边驱车赶往石棉县,一边焦急地等待,知道晚上11点半,我们才接到单主编打来的电话,他们在鸡丑山上为风雪所困,9点半从山口退了回来55公里,住在沙德乡才找了个电话与我们联系。

经过短暂的讨论,大家决定两车分别前进,在九龙会合。此时,以近12点半。

4月17号 星期六(400公里 海拔2700米)

早上8点,我们经拖乌、冕宁,进入雅砻江大峡谷,然后驱车直奔九龙,中午一点半,我们在乌拉溪乡午餐时打电话给九龙旅游局伍局长,他说单主编一行人还没有赶到,我们预感情形危急,他们会不会又困在了鸡丑山上呢?!为了尽早知道单主编一行人的消息,我们马不停蹄赶往九龙,终于在下午四点钟长驱400公里赶到九龙,得到了消息却令人鼓舞,单主编一行人已赶往伍须海考察,我们心里总算落下一块石头。

在伍须海边,我们两支队伍阔别两天终于再度重逢,谈及各自人遇险经历,不由感叹万分,大家在沮丧之余又感到万分庆幸:虽然耽搁了一天时间,但总算一切平安。

据单主编说,当他们于晚上9点赶到距山口2公里地方时,风雪交加,能见度不足十余米,积雪深及膝盖,他们在风雪中顽强挺进,但还是无功而返,特别是看到翻在路边的大货车时,他们就决定退回河德乡,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在危急关头,决策能力往往能决定整个时间的成败,这一次又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4月18日 星期日 (280公里 海拔1700米)

昨天由于忙着赶路,没有仔细考察雅砻江大峡谷,今天与单主编一道返回置宁,终于有时间好好考察一下这条不为人所知的大峡谷。

雅砻江在木里和冕宁交界的地方连续进行2次180度大拐弯,形成了水流湍急,峡谷深切的雅砻江大峡谷,人称“三度水”。

大拐弯最窄处拐点相距12公里,流程140公里,而落差达350米,如能打隧道引水发电,可形成440万千瓦的巨大能量。

我们顺着三度水前往锦屏一级电站,只见沿途险滩密集,水量巨大,确实是一个水能富集的区域。

从峡谷翻过后,我们进入西昌安宁河大平原,这是四川省内仅次于川西平原的第二大草原,目前正是小麦成熟的时候,满目望去,麦浪滚滚,不愧为川西的粮仓。

在邛海边吃海鲜不呰为人生的一大享受。醉虾,银鱼烘蛋,鱼头南瓜汤,光听名字就给人一种美味的感觉,凭海岭风,把酒言欢,西昌的邛海给每个人都留下难忘的印象。

4月19日 星期一 (220公里 2700米)

从西昌前往盐源要翻越两座高山:磨盘山河小高山,由于沿途景色壮丽,拍摄点较多,所以直到下午4点多才到达泸沽湖。

由于我们要赶着把前几天拍摄的图片和文字传回去,所以一直就忙着到处找地方发图片:碧海酒店是拨号上网,十几分钟传不了一张图片,琼海宾馆倒是宽带,但电脑坏了,街上的网吧没有usb接口,好容易找到电信宾馆可以无线上网,蛋折腾了半天,无线发射坏了。

折腾到10点半,一张图片也没有发出去。

在盐源与旅游公司的导游杨智勇赶到泸沽湖已经是6点半,天上下起了小雨,与杨沟通了很久,我们才找到一家尚没有被商业侵染过人家住下,我和王彤,单主编,李星星在民居家采访,而其它人住镇上的旅馆。

女主人非常能干,家里一切由她来主持当家,令人非常有意思的是,她竟希望他的妹妹以后能找个汉人结婚,不再走婚。

4月20日 星期二 (400公里, 3300米)

今天是一次远征,为了赶时间,我们尽量缩短拍摄时间,一门心思赶路,以至于路上普米族和傈僳族村寨都没有怎么接触。

下午四点多经过丽江,我们马不停蹄直奔中甸,在玉龙雪山脚下,我们吃了这几天以来最舒服的一顿饭,不但味道鲜美,而且风景绝家,脚下是湍流奔腾的长江水,头上是皑皑的雪峰,不呰为人生一大享受。

吃完饭,天色已黑,此时到丽江还有150公里,我们在黑夜中赶路,由于正在修路,两次走错道路,直到晚上10点半,才赶到住宿地中甸县城,而当地领导人会见只有取消。

人人困得一塌糊涂,谁也不想多说,倒头便睡。

4月21日 星期三

中甸到德坝全是油路,我们跑得比较顺畅,路上景色绝佳,我们多次停下来拍照,以至于错过了观赏梅里雪山德最佳时机。

东竹林书松尼姑寺是道边一处吸引人德景观,寺内有80多个尼姑,几乎是清一色德十七、八德藏族姑娘,我们在这里停留了2个多小时。

奔子栏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放眼望去,满目荒凉,颇有些美国大峡谷的味道,而每一个有水源的地方,就会有一片绿洲,此地之热,温度高达30℃,别说发展,在这里生存下去就不容易了。

晚上找到一个一妻多夫的家庭,格桑顿珠和曲平同娶卓玛为妻,问及许多我们难以理解的问题,他们居然习以为常,雾弄顶干热,晚上睡觉几次热醒。

4月22日 星期四

由于要赶在中午12点到1点的修路段放行时间,我们8点钟便从县城出发,马不停蹄赶往盐井。12点半到盐井,放弃了到天主教堂参观的愿望,于2点钟到达芒康。

时间尚早,我们继续往前赶路 ,连续翻越3908米的觉巴山和5008米的东达拉山,到达左贡时已是晚上10点半。

今天考察时间较短,大部分时间是在赶路,不过王彤在路边拍了不少农耕的场面。

基本上是沿滇藏线前进,芒康是滇藏和川藏的交汇点,不过路上基本上是土路,一路上尘土飞扬,下来都成了白头翁。

4月23日(星期五)

从旅游局得知东坝是西藏民居的典范,我们临时改变决定去看一下。

从岔路处登巴村到东坝有二十二公里,途中要翻越一座4000多米的雪山丫口,路上巧遇了该乡的前乡长和他的老婆。

在怒江的干热河谷里,东坝村沙漠中的绿洲,下东坝的路险峻之极,单总编几次紧张的几乎不敢前往。

东坝以前是茶马古道(梅里西南侧云龙——察隅)旁的一个居住点,先民多在茶马古道从事商贸,因此天生具有商品意识,赚钱之后便会去修屋,有的人一修就是七,八年,耗资上百万,其木刻精美,规模宏大,有的竟达3000多平方米。

晚上住在一个四兄弟同娶一个老婆的当地首富家里,他们家耗资200万建成一个宫殿式房舍,晚上是李建强生日,大家共饮百威啤酒。

在山上一个峡谷通道里,刻满佛像和经文,当属一个重大发现。

4月24日(星期六)

由于我们的一妻多夫的照片拍得不理想,单老师一直要补拍一张,在邦达兵站问到有一个泽巴村,所以我和王彤,杨勇和单老师跨越吊桥向泽巴村攀登。

该村距江面500余米高,处在一座雪峰下的山凹里,在路上碰到一群村里的孩子,便一起上行。

该村不大,只有五户人家,村长叫格桑,在他的带领下,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两兄弟同娶一个老婆的家庭,但兄弟上山放牛已两月无归,我们苦苦攀登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成为泡影。下山途中碰到村长女儿在地里劳动,她是村里第一个厅东汉话的村民,清纯美丽,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这天XX山里的一朵XX。

怒江隧道是一处险关,跨过怒江的隧道直接从山体钻过,守桥的武警官兵多是四川人,见我们经过,非常热情,我们送了两本杂志作为纪念。

晚上十点赶到八宿住下。

4月25日(星期日)

从八宿到扎乌由于修路,只好走了三十公里便道。

从便道上扎乌湖,极清澈碧蓝,路边的小溪里,一个藏族姑娘在洗头,面容姣好,身体健康窈窕,让王彤大为叹服。

翻越4800米的德姆山,狂奔100公里到察隅县城,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藏族的木板房与林芝大致相同。

评论 (2) |

原始链接:http://k2k2k2.blog.sohu.com/520283.html
转自:2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