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绍兴(一) |
[游记]绍兴(一) |
2007-08-09 ctrip.com |
最初想去绍兴,好像是因为电视剧里面刘烨说他家是戏班子,老家有乌篷船之类的,不记得了。我是那种一听到有船就很兴奋的人啊,就绍兴想去坐坐这个奇怪的船,老想着老想着的,乌篷船好像就变成了一种执念(类似于日本名鬼贞子的那种)。去了绍兴,这才想起来,除了乌篷船,原来很多东西都在这里——越剧、黄酒、臭豆腐、王羲之(此排名不分先后)。 大概四个小时的火车到了绍兴,出了火车站就碰到几个揽三轮车生意的,说是3块钱把我们送到宾馆,原本,我们说要去锦江之星的,他们说路很远,要在绍兴的郊区了,三转四转,先是把我们送到了百大?一个看起来超级不怎么样的宾馆,后来在我们的要求下,送我们去了如家(绍兴的如家很漂亮的,只是事先没有预订,没折扣觉得不划算),最后送我们去了绿苑宾馆,看看还过得去,就住下了。等住下的第二天才发现,锦江之星在转弯处,只不过差了一座桥,就是市中心和郊区了…… = =人家养家糊口的,大概也就是想多赚点吧,对于这个我们倒不是很怨念的,因为下午老街的全部行程和所有门票45元一个人,他们送我们去的,每到一个地方,还连带解说的…… 绍兴给人最初的印象就是干净,就算是下雨,仍然是清清爽爽的感觉。 (三轮车) 然后先去了(蕺山公园?)哎,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才刚回来把人家的名字忘记了……这边的话,也只是走马观花看看,景色蛮好~ (蕺山公园) 然后,三轮车就把我们载到了蕺山街,一条老街,古朴的风貌。绍兴从来都是出文人的地方,土特产里面恐怕还要加上“绍兴师爷”这一项,真的藏龙卧虎啊,可别小看小店老板、守门的老伯,人人嘴里都有一套绍兴的历往,说起来头头是道的,一路上我们的这位三轮车大叔,遇桥说桥,逢塔说塔,指着老街后面的高楼大厦对我说:“看,多鲜明的对比阿!”(人家多懂艺术……俺自愧不如……= =) (蕺山街) 去看了一下王羲之的故居,对于王羲之书法的崇拜从《兰亭序》开始,初中上书法课的老师说《兰亭序》的“之”字有27种写法,立马,我的敬佩之情就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地去了,短短三笔就有那么多种变化,实非常人所能为阿……其实后来有想过,王羲之那天是喝醉了写的,估计真的是喝高了,写完之后,自己也被自己吓了一跳的,所以,酒啊,真是好东西。哈哈 里面的话,就觉得这个房子实在太太太宽了。至于为什么叫“戒珠讲寺”,MS是一个天大的误会造成的,王羲之家里好象丢了一串珠子?以为是一个老和尚偷的,结果老和尚为证明清白就自杀了,后来发现不是他偷的……为了纪念他就叫了这么一个名字。 很喜欢前庭那棵香气袭人的巨大栀子花,真的很大,看到它的时候,一瞬间闪过一句话“静听庭前花开花落”,很想在树下放上一张藤椅,再来一壶绍兴黄酒,一盆杨梅,最好再弄个PLMM唱唱小曲儿什么的,如果没有MM也行,那就发个呆,哈哈,人生啊…… (栀子花) 猜猜这里睡着多少个字?一池的墨,都是王羲之的墨宝,舀一碗上来,估计滴在纸上就是书法了—泼墨写意大概也就是这么来的—墨池。 (墨池)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238113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