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转载:第一次香格里拉之行(1)

[游记]转载:第一次香格里拉之行(1)

2007-07-29    sina.com.cn

今天收到一位好朋友的来信,才知道她最近去了趟香格里拉,还写了篇游记.

游记的文笔很美,描绘的风景更美,真想去亲身体会一次.

故而转载在自己的博客上,让更多的人分享这份感受.

**************************************************************

很多朋友问,你们的香格里拉之行感觉怎么样啊?除了回答“美”,很多感受根本是言语无法表达的。试着用拙笔记了点印象较深的,供大家参考吧。由于担心糟糕的照相技术无法真实记录她的美丽,我们几乎没照什么风景照。电影《这就是我的香格里拉》在不久的将来会放映,建议大家从中感受吧。当然,如果有闲的话,还是亲自去一趟吧!

[原创]第一次香格里拉之行

作者:真水无香

前言
之所以叫做“第一次香格里拉之行”,一是因为我们的行程实在太短,头尾才2天时间,真正的观光旅游只有1天半,二是因为香格里拉实在太美,因此,自从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就注定了还会有下一次的亲密接触,去深入她的美丽,去感受她的真谛。

开赴胜地
6月11日,团友们一大早就登上回深的飞机,我和老公按捺不住对香格里拉的神往,坐上了丽江到中甸香格里拉的大巴。有意思的是,在丽江和在迪庆,沿途的风景虽然都是满眼绿意,但是差别非常明显。在丽江,公路两边的绿被人为地分成了一小片一小片,要么种上庄稼,要么种着树木,点缀着四合院风格的纳西民居,充满了悠闲的生活气息;而在迪庆,公路两边被宽阔的草甸所代替,草甸上开满了各种颜色的野花,牦牛安静地在草甸上吃草,草甸中散落着藏民们高大的民居,民居上飘扬着白色、红色、黄色的旗帜,一派清新、宁静、祥和的景象。据说,白色旗帜代表“风调雨顺”,红色旗帜代表“家有高僧”,黄色旗帜则表示“家有活佛”,所有的民居上都插有白色旗帜,红色旗帜也不少,黄色旗帜就很难看到了。

丽江到中甸大约185公里,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只要2个小时就Ok了,但是丽江到中甸一路全是环山公路,司机聚精会神,开足马力,仍然足足用了4个半小时,到达时已是中午12:30。

下榻古城
直奔独克宗古城,看了几家客栈,最后选了一家离古城门不远的“青稞客栈”,入住率很高,我们来时,只剩下一个标间了。客栈“董事长”是中国人,出游去了,“总经理”是个美国小伙子,汉语极好,可以很好地理解中国人开的玩笑,应该算是中国通了,后来聊天中得知他爷爷是福建人,不知道是不是这1/4华裔血统带给了他这么好的语言天赋。我们喊他“老板”,他立刻笑盈盈地回答说:“我不老。”那就叫“小板”吧,他也不生气。客栈很有特色,既有藏族的特色,又富含国际化元素,很多小TIP都是双语的,还提供网络服务,这正是豆豆的重要需求之一,而且据说董事长和这位“小板”正在筹划在云南建一所希望小学,这更加赢得了我们的好感。“小板”不肯给优惠,但是,我们已经喜欢上这里了,也就答应了。其实,后来我们才发现这个房间有“绣花枕头”的味道——表面看挺有藏族特色,但是,房间用木板隔开,不仅不隔音,木板之间还有不小的缝,如果趴在那里,足可以把对面小夫妻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哈哈。当时只觉得还不错,于是,放下行李,简单收拾了一下,我们就坐上藏族老乡的车出发了。

藏味午餐
这是来到香格里拉的第一餐,我们希望能够品尝一下地道的藏族风味,但是来之前没有好好研究香格里拉旅游攻略,现在只好求助藏族老乡了。老乡驱车带我们到了附近一家藏味餐厅,里面摆着矮矮的四方桌和长条木靠椅,几个藏民围坐在一张桌边,边吃边聊天。点了一壶酥油茶,热乎乎的,咸味的,有点油,但是味道很好,我们后来买的袋装酥油茶可就差太远啦;两木碟装的青稞面,我原来以为所谓青稞面是青稞做的面条,点餐时说要两碗,小姑娘极为诧异,没想到是面粉状的,呵呵,外行啊;还有一盘用普通磁盘装的牦牛肉,味道还可以,但是超级贵,46块钱,我们在这里几乎顿顿都吃牦牛肉,这个是最贵的了。

纳帕海
纳帕海其实在我们坐大巴的过程中已经经过了,这个季节,那里就是一片巨大的草甸,绿草成茵,花团锦簇,据说到了盛夏,四周的雪山融化的雪水就会注入纳帕海,这里就会变成波光粼粼的海洋。草甸无疑非常漂亮,但是门票要30元,如果骑马的话还要30元,作为景点真是不值,而且,天空还飘着零星小雨,我们正打算放弃,那个藏族老乡跟管理员一合计,轻松给我们免了门票。老公说,既然来了草原,就骑马兜一兜吧。于是,一对藏族姐妹一人牵着一匹马,拉着我们在草甸上漫步。说是女孩,年龄20出头,但是已经是7岁小孩的妈妈了。按照藏族的风俗,一般15岁就是成人了,就开始婚嫁迎娶了。她们只上到小学二年级,但是汉语说得很好,原来是因为来客大多是汉人,不知不觉中,她们就学会了普通话。那两匹都是枣红马,一匹刚2岁,另一匹8岁。可能是曾经被吓着了,小马害怕雨衣和雨伞,所以,我们只好放弃打伞。空中飘着雨,弥漫着芳香的泥土气息。草甸上马粪很多,却感觉不到任何的异味。这时雨越下越大了,我的后背已经湿透了,气温也随着降低,我开始打寒颤,那种美好的感觉也减弱了不少。闲聊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草甸的景点的那一头,两姐妹说,如果继续前行,则每人要另外收费30元/人。我们下了马,和藏族姐妹花们合影留念,然后就原路返回。

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位于香格里拉以北5公里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达赖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它不仅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此时正在修路,公交车是不通的,很多驴友都是徒步前去,我们的藏族老乡不怕路况差,带着我们一路颠簸上去。

远远地,就看到一片规模庞大的寺庙,以青黄色(墙体)和黑色(屋顶)为主色调,但是,最上面是金碧辉煌的主殿,巍峨地矗立在高山草甸前,与蓝天和雪山和非常的雄伟壮观,难怪有"小布达拉宫"之称。高山的草甸上用汉文和藏文写着“松赞林寺”几个大字,非常显眼但很协调。这是我第一次参拜藏传佛教的圣殿,和一般的佛教寺庙不同,这里,大大小小庙宇都是四角形的土木结构,墙壁都以某种矿物研碎制成的青黄色涂抹,庙宇的门上挂着黑底(白色图案)或白底(蓝色图案)的布,上面是羊和龟的图案。还有一点和其他旅游胜地的寺庙不同,这里的香火似乎并不那么旺,庙门也显得比较冷清,没有什么商业氛围,但或许正符合藏传佛教的特点,适合清修。我问庙里的喇嘛,那白色的哈达应该怎么请,喇嘛恭恭敬敬地给我披上一条洁白的哈达,然后说:“香火钱请随意。”在藏族,白色哈达是对客人的最大敬意,那一刹那间,眼眶不觉有些湿润。

松赞林寺里有800多个喇嘛,我们见到10来个,他们穿着褐色衣服,或者忙着用酥油做贡品,或者忙着挑水,或者正在清修,见到游客非常友好,见面就说:“扎西得勒!”我们也含笑回应:“扎西得勒!”感觉心里很舒畅。据说,只有10几个活佛是庙里供养的,其他喇嘛的衣食住行仍然要靠自己家里,但是,他们信奉佛祖,并不在乎这个。

主殿上,有一圈转经筒,据说,因为早先当地人民大多不懂经文,为了宣扬藏传佛教,发明了转经筒,转一个经筒,就相当于念了一遍经文,与诵读经文的功德一样。菩提师子上师说:“转动经轮一周者,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转动二周者,等同于念诵所有的佛经;转动三周者,可消除所作身、口、意、罪障;转动十周者,可消除须弥山王般的罪障;转动一百周者,功德和阎罗王相等,转动千周者,自他能证得法身;转动一万周者,可令自他一切众生解脱,转动十万周者,可速至观音菩萨海会圣众处,转动百万周者,可令六道轮回众生皆得拔除苦海,转动亿万周者,功德等同观音菩萨。不过,一定要顺时针转动经筒,因为这是地球的转动方向,一样要顺应天理哦。

主殿的最高处,不时有巨大的乌鸦上下翻飞,乌鸦是草原的神鸟,预示着吉祥。主殿的飞檐上,除了各尊金身菩萨,最吸引我的是那尊狮子,据说是藏传佛教的吉祥物。这是我见过的最精美的狮像了,金身绿毛,威武而又慈祥。辉煌的金顶在于阳光下熠熠生辉,远看纳帕海和高山草甸,心里有一种静谧的感觉。

独克宗的夜晚
回到客栈,大概也就6点多。香格里拉的平均海拔在3200米左右,气温也比丽江低了不少,我们都穿上了秋衣秋裤,方敢出门。我们开始在独克宗古城中闲逛。四方街上藏族大妈们跳起了民族舞,很快就有游客加入,围成了一个大圈,然后是2个大圈,一下子古城就动起来了。我们跟着跳了会儿,感觉暖和了一些,就沿着古城的小街慢慢前行。和丽江大研古城一样,街道两旁要么是卖工艺品的商铺,要么是各种各样的客栈,不同的是,这里的民居是藏式的风格,少了一些纳西民居的花花草草。

不知不觉肚子饿了,于是进到旁边那个国际青年旅社咨询,服务员说,沿着这条街走到头,有一家比较地道的餐馆。我们依计而行,果然看到那家餐馆,楼下是厨房和卫生间,楼上人头攒动,看来回头客是不少,我们毫不犹豫地进去了。老板78年的,非常爽朗干练,自称是当地人,在北京读大学,后来携老公到这里开了这家店。她招呼我们坐下后,在我们的要求下,帮我们推荐了几个菜,什么奶渣园子、炒牛肉、酥油西兰花、牛骨汤,都不贵,但是味道实在是太好了,只苦于肚子装不下。豆豆坚持要品尝一下当地的青稞酒,不过喝了1两就开始感到酒劲了,毕竟是在高原嘛。走的时候,老板亲自送我们下楼,希望我们有机会再来。非常抱歉把名字忘了,只记得餐馆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藏族风味、尼泊尔味、印度风味,大家如果去独克宗古城,建议一定要去一下喽。对面餐桌是A
LA
BAR的老板娘,盛情邀请我们去参观她的酒吧,据说是个牛棚改的,非常低价租下来,现在是财源滚滚,真是很有商业头脑。因为刚才酒劲上来的缘故,不敢再喝,我们便去参观古城公园的那个建在高处的寺庙和那个巨大的转经筒。

台阶很多很陡,走到一半,发现正在拍电影,布置灯光就费了很长时间。演员穿的不多,在一旁有点冻人,我们感叹干每一行都不容易,工作人员主动和我们聊起来了。原来正在拍摄《这就是我的香格里拉》,是台湾和大陆合拍的片子,据说是个故事情节相当不错的宣传片,2/3的场景已经在台湾拍过了,剩下1/3就趁这个美丽的季节前来香格里拉拍摄。可见我们来对了时候。女主角就在旁边休息,长得非常的清纯美丽,吸烟的样子非常的优雅。我们已经过了粉丝的年龄,没有请求她给我们签名,让她休息休息吧。

天晚了,寺庙不让进去了。风吹动寺庙飞檐上悬挂的风铃,发出清逸的声音,飘荡在空中。那个几米高的转经筒不停地转,原来是因为这里游人不断,虔诚地用胳膊使劲把它转起来的。游人还可以坐在铸在转经筒边上的铁栏杆上,跟着转经筒一起转,一边欣赏独克宗的夜景。

回到客栈大约10点钟,住客们不约而同到楼上主人开设的休息室聚会,“小板”还热情地开了几瓶啤酒给大家。他们大多已经在这里呆了几天,听说我们今天刚来,明天就要离开,颇为我们感到遗憾。前面关于“小板”的一些情况也大多是在闲聊中被大家套出来的。“小板”帮了我们不少的忙,他给我们提供了数码相机读卡器,把我们的SD卡释放出来,第二天才得以拍下那么多美景。客栈的一些朋友合伙包了一部车,450元/天,而通过“小板”提供的包车信息,100元/天,很实在的一个藏民。

神奇的普达措(未完,待续...)
注:第一次和儿子分开这么长时间,从香格里拉回来后,儿子特别粘我,这个游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58f21b0010009e734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