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普陀洛迦敬香行之二普陀山游记攻略 |
[游记]普陀洛迦敬香行之二普陀山游记攻略 |
2008-07-22 ctrip.com |
拜别南海观音已是十点一刻,扳脚指头算算也该去祭祭五脏庙了,可一旁的观音跳总还是要去的,于是忍着胃酸再向大家下了第二道金牌:十五分钟后一定准时出庙。 观音跳位于普陀山东南角,是离着洛迦山最近的地方,相传当年观音菩萨为赶到普陀山开创说法道场以教化众生,从对面的洛迦山腾空一跃,落地时便留下了这只脚印。 走出观音跳已是十点四十,只见Enson脸色略沉脚步飞快地走在最前面,看来清晨在船上的那顿早饭所转化的能量早已被他消耗殆尽,我也强咽着口水希望能略微中和一下那股汹涌胃酸,我们边走边等着后面的一干人,嘴里喊着:快,快点,快点走。。现在回想当时确是有些憋急了,我这才相信温饱问题确是治国之本,安邦之道,因为人类在过度的饥饿面前真就能轻而易举地还原成动物,呵呵。。还好在还原前我们赶上了去普济寺的车,就这样吃到了在岛上的第一顿斋饭。从前几次都是在法雨和慧济寺吃的中饭,发现岛上各家寺庙的斋饭形式都不尽相同:慧济寺是五元一份,三四个素菜,随意增添; 法雨寺是2.5元,按人数配好饭菜; 而普济寺虽说也是2.5元一份,可买票后必须凑足八人一桌才能开饭,否则就只能干耗着, 店堂内只见几位托着八人饭菜的僧人到处转悠,用目光扫视着堂内的食客,对不足八人或超出八人的座席一律视而不见,我们一行十人,怎么坐也不合适,于是老鱼和Gary只好离开我们的大家庭,上别处觅食去了,还好总也有凑不足一桌的人,在饥饿的驱使下人们都在运用超人的眼力和智慧去凑一桌饭,所以没等太久,大家终于都有饭吃了。四菜一汤,汤和饭可续添,Enson添了两次,在第二次添满时我忍不住提醒说佛家最忌讳浪费,你要吃完的哈,话音还在梁上绕着未消去,他碗内的饭就已半空了。唉,这孩子,真是被饿坏了。。善哉,善哉。。 普济寺是山上最大的一座寺庙,位于灵鹫峰下,因为地处山前,也被称为“前寺”,相对而言,法雨寺也就是“后寺”了。 从普济到法雨大概有二三公里的样子,在饱餐之后我们徒步了近四十分钟才来到了普陀后寺-----法雨禅寺,它始建于明朝,原名“海潮寺” ,后经一场大火被毁,后在清朝重建,被赐一块“天花法雨”的匾额,于是便更名“法雨”,我揣测这是否有“天女散花,法降佛雨”之意,让这座历尽沧桑的古寺能受佛雨辟佑,以免再受火患。。 法雨寺三圣殿旁有条小径,沿着直走便来到了通往佛顶山的石级处,放眼望去一长溜梯级蜿蜒排开,据说有千级之多,我们为赶去慧济寺求宿,也顾不得休息,一路拾级而上。 一路上我们用脚步量着佛顶山的高度,而许多虔诚的佛友们却是用身体度着每个阶梯的长度,他们沿着当年普陀山方丈戒忍法师的足迹,三步一扣首朝拜,在漫长的登级路上印下自身的气息,用身体所受的苦来净化心灵,感受佛性。就如同我在藏区的神山圣湖佛寺前见到的那些五体扣拜环山环湖还愿的藏民那样,心中的信仰便是其灵魂的支柱,物质的缺乏及肉体所遭的疾苦在他们看来都是虚无的,是可超越的。据说有个驴友的爱心组织曾经在藏区捐助过一位丧偶的寡妇,她家还有着二个儿子要养育,没有经济来源,于是给了她二千元钱让她买几头羊或牛度日,结果二年后再去拜访时发现她家即无羊亦无牛仍就赤贫着,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她把牛羊又都卖了钱捐给了寺庙。。。。。。我们都懂得钱财乃身外物这个道理,可真正实施起来,绝没有这位藏妇这么决绝,不是么?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451672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