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普陀山旅行游记北京旅游网 |
[游记]普陀山旅行游记北京旅游网 |
2007-07-16 bjlyw.com |
重阳节,我们一行35人踏上了普陀山的旅程,说是四日游,实际在岛上的时间只有两个白天,一个晚上。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叫紫竹林景区,从轮船码头到景区中巴车几分钟就到,导游小姐手举小旗前后照应着大家,生怕有人掉队。进入紫竹林,大家总要看看紫竹是什么样子?其实紫竹貌不惊人,是一种细细的小竹,高约3米左右,除了竹干呈紫颜色外,形态和我们川北山沟常见到的青竹一样。紫竹林尽头是紫竹林禅院,未进禅院早已闻见烟香,游客熙熙攘攘,香客也不少,但看的出香客大多是观光旅游者。香火缭绕的大殿,罄声,木鱼声和着和尚的念经声组成的佛事音乐多少令人萌发一种进入佛教净地的清穆心情。出紫竹林禅院,往海边走又见一处寺院,叫不肯去观音院,寺院名称总让人觉得怪怪的?导游小姐给我们解了谜,传说是这样的: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僧人慧萼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风浪所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当地一张姓居民供奉,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不肯去观音院不同于岛上其它寺院,其寺院建筑样式为日本式建筑。不肯去观音院前,人群拥挤,挤进人群,见是一洞口,潮声轰响灌入耳鼓。导游告诉我们:该洞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洞半浸海中,洞口朝大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因洞穴日夜吞吐海潮,有如雷音,故名“潮音洞”,洞壁镌清康熙“潮音洞”三字。这是我在普陀山听到的第一处潮声。海边不少风景很值的我们留影,打开相机,定格画面,也把愉快的心情留住。南海观音离紫竹林不远,步行不过十分钟,“南海观音”立像用亚金铜铸造,佛面溶入黄金6500克,总高33米,气势宏伟,典雅优美,在阳光照耀下,金光四射。步入底层大厅犹如进入一座雕刻艺术的殿堂,木雕,牙雕,石雕,甚至铜雕,令人目不暇接,内容自然是一些有关佛教的故事。中午,中巴车把我们接到银海饭店,午餐后洗了个澡,又美美睡了一觉。下午我们游览了法雨寺。出银海饭店大门向左百十米即到法雨寺,寺前有大石坊,上书“海天佛国”,普陀山精髓我想应该尽在其中。进寺院,在肃穆,庄严的气氛之外,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里古木参天,古樟,古柏特别多又特别大,面对这样的环境大家由衷地赞叹。大殿左侧一棵古柏尤为独特,一根两枝,经导游解说才知道,古柏叫“龙凤柏”,乃文豪郭沫若慧眼识宝。法雨寺归来大家也顾不得疲劳,又上附近的半坡庵看了一眼,正碰上庵里一班女大学生上晚课,自是独具一格,也算是增长了知识。 |
转自:http://www.bjlyw.com/bj/jingdianhuizong/guonei/zhejiangputuoshan/200507/11246.html2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