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转贴】香格里拉游记 |
[游记]【转贴】香格里拉游记 |
2007-09-01 ttbird.net |
【转贴】香格里拉游记 注: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滇、川、藏 “大三角”区域,是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 自古就是藏民族最理想的“如意宝地”,藏族民歌唱道:“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 结塘,人间最殊胜的净土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 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 美称。万里长江第一湾呈“V”字型包裹着这块国土面积最大的“如意宝地”,滇藏公路纵贯全 境。是一个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富集区域,是国家八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 香格里拉何处寻, 雪域高原圣洁村。 如意宝地雄奇秀, 绝伦风光慰古今。 举世寻觅“香格里拉” 30年代初,一个名叫詹姆斯希尔顿的外国人发表了一部轰动一时的探险小说《失去的 地平线》。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部小说里描绘的那个远在东方群山之间的世外桃源——香 格里拉,犹如一个魔幻的谜,吸引了无数人探索追寻…… 20世纪30年代,“一站”初息,“二站”在即。饱受军备竞赛、经济危机与工业污染之苦 的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转向东方,寻求人类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1933年,詹姆斯 希尔顿在《失去的地平线》带给人们一个永恒宁静的香格里拉,这个美丽的地方在中国 藏区的神秘峡谷里,周围环绕着金字塔般的雪峰、“兰色”的湖泊、宽阔的草甸,各种宗教 的寺庙殿宇辉宏壮丽,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生活祥和安宁……“香格里拉”代表的不仅是一 片风景,而是一种意境。书一出版,立即引起轰动。1937年好莱坞据此改编的电影更是 风靡一时,影片还获得了当年的哥伦比亚电影大奖。该片的主演简沃特后来感叹到:“我 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向往香格里拉。”一场世界性的寻访“香格里拉”热从此经久不衰。再 次让“香格里拉”名声远扬的马来西亚华人巨富郭鹤年先生,1971年他在新加坡创办以“香 格里拉”命名的五星级酒店。由此,“香格里拉”第一次成了大地上一个可知可感的现实景 观。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郭氏的“香格里拉”遍布世界,在酒店业和旅游界,这个名字意 味着幽雅、豪华、舒适与尽善尽美。“香格里拉”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语汇,不仅是 “乌托邦”,也不仅是虚幻的梦。 哈马雪山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寻访“香格里拉”的热潮,印度、尼 泊尔等国都曾先后声称,他们已经在其境内找到了香格里拉的真实所在。 位于印度喀什 米尔喜马拉雅冰峰下的巴尔蒂斯坦镇,于1957年由印度国家旅游局公开宣布为“香格里 拉”,并与假日集团合作,对该地区进行开发,这个过去无人知晓的小镇,一夜成名,三 十多年来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为印度创造了近七亿美元的旅游收入。 尼泊尔的木斯塘,从1992年起也以“香格里拉”的名义,迎来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 在某国的“香格里拉”旅游点,甚至摆放着一架老式的飞机,注明那就是《失去的地平线》 中主人公康韦乘坐过的飞机。 问题是所有那些宣告,都没有因为它的“抢先”成为事实,人们最终发现,那些地方的 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都与小说中的描述相去甚远。香格里拉依然是一个梦幻、虚无飘 渺,可望不可及。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那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香格里拉寻访热中 显示出来的不懈地热情。但“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又意味着什么,却一直是个未解之 谜。 80年代初,“香格里拉”这个字眼,带着某种新鲜、陌生的异国情调,开始在中国出 现。1991年2月,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了《失去的地平线》的中译本,但印数不多,读者 也不多。 1995年春天,原在云南旅游集团公司旅行社工作的孙炯,在一份导游员试题中看 到:“香格里拉”这一为世人熟知的英语词汇,最早出现在英国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 而它语言的真正源头,却出自中国西南某一地区的藏族方言。这句话让他心头为之一 震,云南不就在中国的西南么?香格里拉会不会就在云南藏区? 1996年2月,孙炯和他的同事踏上了寻访香格里拉之路。他们对照《失去的地平 线》,考察了碧塔海、松赞寺和白水台等主要景点。经过几天的寻觅,一条新的旅游线 路已经初现端倪。 他们在与德钦、中甸的藏族干部的交谈中发现: “德钦”与“香格里拉”在 藏语中的意思就是世外桃源。 1996年4月,一个由国内外12位旅游专家组成的“寻访香格里拉考察团”到达中甸,从 文学、民族、宗教、语言、地理、藏学等诸多方面对德钦进行大规模地考察、研究和论 证。经过近一年的踏堪与资料查证,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郑重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中 国南部的德钦藏族自治州。中外主流传媒立刻对这一宣告做出了报道,世人为之震惊。 如果历经半个多世纪、牵动世界的寻访“香格里拉”热,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千 古憧憬,那么此次宣告,中国人终于为这一历史性的寻访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香格里拉的由来 正如《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在评述《消失的地平线》时所指出的:它的功绩在于为英 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的传说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 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 邦”的代名词。据藏经记载,其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 山环抱,由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同环雪山,初称为卡拉巴王宫,宫 内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最高领袖。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中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他们身 材高大,拥有自然力量,至今仍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通过一种名 为“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并牢牢地控制着世界。事实上长期以 来,这条“地之肚脐”的神秘通道,一直作为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而成为寻找香格 里拉的关键。 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用瑰丽的文字向世人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 梦幻、飘荡着田野牧歌的理想的国度——香格里拉。 明镜倒影 香格里拉之名源于中国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地名研究所精通藏语的武振华研究员经过反复考证认为,香格里 拉姓“中”不姓“外”。该名称从表面上看是外国人最先叫香格里拉的,实则属于“出口转内 销”。 梅里雪山 香格里拉与迪庆藏语 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英文写为Shangri_la的汉语音译,英语发间源于康方言南路 十语群中甸的藏语方言。中甸方言读为(香格尼拉),标准藏语读音为(Sem—tsi—ni— da) 。在此,笔者从语音学的角度就“香格里拉”一词源于中甸藏语方言作一些解释。
|
转自:http://ttbird.net/bbs/read.php?tid=58743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