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郎山游记 |
[游记]江郎山游记 |
2007-07-18 sina.com.cn |
江郎山游记 时逢孟夏,闲日良多,与 徐君小川偕归其故里。其名盛壮美曰江山,故相戏曰:“昔日润之吟《沁园春》,有句‘江山如此多娇’,盖咏江山矣。以之而讹言遂出曰润之之祖地故籍亦为江山。”余捧腹,谓附会甚妙。 晨曦初露,红日已升,余一行四人驱车往江郎山。川曰:“江山亦因此山而名。山之形甚奇,尔可待观。”余闻此言,拭目以待。山去县南五十里,渐行而天气渐变,云雾渐多。行至道中,川呼余左向观看,但见一孤峰,飒然目前,周遭烟雾一片,隐约衬其山形,余正惊叹,然山形渐行渐变,由一而二,二而三,赫然目前,呈压倒之势,心中恐惧陡生。细辨之,三石成“川”字一形,川谓余:“吾名即以山之形命之也。更看乃山之形状变换,如有神移,川曰此为“移步换形”之妙。 即至山脚,顺山路而上,车行约一盏茶工夫,至一平台阔地,仰望江郎之主峰,卓似一伟人头像,迎日而立,随风而笑。由此而上山,行至百步余,见一岩石山间伸出,下可容人数十,会仙岩也。中有山泉渗出,滴之谓有富贵之兆。顺其而上,见一壁题曰“百步峡”,始甚阔,可容二三人并行,且走且上,且暗且窄,后至可容一人侧身而过,中难见物,谓可摸索,至壁而折向上,步数十而有光露,至前豁然开朗,俯身可见半山之景,直面百米外有一亭,曰霞客亭,谓明之徐光祖游至此,作诗作记,后人筑亭以记之。 由百步峡拾阶而上,已入山之腹地,渐行渐远,,百余步至咫尺桥,传曰此桥为天人交界之桥,上之登天,下之人间。处其上而仰望青峰,则两边呈欲倾之势,如觉其飞动,峰壁平滑,如以刀断之,宽不足丈,谓“一线天”。由此而上二百余级,陡立难步。至一开阔处,小憩。川谓余曰:“此山之一线天为中华之最,壁立齐整而削。”余叹服,鬼斧神工,臻于化境。 片刻后始登山,山路窄而陡,沿山之石栈而上,有如登天之路,一路不时俯身其下,群山众小,尽收眼底。东望数山,烟雾迷蒙,如临仙境,时至午时,忆太白诗云:“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约行四五里,终至峰顶,顶上一亭,可为休憩之所。登亭而望,遂觉众物渺小,居高临下,但有胸襟豁达。杜甫曰“一览众山小”,盖此景也,虽非泰山之巅,然兴致已至矣。北望万树丛中,一座白色四合院落,中有一厢将之天井一分为二,名曰“江郎书院”,唐祝东山讲学之所,亦吾友徐君小川昔日隐居之地也。 片时由山路而下,下之甚艰,石栈陡峭难立,险象环生。之未时下至山之中腰,见一亭名曰“烟霞”,昔日旧亭已毁,新筹建之。川父徐公国华为之题记,扬扬二百余言,寓江郎秀美于其中,可谓妙笔,非才学之士难为之也。 上下二时辰余,而未至之地,未赏之景甚多。极目仰望,思绪永动,遂有意为平仄不韵之廿八字两章,强为诗,孰不知此若为诗,古诗家必笑矣。曰: (一) (二) 千里江山一线天, 自古江郎有余威, 闻说此处有神仙。 仰望青峰势欲飞。 咫尺烟霞川一字, 云山雾绕弥仙境, 古来多少好诗篇。 身登青云闻天鸡。 乙酉年夏五月三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0a4712010002qo3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