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下游记 |
[游记]天下游记 |
2007-07-16 itsqq.com |
民间故宫——浙江东阳卢宅
辉映的东南名城。当地人用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形象地描绘了东阳的自然风 貌,所谓的三山指大盘山、会稽山、仙霞岭三道山脉,两盆则指东阳江盆地与南 江盆地。东阳江与南江穿行于盆地之中,构成浙中与浙东沿海台州、宁波、绍兴 等地的交通要道。 创造了条件。四周环山,中间盆地的自然特征,既使这里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平 原沃土,又在四周造就了天然屏障,成功地阻挡了盗匪、战乱等不虞之灾的侵扰 ;而两江构成的通道,又使居住在山间盆地的耕读人家,不失与外界交往之便。 东阳融秀美山川与自然形胜为一体的环境,为历代文人所赞叹,其中明人修《金 华府志》时称其为“形胜之美甲于他邦”。 战乱时期的避难之地。从东阳的历史不难看到,历代战乱频仍的时期都有人家迁 居到这里,其中北宋末年由于女真人的南下,迁移人口最多,许多世家大族举族 南迁,在东阳落土生根,卢氏祖先就是在这次人口大规模南迁中来到东阳的。 ,门内高官迭出,唐代以来朝廷虽然逐步削弱世家大族的影响,用科举考试代替 南北朝时期的世卿世禄选官制度,但卢氏一族仍然不乏以文采超众而步列朝臣的 人物,初唐四杰之一卢照临就在其中。卢氏家族数百年的文化传统,不但在北方 留下了宏基伟业,而且通过家族的迁移也带到了南方。 丁兴旺,文采昭然,渐成浙中一带望族。卢氏一族在朝廷中重新获得显赫地位约 在明朝,从地方文献记载,仅明朝一代,卢氏家族荣登进士、状元的就迭有人出 。随着卢氏家族政治地位的提高,为了荣耀乡里,凝聚族亲,卢宅的兴建也进入 盛期。 存卢宅为明代中期建筑。虽然卢宅的兴建历史很久,但从文献记载来看,明代卢 宅建筑规模可称历代之最。 上不但表现出浓厚的地方风貌,同时其中也深含文化内涵。卢宅建成至今,数百 年内虽然历经天灾人祸,毁坏过半,但从以肃雍堂为代表的宅院仍能看出往日的 恢宏。 子年(1456年),天顺壬午年(1462年)落成,至今已有520多年的历史。据传 这是当时官任朝廷监察御史的卢格,向皇帝为家父讨得“赠知县”封衔之后兴建 的宅院。由于赐封的知县毕竟只是头衔,不是实实在在的官员,于是肃雍堂建成 之后,形制上类似衙门,却又不能公开称其为衙门,故取“肃雍”二字命名。古 人称:“肃肃,敬也,礼之所以立也;雍雍,和也,乐之所由生也。”礼、乐二 字含治理国、家的法度、规则,既与衙门官府的职能暗合,又不违“赐知县”之 意。 。肃雍堂不仅在建筑上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而且暗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总结起 来看大概可以归为这样几个方面: ,这样的规模在现存民宅中是十分可观的。 形成多进院落。在这样的布局形式下,整个建筑群左右对称,方方正正,由大门 ,经前庭至肃雍堂大厅,分别形成一进、二进、三进院落,每一个院落基本为四 合院形式,正面大厅构成院落建筑的主体,两侧厢房各有游廊与大厅相联。三进 与四进院落之间以“工”字厅相联接。从建筑史来看,“工”字厅往往出现在宋 元时期,元以后的建筑就很少有这种建筑形式了,肃雍堂虽然建于明代中期,但 卢氏一族久远的文化渊源,或许由于尊祖的原因,在建筑上也偶然刻意模仿古制 。四进、五进院落之间以石库门相隔,构成内、外宅之分。以肃雍堂大厅为核心 的外宅,是卢氏家族举行祭祖、庆典等公共活动的地方,五进院落以后的内宅则 为家族成员的日常起居之处。 轴线组合严谨,厅、堂因功能不同而取名各异,因其地位较重要,一般都座落在 中轴线上,房则可在中轴线上,也可分布在东西两侧,为日常起居的主要处所; 廊在肃雍堂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体,但却起着连接各类主体建筑的作用,南方多 雨,游廊既可以为人们行走遮风蔽雨,又使整个建筑多姿多彩。肃雍堂建筑群中 的院落一般都较大,与江南一带“四水归堂”式建筑狭小的天井相比,尤其显得 宽敞。 族的气派,又突出了皇恩眷顾下的荣耀。 以草木为毛发。”卢宅就是这样一座融山川形胜与人文风润于一体的建筑。卢宅 因雅溪而建,面东、西二岘而兴。卢宅营建之初,曾多次请人进行慎重选址,最 终定在雅溪之畔。据传雅溪为人工开凿,由东河、西河、北河三条溪流组成,蜿 蜒曲折,绕经卢宅的东、西、北三面。溪水西水东流,节节相通,沿溪有月塘、 新屋塘、花桥塘、麻车塘、东驮塘、牛屙塘六个水塘与之相联。 族并没有辜负临清流而带塘陂的自然风光,一改肃雍堂的凝重,沿雅溪广建亭、 阁、园苑。从文献记载来看,雅溪周围可考的园子就有:芙蓉园、菽水园、蔗园 、绿斐园、一枝园、仓园、夏园、淇园、清夏园、花果园、西果园、怀玉园等, 诸园中芙蓉园、蔗园、菽水园、一枝园、仓园位于北河外,夏园、淇园、清夏园 等位于东河外,绿斐园等位于西河外。 以“芙蓉园”为题的诗中称此园:“丹枫乌桕间青松,尚有棠梨花发穠,徙倚高 秋空怅望,凭栏何处采芙蓉。”芙蓉园虽然以木芙蓉最盛而得名,但园中花木不 只芙蓉,秋日里丹枫、乌桕、青松、棠梨等又各争秋色。与芙蓉园的景色不同, 菽水园又显现另一番风光,以“菽水园”为题的诗中是这样描述园中景色的:“ 墙荫一脉泻清泉,鱼鸟优游得所天,传是昔贤颐养地,平芜漠漠草芊芊。”诗中 所述为一派田园风光,与园名取意“菽水”暗相吻合。蔗园则既无秋日芙蓉,又 无田园秀色,园景标立的则是文人名士的清雅高逸,对此“蔗园”一诗咏道:“ 来非有意去无心,流水闲云自在行,青简尚存楼阁渺,一泓桥下泻琴声。”雅溪 诸园不仅点缀了卢宅的自然风光,而且也寄托了主人的志向追求。 峰东西对峙虽距宅尚远,但借山成景,亦成宅中一绝。值得一提的是,卢宅建筑 中最可称道的借景是笔架山的利用,笔架山座落在东、西岘峰之间,卢格兴建肃 雍堂之初,经过精心选址,将肃雍堂大门正对笔架山,山虽不在宅中,笔架所含 之意却尽在其间了。 现的不仅有建筑的精绝,也有山川的灵慧。
带有风火墙的浙江东阳卢姓住宅群 卢姓住宅群内众多的牌坊之一 图文/网络 |
转自:http://www.itsqq.com/bbs/Dispbbs.asp?boardid=19&ID=108854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