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部行日记8-香格里拉—潇洒走天涯 |
[游记]西部行日记8-香格里拉—潇洒走天涯 |
2007-09-01 blogoutdoor.com |
白水台是中甸县三坝风景名胜,离中甸有101公里,班车很多,票价22元;全是山路,耗时要3个小时,而且有三分之二的路程都是连续转弯,这对晕车的人来讲可是不小的挑战啊。小巴坐满了人,看来只有我一位是游客。当地人蛮纯朴的,他们很好奇地问我怎么一个人独自出门呢,还安慰我说这里很安全的,没有坏人。车开了,大家纷纷地当起了我的向导来了,给我介绍沿途村庄的风情,当然他们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我还要努力地听啊、猜啊 。沿途的村庄真的很美,刚走十几公里就是一个彝族村庄;而离中甸40公里的吉迪坝是坐落在山谷里的,青绿的山地平缓狭长,一条小溪从中穿过,远远望去酷似天然的高尔夫球场,听说这里真的要开发呢,这个消息让我难过了很久,真的不希望有人来破坏这神奇的净土。到白水台已经是下午5点来钟了,从公路上可以看到半山腰的丛林中有一大片乳白色溶岩--那就是白水台了。门票30元,在景区里只碰到来自英国的两个小伙子,唉,只会蹩脚地说一句中文:我是英国人。我们三个就象哑巴一样比划着、大笑着游览白水台。 有“仙人遗田”之称的白水台是世界最大的华泉台地之一,形成于20-30万年前。纳西语称之为“拜卜芝”,意为不断长大的花,是由山水中的碳酸氢钙经阳光照射发生作用,历时千年沉积而成的。从上自下天然组成了一块块小梯田,层层叠叠的,很类似四川的黄龙,但整个景区没有黄龙的大。一条狭长的栈道穿过整个景区,另有一条小路供游人骑马的。景区保护得很好,白色的溶岩没有一丝污迹,水质清澈泛蓝。每处景点都有一块木牌,上面有详细的景点介绍。其中有块磐石刻有诗人木高(l515-1568年)描写白水台风光的诗句:云波雪浪三千垅,玉埂银丘数万塍。曲曲同留尘不染,层层琼涌水常凝。 一个半钟就差不多游完了景区。卖票员归球英语说得很好,他原来是在丽江虎跳峡景区工作的,他帮我制定了徒步虎跳峡的计划,详细地向我讲解虎跳峡的情况。 虽然已经快7点了,但天色仍大亮,我想进村子去看看纳西族的村民生活情况,但每家都养狗,我是最怕狗的了,于是我在路上找个十几岁的女孩给我做伴当小向导。有的村民家里是很富裕的,从大门和围墙的装饰上就可以看出。我走了三个村民的家,他们的房子都是两层的木楞房,女主人都很热情,留着我吃晚饭,还拿出她们节日里穿的民族服装给我拍照。坐在围炉边,吃着荞面巴巴,与他们的家人一起聊家常。从拉萨到云南,我去过不少当地村民的家,有一点很让我惊讶,就是几乎每家客厅的正面墙上都挂着敬爱的毛泽东画像。8点半我才走出村子,我在村里的小店买了当地妇女编制的披肩,纳西族的妇女是很能干的,又是纺线织布的好手。她们纳西族服装的特点是:黑色长衣物或下身着白色长裙,背披白色羊皮,腰系五色彩带,头顶缠以五彩丝线。晚上我住在山庄,住宿10元/晚。山庄的服务员们都很年轻,有从大理来的,也有从哈巴来的。经介绍,哈巴雪山附近还有不少海子:黄海、黑海、园海,那里均未开发,景色迷人,而且离白水台只有三十几公里的路程。说得我心都动了,但时间不允许,我一心想去徒步虎跳峡。做梦仍在想念着白水台,第二天我早起再次去景区看日出。天公虽不作美,但独自一人悠闲地漫步在栗树林中,向求子观音问声早安,手捧着被当地人称为圣水的源泉,泉水周围插着不少写着纳西族象形字的木板。就这样,我深深地沉浸在在这天工神造的风光里,吸吮着古老的纳西族东巴文化。 回到中甸的德拉姆客栈已是8日中午了。附近有个龟山公园,我从客栈的后院翻栅栏登上山顶。山顶有个金色的大转经桶,人们不时地到这里来转经。我整休了半天,准备9日向丽江的虎跳峡镇进发。 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去哈巴雪山,回头总结一下,路线应该是这样的:中甸-白水台-哈巴-虎跳峡-丽江。另外我也没有去看中甸的几个海,不少人都说没有水不好看,只是有马骑;还有中甸的天生桥温泉听说也不错的。
|
转自:http://www.blogoutdoor.com/user1/981/archives/2005/4902.shtml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