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双龙洞游 ]游记、攻略、结伴同行 |
[游记]双龙洞游 ]游记、攻略、结伴同行 |
2008-02-25 pigtour.com |
“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叶圣陶先生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如是写道。巧的是,四月十四日(上周六),我也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工作至今,清晰地记得学校组织的几次外出活动都去了浙江,这次原本是不想去的。可说是去双龙洞,又正巧是四月十四日,也许是因为这份巧合,我对双龙洞更增添了几分向往。 周六早晨六点就从学校出发了,天空虽然不是晴朗,但也不算是坏天气。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颠簸,车子终于驶入了金华市区。车窗外,正淅沥沥地下着春雨。下车,呼吸着异地清新的空气,坐车的疲惫也似乎一下子被雨水冲刷干净了。用完午餐,车子便载着我们直奔双龙洞。 不一会儿,车子就上了盘山公路。我没有看到叶老先生所记载的满山的映山红。环视四周,满目尽是青翠。因为下着雨,山中的树木更显得郁郁葱葱。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迷蒙一片。我正沉浸在眼前的美景中,不知是谁喊了声“双龙洞到了”。往窗外一瞧,果然看到了“双龙洞景区”字样。待司机把车停稳,大家便跟随导游下车,鱼贯而入。 进入景区,漫步越过石桥小溪,爬了一小段山路,便到达了双龙洞。 双龙洞坐落在整个景区的中心地带,外观双龙洞,洞口十分开阔,一眼就看到左上方 “双龙洞”三个黄色大字遒劲有力,力透石壁。洞口左右两侧各悬着一个钟乳石,酷似两龙头,非常逼真,据说双龙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进入内洞,只见一汪清澈的泉水,上面并排两条小船,正纳闷双龙洞原来只是两个形如龙头的钟乳石而已时,导游小姐已要求我们走上小船并平躺在上面。原来,内外洞有巨大的石屏相隔,仅通水路,水路长十余米、宽三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要从外洞进入内洞,必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我们四人走下小船,平躺下来。整个身体跟船底紧紧贴在一起,看我们的动作符合了标准,工作人员启动了按钮,小船就缓慢行走起来,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眼前就是一暗,感觉上面的岩石好像在向我压来,我下意识地用手按住了肚子,好象一吸气肚皮鼓起来就要蹭到石壁上,整个身子再一次不由自主紧紧贴住船底。这样行了几丈远,眼前便一下子明亮起来。正当我以为可以坐起身来慢慢欣赏时,工作人员却说:“到了,下船喽!”于是,连忙起身登陆,我们这就来到了内洞。 内洞要比外洞大些,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石钟、地下泉水众多。有龙爪、龙尾与洞外龙头相呼应,造型奇特,布局巧妙,主要景观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仙人床”等。在幽暗五彩的灯光中,这些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使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水晶龙宫。 出了双龙洞,沿着台阶而上,少顷,前面传了“哗哗”的流水声。“瀑布!”好些人竟异口同声喊起来。大家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听得水声愈来愈大。又走了一些石级,感觉有些水花飞溅到我脸上。伴着绿荧荧的灯光,一道瀑布直泻而下。走近些,看到了崖壁 “冰壶洞” 三个大字。眼前飞瀑落地,似飞珠溅玉,流星飞舞,令人惊叹不已。沿石阶曲折而上临近飞瀑,顿觉凉风阵阵,雾气蒙蒙。听导游介绍,此洞洞口朝天,口小、肚大、身长,进洞如入壶中,所以得了这个名字。“洞门仰如张吻。先投杖垂炬而下,滚滚不见其底。乃攀隙倚空入。忽闻水声轰轰,秉炬而下,则洞之中央,一瀑从空中下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彩。水穴石中,莫稔所去。乃依炬四穷,其深陷逾朝真,而屈曲少逊” 。徐霞客记冰壶洞的优美文句,恐怕只有亲身去过的人才能体味其中的奥妙吧。 继续拾级而上,眼前渐渐明亮起来,便出了洞。
|
转自:http://www.pigtour.com/Tour_Notes_Show.asp?ChkChildren=26673&type=23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