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彩云之南记行(四)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之行(2). |
[游记]彩云之南记行(四)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之行(2). |
2007-09-23 sina.com.cn |
从虎跳峡出发之后,一路都是爬山。这里的山全是雄伟的大山,蜿蜒连绵,没有一丝一毫江南丘陵地区山脉所具有的婉约柔美气质,有的全是顶天立地的伟岸大丈夫气质! 这一趟梅里雪山之行几乎所有的惊喜都在路上。 首先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这里的山路。我拍摄的一千多张相片中相当一部分是在这一段路上拍摄的山路,我把其中最有特色的选择出来放入了相册。在四天的行程中,每天都要坐好几个钟头的汽车,这其中没有一段路是隧道,全部是沿着山势蜿蜒成之字形逐渐往上升的山路,汽车的一边是山体,另一边就是万丈深渊。 对面山上那好像被拦腰砍断的一条笔直的白线就是我们走过的山路,当然,它并不直。 这张相片正前方就是梅里雪山的冰川,我觉得那可以看见的应该叫做冰舌吧。 这是一段让我记忆忧新的山路,40公里长的石子路面,我们在云中穿梭,看不见前方15米开外的路面,车行速度比较慢,我们戏称自己是“神仙”,呵呵。 我喜欢看沿途的风景,所以我选择的是司机旁边的那个位置,那里视野最开阔,光线最好,能够看到的风景也是最全面的,可是那里同时也是最危险的一个位置,前方路上的每一个急转弯、每一处塌方现场我都看的一清二楚,在这四天中,我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惊险”!小石头叫我做“副驾驶”,呵呵。 这是我坐在车上拍摄的我们刚刚走过的一段山路,无法拍全,因为山实在是太高了,“身在此山中”时根本不可能拍出山顶和山脚,只能凭相片猜测它的险峻了。 这样的塌方路面常常可以看到,一下雨的话一路上路况更糟,塌方更严重。 记得最让我担心害怕的、不想再走第二次的山路是从飞来寺到明永冰川那一段路。那里的山路有一些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裂缝,靠悬崖的那边出现了要垮塌的迹象,我清楚地记得看到了有一段五米左右的路面,右边要比左边矮上那么几厘米。当时我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啊! 前方就是澜沧江大桥。 等到过了澜沧江大桥之后,是一段石头路面,塌方严重,路基比较松垮,看上去很不稳。当地的日照时间是早晨6、7点钟到晚上八点半。那天下午两点多我们才抵达明永冰川山脚,吃完午饭已经是三点多了。一行人整理行装开始爬山,大概六七点钟才下山。小石头为了给当地的那家餐馆拉生意,执意要吃完晚饭之后再走,结果我们天黑了之后才出发返回。那一次坐车是我最担惊受怕的一次,因为来的时候我充分见识到了路的险境,而在没有一丝丝光线的晚上走那一段山路,我是怕的要死!我可以感受到司机的紧张和疲累,小石头也很害怕,他怕司机打瞌睡,也怕我们的紧张气氛影响到司机,于是,他开始很积极的组织我们全车人唱歌,没有人唱时他自己就绞尽脑汁不断的唱,常常因为不记得歌词而草草收场。我很紧张,眼睛死死的盯着前方,不敢尖叫、不敢喘气、不敢挪动,一只手死死地抓着把手,另一只手握成拳放在身侧。等到我们终于安全抵达飞来寺之后,我有些全身虚脱的感觉,呵呵,其实我很胆小的。我对司机师傅说:“你不知道我吞了多少口口水啊!” 呵呵,现在想来觉得那一次的经历让我感觉很好。因为当时在车上时,在最紧张的时刻,我脑海中是这样想的:“万一发生了意外,能够埋骨此处,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啊!能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且没有墓地、没有纪念碑,不必有人知道自己最后的去处,也很好啊!”呵呵,想起了7月30日晚临出发前师父老李打电话给我,我对他说:“如果我回不来了,你们不必送花圈了,能够找到我,把我的骨灰带回来就可以了。”呵呵,现在看来,那只能是一句玩笑话了,相信那时是尸骨无存的了。据小石头说,今年就曾经有四个外国游客、一位北大美女博士和一名当地司机一个弯没有转过来,冲出了山路,摔下了悬崖。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卑微啊。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0fb3d01000bqc.html2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