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记——3 家住三亚湾 来海南十多年,每次来三亚,大多因为接待工作都是两头跑:吃住在亚龙湾,日程上总要去趟天涯海角。后来南山起来了,就多了一个去处,偶尔也住在南山。 三亚市区内最早只是从解放路直驶到天涯海角。对三亚市唯一的认识就是入市口上的饭馆“东北人”。 那时解放路的印象,都是从车窗两边匆匆瞥过的:道路窄小、人口嘈杂,交通混乱。后来有了新马路直通天涯海角,市区几乎再未浏览过。 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住在三亚,住在三亚湾。 清晨,不习惯早起的我,准时被拉货小火车的汽笛鸣叫声唤醒。走到阳台上伸展伸展身体,看到许多早起锻炼的人们已经从开始退潮的海边往回走了。 这会儿,三亚湾的海水湛蓝色的,经过一整夜风浪的翻卷,海面上的漂浮物大多被推在了沙滩的一边,浪花也显得特别欢腾,白色的花朵被晨曦漂染上了红金色的边。 沿海蜿蜒的绿色草坪在晨辉中蒸发了昨夜的露珠,翠色尽染。仿佛一幅绝佳的风景画。 三五结伴的晨运者、游客在海水和绿草之间徜徉着,为这幅大自然的杰作增添了更加生动、鲜活的色彩。 上班的路正是沿着平整、洁净的三亚湾路南行,两侧的景致美不胜收。右侧,画面犹如蜿蜒的长卷缓缓地舒展着:远处,蔚蓝的大海,近景,碧绿草地上不同品种的棕榈、野菠萝和着摇曳的椰树组成了各具风格的园林小品,让人的眼睛承受了沐浴般的喜悦;左侧,一个个装潢精美的宾馆、度假村旅游大巴车鱼贯而出;海鲜酒楼的服务生们在一扇扇刚打开的门市前排成操练的队伍,做着一天营业的准备;住宅小区门前汽车、摩托车上传来手拿早点、背着书包孩子们的嬉笑声;“碧海南天”等正在兴建的海景住宅以及酒店、度假村建筑工地上的打桩机声、电锯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三亚湾新的一天开始了。 下班的时间,正是夕阳给三亚湾涂抹金黄色的时候。 大量载满游客的大巴缓缓驶进马路边酒店、度假村、海鲜酒楼。三亚湾热闹起来了,酒店、度假村的窗户、阳台门打开了,一个个穿着海南岛服的游客成为三亚湾一道靓丽的风景。 慢慢地海边草坪上的游人也多了起来。建筑工地上的民工成群地把晚饭开在草坪上、海滩上,打闹、嬉笑声一片。想必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建筑工了,过着这种日日野餐、天天郊游的日子,不知要慕煞多少游客呢。 晚饭后,我喜欢和爱人骑着一辆双人自行车,在楼前的三亚湾路上溜达。不时会遇见同样骑二人车或三人车的一家人,我们彼此都友好的招呼着,享受一天中美好的休闲时光。 华灯初上的时候,街心的锣鼓响了,老年人的秧歌扭了起来。围观、遛弯的人多了,卖槟榔、甘蔗、工艺品的小贩也夹杂了近来,三亚湾的夜市开始了。 当路边歌舞厅的霓虹灯,魅惑你的视线游历,挑动你的神经感应的时候,三亚的夜生活才真正开始...... 有时,我喜欢泡上一杯绿茶,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看晚归的鱼船。一些小鱼船把刚刚打上来的鱼、虾、蟹拿到岸边来交易。人群一丛一丛的,热闹非凡。渐渐,海湾里的小船多了起来,天色暗下来的时候,散散落落的鱼船成为点点渔火,甚是好看。 如果在周一或周四,还可以在码头看到豪华游艇“狮子星号”巨大雪白色的轮廓逐渐变为灰色,又“忽”成为星光璀璨的发光体,然后,缓缓地在视线里消失。 我喜欢登上鹿回头看三亚市区的夜景,更喜欢三亚湾弧型珍珠长链般的光影。没想今天自己窗口的灯光成为其中的一颗。 这就是三亚湾,我驻家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