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虚假的游记与西方人梦中的“香格里拉” |
[游记]虚假的游记与西方人梦中的“香格里拉” |
2008-01-19 cat898.com |
虚假的游记与西方人梦中的“香格里拉” 在西方招摇近半个世纪的洛桑然巴(Tuesday Lobsang Rampa)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这个根本就没有去过西藏的英国人,以藏人的名义撰写出版的自传体“三部曲”——《第三只眼睛》(The Third Eye,1956年),《来自拉萨的医生》(Doctor from Lhasa,1959年)和《然巴的故事》(The Rampa Story,1960年),不但神化了西藏,而且还以似乎天衣无缝的编造将西方人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迷宫。 洛桑然巴的本来面目 1956年,以洛桑然巴署名的《第三只眼睛》一书在西方出版,在此后的半个世纪,洛桑然巴在西方几乎家喻户晓,《第三只眼睛》也成为西方最畅销的书籍之一,不断再版。 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西方人对西藏和藏族知之甚少,加之作者高超的创作水平,致使许多西方人一直以为这是真人真事。普布·洛桑然巴看上去本是藏人的名字,实际上这是然巴为西方人设下的一大陷阱,制造的一大骗局。《第三只眼睛》“作者前言”称:我是一名藏人,是极少数到达这个陌生的西方世界的藏人。”该书第九版《出版者前言》指出:“该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谜。一些人怀疑其真实性,许多人相信其基本属实,……”实际上,这是一个英国人假借洛桑然巴之名制造的一个骗局。 英国的一名私人侦探经过长期的追踪调查,最终发现洛桑然巴并不是藏人,而是英国一名水暖工的失业的儿子,其真名叫瑟瑞尔·哈斯金(Cyril Hoskin)。洛桑然巴及其流浪经历完全出自哈斯金这个受过教育的想象力丰富的头脑。哈斯金从来没有到过西藏,也不会说一句藏话。冒充洛桑然巴的英国人哈斯金称得上是一名著名的多产作家,他一生撰写出版了18部作品,到他去世时,他的作品的销售量已达四百万册。 美国学者洛佩兹在《香格里拉的囚徒——藏传佛教与西方》一书写道:普布·洛桑然巴围绕“西藏”主题写出了多部书籍,与其他作者在相同题材下完成的著作相比,洛桑然巴的这些著述更受到图书市场的吹捧。洛桑然巴声称,闭上眼睛和嘴唇,只是进入喇嘛教神秘膜拜仪式的开始。对于受到认可的西藏历史与文化知识而言,然巴的眼睛闭上了,因为他不是另一种膜拜仪式即藏学膜拜仪式的开始。 然而,从“蒙蔽者”(mystifier)一词现代语义的两种解释来看,或许也可称他为神秘主义者。首先,他把西藏神秘化了,用他自己神秘的想像对西藏各方面的事实作了修饰;其次,他把读者神秘化了,他利用了阅读过其作品的大众的盲信倾向。“使神秘化”的意义具有一种强烈的故意欺骗的内涵,对于这一指责,然巴这个被视为西藏研究史上最大的骗子予以坚决否认。 法国女藏学家大卫-妮尔曾装扮成藏人以掩盖其真实身份,德国人果文达(Govinda)喇嘛曾装扮成藏人以标榜他新的身份,以“普布·洛桑然巴”的名义从事写作的这位英国人却宣称他被一位西藏喇嘛附体了,经过为期七年的过程,然巴声称,不仅在服饰上,而且在生命要素上,自己已变成了藏人。他实现了这一转变,是通过他自由漂浮的能力,他的自由漂浮能力首先源于在一个载人风筝上的地心引力,其次来自他在灵魂载体上自由漂浮时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控制。 骗子畅行的原因 所谓“洛桑然巴”及其自传体“三部曲”之所以能在西方畅行并蒙骗西方人达半个世纪之久,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宗教根源和文化根源。首先,哈斯金冒充藏人洛桑然巴,并打着高僧和达赖喇嘛的旗号,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信度,很容易让人受骗上当;其次,哈斯金钻了西方人对西藏知识的贫乏的空子;第三,哈斯金利用了西方人对西藏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同时又对西方人的好恶十分了解,因而通过对藏人、西藏的神秘、新奇的描绘来吸引西方人。 青藏高原基本上是单一的民族藏族的聚集区,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致使外来文化难以进入,民族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藏、汉、回、蒙等民族文化交汇处和本教、印度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交汇于此。灿烂辉煌的西藏文明对世人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西藏是佛教圣地,拉萨是闻名世界的藏传佛教圣城,是佛教徒向往的“香格里拉”。神秘、神奇和充满神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青藏高原成为世界上最为独特的旅游胜地,为中外探险家和游客所青睐。达赖喇嘛及其流亡政府的在国外的独立和分裂活动,“西藏问题”国际化,更使西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特殊的砝码。 西藏和西藏文化令西方人着迷。喇嘛教,被西方人视为与基督教和天主教相通的宗教;一部《西藏度亡经》,在西方经久不衰;一个洛桑然巴,蒙骗了无数有教养的西方人;一句六字真言,让西方人冥思苦想;西藏研究成为西方的“显学”。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西藏的对外开放,西藏、藏人和藏传佛教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西方人对西藏和西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逐渐加深,西方人的西藏观逐渐趋向客观和真实,“洛桑然巴”那个骗子当道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同时还要看到,由于少数西方人还戴着有色眼镜观看和描写西藏,因此没有到过西藏的西方人还要警惕新的“洛桑然巴”的出现。 |
转自:http://work.cat898.com/printpage.asp?BoardID=1&ID=19607592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