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格里拉游记(三十一) |
[游记]香格里拉游记(三十一) |
2008-02-27 sina.com.cn |
在白水台上跳舞的纳西姑娘 文/高星 白水台有点和四川九寨沟的黄龙相似,但比黄龙小,也比黄龙白。 白水台形成是由于山上泉水向下流淌时,经光合作用,有白色碳酸钙沉淀物覆盖地表,并形成一片片坡状梯田似的台地,故有“仙人遗田”之说。并传说是天上酿奶仙子下凡造成,白水即为仙造的奶液。纳西语称白水台为“释卜芝”,意为“逐渐长大的花朵”,是说白水台的发展变化。 旧时《中甸县志》已有记载:“泉流滚滚,似乳非乳,而上白焉,波浪濛濛,似水非水,而长黑焉。风来水面,墨花梅蕊之纹;日映溪头,鸦背鹤氅之色,是以往来骚客,无不心爱而神赏焉。仲春朔八,土人以俗祀为祭,贽币承胜,不禁百里而来;进酒献茶,不约千人而聚。此一奇也,亦胜景也”。 早晨的阳光照在白水台上,那梯田的边涯闪着暖色的银光,一种高级的灰色。水台上升腾起薄薄的雾气,我们拾阶而上,不是要到“田”里去耕作,是要站到台上再望一望。可以说每一个攀登白水台的人,都是一个心怀浪漫的人。 白水台顶端的平台上,有十几个穿着纳西服装的姑娘,为游人表演纳西歌舞。她们有的头上缠有红绿黄三色的布辨,有的戴着一圈小银盘,黑色的长衣袍里是白色的百褶裙,腰间系着带有线穗的粗布腰带,每一个人身上都披有一整块山羊皮。 高高的白水台顶上的平台,泉水铺满了整个平台,清澈的水下是乳白色的细沙,平台前面的背景直接就是蓝天白云,两侧浓绿的山脉像舞台的幕布一样,被束在水台的两侧。姑娘们排成一排站在白云的前面,逆光的脸更显得通红,她们被太阳投下的身影和在水面上的倒影相互错列着,随着舞步的移动,在水面上滑来滑去。富有韵律。姑娘们手拉着手,一会儿抬脚踏步,一会儿又跺脚扭腰,有人领唱,大家合唱,在水面上围起了圈圈。 纳西民族舞典型的有阿卡巴拉,舞蹈动作主要是走、迈、跺、跳、悠;还有叫呀哈哩,主要靠腿部颤动;还有门达蹉、喂热热、阿利哩。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c77bc01008tfv.html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