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格里拉,心中的乐土 |
[游记]香格里拉,心中的乐土 |
2008-06-27 sina.com.cn |
亚丁110KM)。和我们的行程基本一致,回程好象绕了一下路,过了雅安、康定等地。 我的同事确实有北方汉子的气概,没有太明显的反应,厦门的同仁反应较明显,特别是那位洪老总,印证了年龄不饶人的老话,加上身体较胖,渐渐地开始喘不过气来了。“快,吸氧气。”导游小姐经验老到,麻利的调试好轻便氧气罐,将管子插到这位老总的鼻孔里,这位老总美美地吸了一大鼻氧气,哪个爽啊,我怎么知道的?嗨,一看歪表情么!但可能让这位老兄始料不及的是,这一罐氧气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以后的六天,这些可爱的罐罐们就始终插在了洪总的鼻孔中,车上准备充足的几箱氧气被这位老总义不容辞地承包了。我为什么没吸氧气呢?一则当然是发扬互助友爱精神,把它留给最需要的同志;二则咱不信那个邪,对自己的身体还是充满了无比的信心的。 藏族“淡导”和动听的《祝酒歌》 我们这辆车的导游对我们此后的旅程帮助很大,也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导游说起来和一般人不一样,咋个不一样呢,她是藏族人,别的导游当然是汉人,她和后来我见到的藏族同胞也不同,她上过大学。这位导游我得提到她的真实姓名,如果她有幸读到此文,对于未经她同意而对她说三道四,还请她予以谅解,与事实有出入的地方,请她也别太当回事,呵呵,先发个声明,上了BLOG,那就跟出版物差不多了,别因此搞得朋友翻脸,对簿公堂,划不着,您说那。 导游小姐的藏文名字叫“意西卓玛”,她还有个动人的汉名叫“淡冰花”,有点象“鲁冰花”?对了,就是从这来的。原来意西卓玛在民族大学求学时,一位姓淡的老师很喜欢她,说我给你取个汉名吧,你就姓我这个姓,恰好那时正流行那首歌曲《鲁冰花》,就叫“淡冰花”吧,意西卓玛就有了“淡冰花”的美名。 学藏族民歌,藏语首先是一道坎,于是我就将每一句歌词音译成汉字,这样很快就学会了主旋律。厦门日报的那位首席记者特好玩,满嘴的闽南口音,唱出来的藏族民歌,怎么感觉都像《爱拼才会赢》。但是很快我们都学会了,毕竟学唱歌比静静的熬时间扛高原反应要有趣的多,于是不大一会儿,藏族民歌《祝福歌》就变成了大合唱,车厢里变成了歌声缭绕的欢乐世界。当然,这首藏族民歌后来成了我压箱子底的节目,在一些场合还演唱过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0683e010002us.html3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