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和最后的香格里拉 |
[游记]和最后的香格里拉 |
2008-06-27 sina.com.cn |
艰难的约会——和最后的香格里拉 2006-11-19 00:03:14 大中小 转自鼎丰户外量天尺 题记: “此时我心已经皈依了神山,渴望自己是一朵长在莲花座上的雪莲花,苍白而顽强地坚守在雪线的边缘” 这是我2002年去大香格里拉后写下的游记。与众驴友分享…… 艰难的约会 ——和川西、和最后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对我来说是一个心仪已久、魂牵梦萦的地方。她就象一个真实而又虚幻的情人,时常在我的梦中闪现。情人更多的时候是美丽而带刺的玫瑰。在与她约会和亲近时,我真切地感觉着她的馨香和美丽,但同时也感到了某种痛苦和危险。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后,香格里拉最终见证和接受了我的执着。 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这是一段资料性的叙述。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语中代表“心中的日月”。这一美丽的名字,在东西方文明冲突过程中、在工业文明发展产生异化人们需要心灵上的精神乐园时,充当了现代人类的心灵家园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她在西方的词汇中是“伊甸园”、“理想国”、“乌托邦”,英语里它代表“遥远而迷人的地方”。在法语中的意思是“人间仙境”。西班牙语为“天堂”。而汉语则解释为“世外桃源”、“净土”。 1924年到1935年间,奥地利裔美籍探险家、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多次到达云南西北部探险。1931年7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洛克撰写的系列文章和所摄的照片。香格里拉为世人所知、象谜一样吸引探险者,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美籍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根据洛克提供的线索创作的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小说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南亚次大陆某地发生暴乱,英国领事康威一行四人乘飞机撤离。途中飞机被劫持到一个山谷发生了事故。飞行员临死前说此处是中国的藏区,附近有个地方叫“香格里拉”。讲着熟练英语的汉族老人张告诉他们这里是蓝月亮山谷,是进入“香格里拉”的唯一通道,而他们看见的山谷前端如金字塔般高耸入云的山峰,是充满神奇魔力的卡拉卡尔雪山(即梅里雪山)。小说充满神秘主义、英雄主义和“幻灭”色彩的描绘,为全球性的“香格里拉”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个地方在哪里?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先后出现过两次寻找失落的天堂的热潮。滇川藏交界的雪域高原上曾满布了中外探险者艰涩的脚印、青山峡谷里也无数次投射了被夕阳拉长了的跋涉者身影,但香格里拉依然象一个待解的文学之谜等待着人们去破解。进入见荣誉就争的现代文明社会,一些具有独特高原雪山、湖泊、草原、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景观的地区,相继将香格里拉注册成各自的地域商标。也曾有人宣布在印度境内的青藏高原和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高原上找到了香格里拉。1971年海外华商郭鹤年在新加坡建立了以“香格里拉”(Shangri_-La)命名的国际性旅馆业集团。1997年9月14日21时30分,云南省政府向全世界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其后,四川的稻城被世人称做最后的香格里拉。 一切希望独占和抢注“香格里拉”芳名的商业行为,对于正在不断寻找理想国的探索者来说是徒劳的。最近,云南、四川、西藏正计划联合创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到2010年,三省交界处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生态旅游区。未来的“香格里拉区域”初步界定为滇西北、川西南、藏东南的范围内,具体行政辖区为三省区相邻的9个地州,50个县城。我依稀看到了香格里拉的来世,一个开放和广义的世外桃源。我期待着中国的国家公园——“香格里拉”能按规划如期建成。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d1cdb0100065n.html4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