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堰的未来出路在哪里? |
[游记]十堰的未来出路在哪里? |
2008-05-22 sina.com.cn |
十堰的未来出路在哪里?--走向鄂、豫、川、陕、渝五省(市)区域中心城市 2008-01-21 18:30:21 大中小 标签:十堰市武当山东风雪铁龙 十堰,一个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城市,30年从一个郧县的小山村,到现在的一个汽车城。曾经是湖北乃至中国的骄傲。眼下,随着东风、东风有限总部的外迁,十堰城市的地位、特色、功能面临着全新的调整。真会像某些预言,十堰将成为废都吗? 在中部崛起、南水北调等背景下,怎样去审视十堰未来的走向?或许,十堰的重新定位,对那些受资源和地理条件约束的城市,十堰怎样从鄂西的小山村走向鄂、豫、川、陕、渝五省(市)区域中心城市。我们拭目以待! 一、大城市 要想成为鄂、豫、川、陕、渝五省(市)区域中心城市必须要有很大的城市规模,包括城市面积、人口、生产总值等。对于十堰(武当山)来说现在只有两个区是远远不够的,首选就需要扩大的是城市面积。把丹江口市靠近十堰城区的六里坪、武当山等乡镇组成武当山区。靠近丹江口的乡镇和丹江城区组成为丹江口区。另外,郧县正借助南水北调和郧房高速把现在离十堰30公里的路程缩短为10公里。比十堰中心城区到白浪还近。并在汉江南岸的茶店镇规划丹江加坝后的新城区。把郧县也并入十堰境内,叫郧阳区(保留几百万郧阳人因丹江口水库最后一点郧阳的影子吧)。可以利用郧阳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来填补城市的先天不足,拥抱汉江,改变十堰城市不临江靠水的尴尬局面,至此,十堰市从两个区变成了五个区。五区四县,无论是面积、人口还是GDP等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城市。 省内,原湖北五大城市,荆州携地市合并的时机吞并了沙市,宜昌趁三峡工程的建设合并了宜昌县城小溪塔,襄樊以副中心的名义把襄阳县拥入自己的怀抱,而黄石正在为扩展城市范围把大冶纳入名下努力着,这些原来同十堰平起平坐,规模相当的地方由于城市空间的扩展,经济规模,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急剧增长,已经将十堰抛在了后面。 省外,广州市把增城、花都、番禺揽入怀抱,为将来直辖打下了伏笔。广东佛山市把原来副地级市顺德市、南海市、高明市、三水市变市为区,并入版内,奠定了广东老三的地位,无人可挣等。 二、大气概 有人说,十堰是一座“无中生有”的城市。百十年前,人们在秦巴山中的百二河和犟河上筑起十座堤坝,蓄水浇地。“十堰”因之而得名。这个因车而来的城市只有短短30年的历史,从一个郧县的小山村,到现在的一个汽车城。向陌生人介绍:我是十堰人。随后总会补充一句:就是东风的所在地。以避免被外人理解为“实验室‘’的尴尬。现在东风走了,我们不能就靠汽车了,我们有汽车,有医药、有水电。更有举世瞩目的武当山世界遗产和祖先留给我们的武当武术。“武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何不把我们的名字改为“武当山市”或 三、大交通 十堰,就是因为没有大气魄的交通,位于的死角。才使得“东风”移师武汉。十堰地处鄂西北,交通不便。随着襄渝铁路复线的开工,汉十和十漫高速的建设,交通情况有所改善。但这远远不够。如果十堰早有高速和机场,也许就不会有东风外迁这回事了。只有能够和鄂、豫、川、陕、渝省(市)相连的交通才能实现五省区域中心的地位。 高速公路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ddff0301008fhl.html3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