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武当山古神道徒步 |
[游记]游记-武当山古神道徒步 |
2007-10-25 yiji.com:80 |
武当山古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北部十堰市境内,山势雄伟,面临丹江口水库,背依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倾向天柱,蔚为奇观。自古以来,武当山便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筑遍及全山,规模宏伟,相传上古时玄武在此得道飞升。 “山不封不名”,自东汉道教诞生之后,历代帝王曾数次在武当举行封山仪式,武当山的声名日盛,明成祖时期一度曾位列五岳之上,有“大岳”之称。令武当山真正名扬天下的是一代宗师张三丰,他创立的武当派与嵩山少林派齐名。 武当山风景兼泰山之伟、黄山之奇、雁荡之幽,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之誉为“天下第一山”,虽有夸张之嫌,却也可见得这里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武当山从蒿口到南岩的古神道,是古人朝觐武当山的道路,现在少有人走(住宿时,我向旅店老板打听古神道的路线,老板惊奇地说:“你还知道得真多呢!我们当地人都没有多少人知道。”可见也就是我们这帮驴子走这条路了,这是后话)。 第一天(十月二日),背负帐篷、睡袋、炉头、锅等全部装备,早上从潜江出发,当晚夜宿武当山脚的武当山镇。 第二日,早上坐中巴车至蒿口,在雨中开始了徒步,不一会鞋就湿了,接着是裤子湿了,雨衣中的内衣也汗湿了,感觉很冷很凉,很不爽。沿简易公路上行至隐仙岩,开始走小路,下午四点至五龙宫。五龙宫是唐朝赐建的,是道的发源地,当时有道士三千在此修行,可以想见当时的规模。虽一副破败景象,但仍可想象其往日的辉煌。现在正宫内有一铜铸真武大帝像,比金顶真武像还要高出三公分,龙虎殿内的青龙白虎泥塑像是武当山现存最大的青龙白虎塑像,保存较为完好。宫内还有道士12人每日修行坐功课,有缘结识一位黄姓的道士,聆听养性修身、积德行善之道,受益非浅;感受人世轮回、因果报应,才知悟性太低,只能半信半疑,但下定决心,坏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万一被打到十八级地狱,不是很可怕!!!当夜宿农家。 第三日,清早启程,由当地向导带路,从五龙宫出发,赶往南岩。路况就没那么好了,全是山间小道,上上下下,一会翻上山脊,一会潜下谷底。一路上,飞泄的瀑布、湍急的溪流、美不胜收;毛栗、八月果、弥猴桃等山果俯拾即是。低矮茂密的枝条、高险陡峭的小径,枝条时时将背着包拉扯,十分艰难地穿遇其中,可谓苦中作乐。翻过了五六座山,从早上八点走到下午四点才到南岩。坐落在悬崖绝壁上的南岩宫,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古人巧夺天工的艰辛劳作。伸出绝壁外的就是那传说的龙头香,有多少善男信女,为之不惜舍命坠下万丈深渊。飞升崖,陈抟老祖就在这里纵身跳下,而得道成仙。之后,紧接着又步行到紫霄宫。紫霄宫的门票一人十五元,导游与紫宵宫当家道长熟识,所以门票也省了。当导游去找当家的道长写个条子,那样即使她不想和我们一起上金顶,我们有那个条也一样不用买票了。我们利用等候的闲暇,得以细细欣赏男、女道士们挥拳舞剑,好个洒脱轻灵,真是一种享受。片刻休息之后,我们拿着“门票”又往金顶出发, 一路是数不清的台阶,一会是上山,一会又下山。天渐渐黑了,这也阻挠不了我们登顶的决心,我们点亮头灯,继续赶路。要知道中午也就吃了点面条,晚餐是不多的面包充饥,一阵夜路之后,真是又累又饿,十分的自虐。背包显得格外的沉重,浑身没劲,真想趟在地上不走了,可不到金顶,明天看日出就泡汤了啊,只能往上无休止的爬啊爬。终于在夜里9点钟,抵达离金顶仅200米的金顶治安大队的宿舍前扎营。立即用气罐煮面条,儿子累得连平时最喜欢吃的快餐面也不吃了,倒头便睡。我和LP饱餐一顿之后,心满意足的钻进睡袋,摊开疲惫的四肢,那感觉真是平时体验不到的舒服啊。 第四日,下了一晚上的雨,4点半起床观日出计划落空了,一直睡到6点多钟,好在,风住雨歇、云开雾散。煮面、收帐篷,三三两两的游人从身边走过,不是十分好奇地说:“你们昨天晚上睡帐篷啊,里面湿了吗?”要么就是问:睡在里面冷吗?登上金顶,群山尽在脚下,云蒸霞蔚,千姿百态,所有的疲惫顷刻无影无踪,所有辛苦的付出都得到回报。上山费时,没想到下山同样不快,走到一点多钟,才走到乌鸦岭,算是把金顶走完。在餐馆大吃一顿之后,LP的腿疼了,只得放弃再徒步20公里下山的计划,坐着小双排座一路冲下山来。武当山之行也就宣告结束,总得来说,武当山的景色比想象的要美,古神道的难度和强度比想象的要大,足够自虐的了,想FB一点的话,可不带睡袋和帐篷。武当之行,完全可以用“不虚此行”四个字来形容。
|
转自:http://www.yiji.com:80/5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