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当三日(1)-武当山游记 |
[游记]武当三日(1)-武当山游记 |
2007-10-30 wds-travel.cn |
六月的连阴雨,让我们在距四姑娘山只有半天车程的成都憋闷了三天之后终于死心,继续前往鄂西北的武当山。 到达山下老营镇的玉虚宫,已是正午。穿过铁路涵洞,前广场的两座碑亭便展现眼前。尽管屋顶荡然无存、墙壁色彩剥落,但基座、墙壁的厚重和碑石、赑屃的体量巨大却着实让人吃惊。顶着烈日走过空旷无人的广场,穿过纹饰漫灭却不失威仪的宫门,眼前是更为巨大的广场,干涸的宫河长满荒草,栏板残破的仪桥不知多久没有外人走过。这一切,使得宫院最深处的父母殿看起来多少有些恍惚,走近了却又有些突兀。栖身道士的修修补补让这座仅存的殿宇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却也能把人拉回现实之中。 载客上山的是坐四个乘客便觉拥挤的小面包,一路盘旋,绕得人项上头晕眼花、肚内翻江倒海。好容易到了南岩,直到游完了几处小观,方才缓过劲来。在一处岔路向西,南岩宫便不远了。其实,从停车场步行上山不久,依崖而建的南岩元代石殿便已呈现眼前,只是隔着山谷,凭栏而望,却不可及。只有翻过山岭,经过两座巨大的碑亭和一座精美的琉璃焚帛炉,再穿过院落登上高台,才能踏上通往石殿依山而凿的石阶。 匆匆定了住处,赶在关门之前游览了两公里外的紫霄宫。到达的时候,这座武当山上规模最大的道观已经没几个游人。忽然有一种背着混元大仙偷访五庄观的感觉,崇台之上的紫霄殿后面却没有人参果树。一座复建的父母殿除了再次强调道家仙人对孝道的重视之外,也只能在一片古老殿宇中显现出今人匠作的粗陋。厢房中陈设的元明鎏金造像仪态万方、令人留连,永乐大帝所赐的“铁树开花”落地烛台锈迹斑斑,倒让人难以想象原先的光鲜模样。
|
转自:http://wds-travel.cn/wds-travel/cn/xgxx/105.html2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