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在现实和历史间行走(七)武当山西神道五龙山游记

[游记]在现实和历史间行走(七)武当山西神道五龙山游记

2007-09-09    happywind.cn

过了这所谓的山门左转,走约两分钟,见路的右侧有一座人工的石台,台下是石穴,穴门被封住了,门两旁分别一对有石楹联和一对石人。石台上,很多石构件横七竖八叠压在草丛里,簇拥着一座有些倾斜的石塔。出人意料的是,石门上边石台的边沿上,长着一株硕大的树桩,这树桩倔强地从压住他根部的石碑上探出身来,头努力地向上昂着,整个树干部分仿佛一把短而阔的剑,直指苍穹。下得石阶,来到石门前,我们以为石门里是个墓室,通过石门上方的洞隙往里探视,黑忽忽的,开了电筒照去,隐约是拱形的石室顶,看不真切,用相机打闪光拍照,在液晶屏上回放,所见还是漆黑一片,只好作罢。我不知道这是一座什么样的遗迹,顶上躺卧的墓额和墓门的对联也没有提供具体的线索,但由其形制猜想,应该是一座规格不低的纪念性古墓。临别,当我在石塔前留影时,陆游的两句诗突然浮上心头:“僧亡惟见塔,树老已无花”,简直是对眼前景象的传神写照。顿时,一路上游山探景的宁静与从容转化为“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肃然凝重。

oCmgIodk.jpg (127.33 KB)
在现实和历史间行走(七)--武当山西神道五龙山游记

2006-3-4 07:28

HQ80XgrW.jpg (75.96 KB)
在现实和历史间行走(七)--武当山西神道五龙山游记

2006-3-4 07:28

IxnaV9KQ.jpg (142.33 KB)
在现实和历史间行走(七)--武当山西神道五龙山游记

2006-3-4 07:28

SphW9F9S.jpg (121.3 KB)
在现实和历史间行走(七)--武当山西神道五龙山游记

2006-3-4 07:29

t6fTa48h.jpg (99.74 KB)
在现实和历史间行走(七)--武当山西神道五龙山游记

2006-3-4 07:29

过石台再往前走几步,路边又有一个石台,这个石台却简陋得多。石台上一个驮碑的赑屃,赑屃是由两块石头雕就上下半身再拼合而成,现在下半身完好,上半身却没了踪影。我在台四周寻找一番,没有发现老龟上半身石象的丁点痕迹。老龟身上驮的碑横靠在石台下的道旁,奇怪的是,石碑的品相相当完好,碑文清晰如新刻一般。略看碑文,记述着武当道人李素希在此栽种榔梅的事迹。原来这里就是神梅(榔梅)台,台上是永乐皇帝亲自赐建的著名道士李素希之墓亭,李素希,榔梅真人。武当山著名高道。明永乐十九年羽化,终年九十三岁。殁后皇帝亲赦京官吊唁,谕建墓塔,以示恩宠。资料记载李素希明永乐十九年羽化,但是,我发现碑文的落款却是明永乐四年七月初五日,碑先于李素希仙去十五年而成,真是奇怪,我学力不逮,也没时间细看碑文以探究竟,只好存疑。此刻,当我站在这个碑前时,时间刚好也是初五日,石碑已经和我相隔了整整六百零三年半的时间,呵呵,这个感觉还是很奇特的。此时正应是榔梅盛开的季节,但在这个地方却没有一株梅树,正疑惑间,迎面过来一位老乡,问他,回答说:几百年前就没有了。我想,李道人以种榔梅传世,羽化后又得皇帝亲敕建塔纪念,其种梅事迹当为不凡,而梅树的规模也不会太小,徐霞客游武当曾亲见,并形容榔梅开花时“花色浮空,映山绚丽”…… ,那么,这么多梅树,又是如何的败落消失的呢?如今,后世迟来的我们只能在想象中感受满山遍谷那榔梅的疏影幽香了。

K4ojyTba.jpg (84.58 KB)
在现实和历史间行走(七)--武当山西神道五龙山游记

转自:http://happywind.cn/bbs/viewthread.php?tid=277263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