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以色列游记(5)橄榄山对望圣殿遗址— 世界在这里拥堵,我失重 |
[游记]以色列游记(5)橄榄山对望圣殿遗址— 世界在这里拥堵,我失重 |
2007-07-21 sztvu.net |
望着耶路撒冷老城---------那是犹太教徒的圣地 望着前方高低起伏的城墙和那紧闭的金门,这就是耶和华的信徒们生死相望的所罗门圣殿遗址,而它们以一块块砖瓦存在着。自从沦为巴比伦囚徒开始,苦难就变换着方式与他们纠缠不清,最神圣的约柜、方舟无踪无影,从此犹太民族注定沦落漂泊,从此开始不断被放逐与屠戮。圣经旧约里曾经八百多次的呼唤----耶路撒冷、锡安,从那里我仿若看到犹太民族步步回头的不舍,我仿若听到无数男人的低声吟唱: “ 在幼发拉底河岸,让思想展翅飞翔,飞向那山脉溪谷,那里有甜蜜芬芳的空气,熟悉的家园永久的故乡。向着彼岸的约旦问候,向着寺庙被毁的以色列人民,啊,我的祖国如此美丽和不幸,啊,回忆令人欢喜和悲痛。高贵的预言家请你告诉我,为什么在柳树下踌躇沉默,对着祖国我们无数次的歌唱,歌唱那过去的好时光。我们痛饮杯中的苦酒,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耶和华赋予我们灵感和勇气,我们将为此忍受到永远。” ----选自1842年威尔地歌剧《那布果》之《希伯莱奴隶大合唱》 回来吧亚伯拉罕,请将我呈献,回来吧摩西,请领我们走回迦南,回来吧约书亚,请吹响你的号角,回来吧大卫所罗门,我们要乘着方舟找回那约柜,重建那辉煌的圣殿。我听到这样的心里的呼唤,千百年来这呼唤响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回响在天空直达宇宙。即使在最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即使在最残暴的奥斯为辛集中营,怎样的血腥都无法泯灭对耶和华的笃信,无法泯灭对耶路撒冷的眷顾。 可选择背景音乐:选自威尔第歌剧《那布果》 歌词如上蓝色字迹 {此音乐体现犹太民族对耶路撒冷的无限思念:《飞吧,让思念插上金色的翅膀〉又名《希伯来奴隶大合唱〉------歌剧《那布果》中的合唱, 1842年初演的《那布果》被认为是威尔第最早的成功} 下载地址:http://211.155.226.126:8086/download/music/opera/TheYellowGuide03/13.mp3 望着耶路撒冷老城-----那是天主教、基督教的圣地 望着前方城墙内圆拱形的穹楼和那尖顶的钟楼,这就是耶稣的信徒们先后8次远征追寻的圣迹,而它们零落的分布着十分模糊。那一次次长途跋涉,那一次次围城屠杀,那一次次沦陷摧毁。。。我仿若看到长矛盾牌十字徽章,在渴望赦免罪责的道路上,留下了更惨痛的悲剧,无数个沿着滴血的苦路走出的脚印,受难、复活、升天,这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题材与朝圣理由,我仿若听到伴随着马蹄声声的格里高利圣咏。 神阿!求你按你的慈爱怜侐我, 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 涂抹我一切的罪孽。 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 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 ------圣咏垂怜曲歌词 [背景音乐] ]{此音乐为天主教基督教的圣咏:格利高利奥.阿列格力《垂怜曲》见后歌词 格利高利奥.阿列格力1630年加入西斯廷教堂唱诗班,两百多年以来他的《垂怜曲》在每个圣周上演。传说教皇唱诗班一直把这支曲子是为秘籍不肯公诸于世,而14岁的音乐神童莫扎特在造访罗马的时候有幸百听过一次,后来他凭着仅仅一次的记忆,把整支曲子默写下来。垂怜曲是《福音》的第51章的内容。 西方音乐的发展,均来自于这样的圣咏,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的革新同时,也对圣咏及音乐提出改革意见,音乐之父巴赫深受马丁路德的改革思想影响。} 格利高利奥.阿列格力《垂怜曲》 下载地址: http://211.155.226.126:8086/download/music/Opera/Choeurs/CD2/03.mp3 望着耶路撒冷老城----那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望着前方城墙内的金光闪闪的弓穹屋顶,这就是穆哈默德的信徒决不放弃的圣地,他们以高大的清真寺存在着,他们以金碧辉煌占据着人们的双眼,他们傲视着昔日的圣殿,从黎明到黄昏,从日出到月明。他们仿佛是这里的主人,无论春夏秋冬阴晴圆缺,我仿佛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实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导。。。 你无论从哪里出去,都应当把你的脸转向禁寺, 这确是从你的主降示的真理,真主绝不忽视你的行为。。。 舍伊斯兰教而寻求别的宗教的人,他的宗教决不被接受,他在后世是亏折的。。。 在世时没有信道,临死时仍不信道的人,即使满地黄金赎罪, 也不被接受,这等人将受痛苦的刑法,他们绝没有任何援助者。” ----古兰经.仪姆兰的家属/黄牛章 * [可选择背景音乐]{音乐介绍:古兰经唱咏} 下载地址:http://210.0.141.99/audio/Asma_ul_Husnah.mp3 [size=3] 世界在这里拥堵,我失重 这就是耶路撒冷老城,从大卫确立她作为首都,从所罗门为了耶和华修建圣殿,他启程成为犹太民族的宗教圣地,她与圣经相伴开始了环游地球的艰难历程。在这里宗教裂变,这裂变的宗教聚集了能量,跨越了公元的界碑,辐射了世界几十亿人的心灵。 我无法进一步接近那核心的地带,让我探究那些籍着精神占领而发生的肉体决战,和那些血流成河尸骨累累的缘由。那些堆积起来成千百倍于圣殿体积的尸骨,那些死死缠绕在圣殿上空的灵魂,将这方圆一公里的天空拥堵得没有缝隙,即使是狂风劲吹千百年,却无法吹开那些灵魂搭建的盘绕在圣殿山上空的城墙。那里混杂着犹太教、东正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所有信徒的灵魂。世界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拥挤到这方圆一公里的天空到陆地,而且继续延续,继续叠加。 而我在2006年1月26日这一天,乘着飞机,从几千公里外的中国来到这橄榄山,站立在寒风瑟瑟,却是阳光明媚当中,对望着圣殿遗址。空气中弥漫着的灵魂各自咏唱着自己的圣歌,颂扬着耶和华、上帝、基督、天主、圣母、真主,不知她们是否听得清楚辨别无误?我却拥堵,我却耳鸣、我更旋目,世界在这一瞬间拥堵得让我失重。 |
原始链接:http://www.sztvu.net/oblog/user1/kjbb/archives/2006/1667.html |
转自:http://www.sztvu.net/oblog/user1/kjbb/archives/2006/1667.html19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