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武当山游记[原创] 在我的家乡永昌,距县城游览胜地北海子西两公里处,有一座连绵起伏的武当山。山顶上,草木郁郁,庙堂魏魏,每到初一、十五,或遇佛教节日,特别是每年的正月十六的“游百病”节日,家乡父老自发地涌满山径,烧香许愿,香火缭绕,佛音悠远。在山坡上,嵌镶着格外醒目的四个大字:永远昌盛。它代表着永昌人民对家乡的期盼和祝福,也预示着家乡的前景和来 ! 自小到大,我到武当山游玩的经历,不记其数,但唯有这次却使我直今难忘.那还是我女儿七八岁时候的事.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们一家三口乘兴去北海子爬武当山。一路上女儿被她父捎带在自行车前梁上,父女俩又说又笑,一直在我的前面行进.我拼尽全力踏着新近买的“斯波兹漫”自行车累得大汗淋漓,仍是追不 上他们。到了山脚下,看见几个民工坐在树阴下歇凉、谈天。 时值三点左右,天气炎热,我们拾级上山.还没上到一半呢,我便觉口舌干燥,气喘不休,两腿发软,但他俩仍然嫌我爬的太慢,竟弃我先行。不一会儿,他们就出现在一个小山头的上面,挥手向我叫喊着显威。我便紧赶几步,一口气上了十几个台梯,正想站下松几口气,不料脚刚一停下便觉得天眩地晕,整个山竞像个风轮似的旋转起来。我连忙扶住身旁的一块大岩石,闭目静心停了半天才觉心口慢慢平顺下来。山头又像一块转乏了的磨盘一般,渐渐歇下劲来。睁开眼睛仍不敢四下张望,女儿却又站在更高的一层山峰上,挥着双手在叫喊:“妈妈,快点,快点!”我向上一看,他们爷俩已经站在“百子洞”的凉亭里面,伸腰舒臂做着运动。谁知,这一望又一阵眩晕袭来,我好象站不住脚了。便大声朝他们叫道:“我头晕得不行了,你们也小心,不要再上了。”他俩游兴正浓,齐说:“上山上不到顶,算什么上山?”倒跑着下来拽我。我说:“要不就让我坐在这儿,等着你们上去再下来。”“那不行,我要和妈妈一起上呢!”女儿说着,便扯我起身。我拗不过他们,又歇息了一会儿,就被他们前拉后拽,一起慢慢地向上爬。不一会儿,我们一家三口终于爬到了山顶上。孰不知,上山的路,虽然狭窄陡峭,但在山顶上,却是平坦宽敞。 凉风习习吹过,清爽悦人。山顶上,有十几个民工,正在这里修建亭塔。极目眺望,永昌县城的景气风貌一览无余。俯看山道中,有五、六只骆驼在蜿蜒排列,驮运着青砖或土料,从山下顺着崎岖便道,逶迤上山。一路驼铃“叮当”悠扬,给旷山僻野平添了几分诗意。望山脚下,一垄垄金黄色的麦浪,一捆捆已经被割成捆的麦穗,星星点点,煞是好看!欣喜之余,我暗自感叹:我若刚才歇息在半道上,怎能领略到山顶的风光? 黄昏夕阳,落日霞辉,我们恋恋下山。不约而同地选择依山势寻石路信步下山。一家人你牵着我,我扯着你,小心穿越着峭石利壁;刚到平坦处,女儿就极力地挣脱开我们牵着她的手,自己迈着快乐的步子,急急地、坚定地朝前方跑去……山间欢响着女儿串串银铃铛似地欢声笑语,她快活的像一只振翅飞翔的小燕子。蓦然,我发现,女儿已经渐渐地在长大。注目护送着女儿向前行进的身影,我和他发出了会心的笑声。我在武当山的佛像前,默默祈祷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