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有“湖北南大门”之称。 在去年的中部崛起论坛上有专家提出,咸宁最大的潜力和优势在于“生态”,有不可比拟性,旅游开发是其发展的重点项目。咸宁在武汉城市圈中的位置是“既是复合型产业与城镇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唯一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主导的生态花园”。 从区位、交通、资源等各个方面看,咸宁如何持续发展?咸宁市发改委副主任杨秋生表示,咸宁有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基础能源,在具备水电、风力发电的基础上,如果核电顺利开工,在湖北甚至华中可以打造除宜昌外的第二能源之都。 “一区三圈”做强生态旅游 咸宁市山环水绕,林深竹茂,历史悠久,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谈到咸宁的旅游,很多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温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亮点却不是唯一:三国赤壁享盛名、咸安区千桥流水桂花香、崇阳县人杰地灵号天城、通城县三省通衢迎客商,通山县九宫巍峨云天外、嘉鱼县“江东锁钥”接武昌。 对于打好生态旅游这张牌,咸宁早已做好了准备。记者咸宁旅游的“十一五”专项规划中看到,“一区三圈”这个词频频出现。咸宁市发改委综合科科长高又铃告诉记者,所谓的“一区三圈”是咸宁旅游需要发展的新格局。 在“十一五”期间,咸宁要加快形成生态旅游区,以温泉为中心的疗养旅游圈,以九宫山为中心的观光旅游,以赤壁为中心的休闲文化旅游圈“一区三圈”新格局。 如果一个游客到咸宁来旅游,可以在“一区”这个格局中走完咸宁旅游胜地。“游客可以以温泉为起点,嘉鱼为终点,以咸安、通山、崇阳、通城、赤壁生态景区为依托,充分体味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和民俗风情特色。”咸宁市旅游局科长阮长武介绍道。 阮长武还介绍,三圈是以温泉为中心,由太乙洞、星星竹海、鸣水泉等构成城郊环城休憩圈;以九宫山为中心,由九宫山风景区、森林公园、李自成墓、富水湖构成山地度假和健身休闲旅游圈;以赤壁为中心,由古战场、陆水湖、雪峰山等构成三国文化观光休闲旅游圈。 咸宁市的旅游分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度假休闲等多个种类。阮长武坚定地说:“将旅游资源进行市场细分,适应各种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这是我们的方向。” 发展清洁能源为必行之路 “虽然现在宜昌走在前面,可我们有独特的优势,决定着我们能主打清洁能源这张牌,这将是咸宁能源工业发展的方向。”咸宁市发改委副主任杨秋生谈到能源的发展,表现出相当的信心。 杨秋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咸宁若能抓住国家能源工业发展、实施“中部崛起” 战略和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大好时机,乘势而上,全力争上核电,积极争上风电、火电、抽水蓄能电站、水电和新能源发电等一批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的支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兴工强市”战略目标,达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有经济专家分析,咸宁建设能源大市具备良好的条件。其理由一是,咸宁地处湖北乃至华中电网的负荷中心地带,与武汉、黄石、鄂州等市距离不过100公里,供电半径合理;其二,能源类型比较齐全,可与需要调节的三峡等水电厂配套;其三,建设核电、风电等新型电厂,可缓解湖北这个贫煤省的缺煤之急。 咸宁市发改委工业科科长古祎说,目前咸宁市能源的总体规划是全力争上核电和抽水蓄能电站,鼓励发展风电,引导发展小水电,大力发展火电,适时建设秸杆发电、垃圾发电、石煤发电和沼气发电,全面推动农村沼气普及。 目前,咸宁最受瞩目的当属通山核电站的项目,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各个相关部门的重视。通山县大畈镇高坑村位于富水水库中段北岸,具有地质地形稳定、交通便利等优势条件,是建设核电站的最佳厂址,经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来我省首个核电项目选址看,该处被初步定为“优先候选厂址”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