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高高的三峡大坝 留下对张家界的遗憾和怀恋,我们又上路了。这次的目的地是三峡。 路线是预先设计好的,从武陵源出发,经慈利、石门到达澧县后转上207国道,经湖北省的公安县到荆州,然后上汉宜高速公路直达宜昌。当日全程470多公里。从武陵源出发的时候,我们反复核实了路线和路况。得到的消息让我们有些担心,武陵源到慈利正在修路。不过此时我们已别无选择,只有华山一条道,硬着头皮也要上,让我们祈祷上苍,别太为难我们。 事实上这一段的修路情况比我们想像的好。武陵源到慈利是单幅通行,基本上没有严重的堵车。当我们出发不到二十分钟,就因为前方施工堵车了。因为有了心理准备,也就耐心地停在路边。这时,来了一位施工管理人员,一位非常和蔼的大叔,挨个车子说明情况。他解释说,对不起,前面修路,大约要堵个把小时。大叔态度诚恳一脸地抱歉,好像修的他们自己家的路,给来往的客人添了麻烦。这让我们倍感亲切。因为从来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倒让我们有些不适应,心里也莫名其妙地有了是我们不该来打扰他们的念头。我们在耐心地等待,大约五分钟后,路竟然通了,我们喜出望外,一面点着了车跟上,一面寻找那位可爱的大叔,只见他正忙着挥动红绿旗帜指挥车辆通过,我们也就没有再打扰他。我们在想,修路不可怕,关键是如何组织好施工现场的秩序。一句简单的问候会让驾车者备感亲切,等待也会因此而变得不再漫长和烦躁。该推广这位大叔的做法。 慈利、石门、澧县、公安一路都顺利,虽然都是省道线,路基不太宽,而且弯道很多,速度跑不起来,但是路面还算平整,来往车辆也不多,加上道路两边风景宜人,有些路段的行道树整齐,有些路段两旁的山势造型与张家界差不多,景色不错,开这样的路心情良好,也不觉得累。到了下午1:30,我们来到了鄂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荆州,并从这里上了宜黄高速公路。正当我们为上了坦途而高兴的时候,荆州服务区的遭遇却让我们不快。 从早上出发到荆州,除了中途在慈利加了一次油,休息片刻之外,我们一直赶路。到中午时分我们也没有吃饭,而是在车上补充了一点干粮。几个小孩也非常懂事,老是说赶路要紧,我们不饿。其实我们知道,干粮不熬饥,干巴巴的东西哪有热喷喷的饭菜好吃。既然已经上了高速公路,而且距离目的地宜昌也只有100公里了,胜利在望,于是我们决定在荆州高速公里的服务区休息,顺便吃个饭。上了高速不久就看见了荆州服务区,我们没想很多,就连忙拐弯进去。进了服务区我们才知道,这个漂亮的服务区根本没有建完,更没有启用。奇怪的是既然没有启用却没有任何标示,而高速公路两旁的前方有服务区的路牌却非常醒目,完全是一副开门迎客的样子。不光我们,包括新疆等地的几辆外地车都顺着路牌进了服务区。而且因为没有投入使用,区内的指示牌也没有,我们要想离开还不好找出口。我们满腹狐疑地离开荆州高速公路服务区,心里一直纳闷,既然没有启用,就应该有请勿入内之类的警告标示。现在这种做法不但一上一下绕来绕去耽误了我们的时间,而且让我们有了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总觉得荆州是为了多收一点过路费而设的一个局,让我们觉得这个地方有点不厚道。 好在接下来的路还顺利。虽然荆州至宜昌在修路,但是改道通行,也还通畅。100公里的路程在一个半小时跑完。我们在下午三点左右抵达宜昌。看看天色还早,我们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联系了宜昌的一家旅行社,向他们咨询了有关三峡旅游特别是三峡大坝坝顶观光的情况。他们说,从7月1日开市的三峡大坝坝顶观光每天只有1000张门票,因为参观游客很多,所以一般都必须预约订票。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到设在三峡专用公路起点处的三峡游客接待中心,导游告诉我们,上185平台和坛子岭有票,也可以看见三峡大坝,看见泄洪,但是不能上坝顶,因为今天的门票没有了。明天要上坝顶,必须在早上7:30之前赶到这个接待中心买票。就在我们在售票窗口咨询的时候,一旁的野导也在拉生意,说可以带我们上坝顶,带我们看泄洪。看看他的架势我们不敢冒险。怕他把我们带沟里。在和那家旅行社联系后,我们最后决定折回宜昌市内,先参观葛洲坝再说。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三峡工程的实验坝,1988年12月10日全面竣工。坝高53.8米,总投资48.48 亿元人民币。在葛洲坝,我感受最深的是游船过船闸。我是第一次参观巨轮过闸。一切都可以用大来形容,上下闸首人字型工作门每扇面积大过一个篮球场,有十二层楼房那么高,重达600吨。没有来这里之前总觉得修了大坝轮船过闸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实地一看也很简单:如果上游来船,那就要关闭下闸首,进水让闸室的水位升至与闸外水面齐平,打开上闸首,轮船开进闸室,关闭船闸后降低水位直到与下游水位齐平,开启下闸首后轮船便可驶过葛洲坝。葛洲坝的三号船闸是单级的,整个过闸要40分钟左右。不到十分钟就可以灌满闸室,放水更快。这比我想象的要快多了。当然,葛洲坝只有一级船闸,所花费的时间毕竟不长,游客会比较新鲜,而三峡是五级船闸,据说整个过程要3个小时以上,那就会比较枯燥了。 我们还登上游览快艇,眺望气势非凡的西陵峡峡口。宽阔的长江江面,扑面而来的江风让我们兴奋起来,孩子们更是新鲜,虽然身上穿的橘黄色救生衣时刻提醒我们这是长江水面,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大家浪中击水的快感。我们真想大喊:三峡,我来了。 当晚,我们住在旅行社给联系的和平假日酒店。这个酒店就坐落在宜昌夷陵长江大桥下。我们住下后,急切地和旅行社联系,明天的行程。听说导游已经帮我们预定了上三峡大坝坝顶的门票,我的心思落了定。 我对水库大坝感兴趣源于儿时的想法。记得很小的时候,曾经去看过新安江水库的大坝。那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大水库。小孩子好奇,但是什么也不懂,只觉得什么都新鲜,到处都是机器,而且机器的 个子都非常庞大。仔细想想,水库大坝的情节算是那个时候埋下的。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水库大坝情节有增无减,出差旅游到了那些有水库有大坝的地方,我都会想办法去看看。1997年的黄河小浪底工程截流,长江三峡工程截流的电视直播看得过瘾。 我想,我的这种念头其实也是带有时代烙印的。我出生在五十年代末,可以说那是一个响彻“人定胜天”口号,充分展现人民群众豪迈气概的年代。那时候,虽然还小,但耳濡目染的都是大炼钢铁、大放卫星、大修水利之类惊天动地的事情。六七十年代,也正是响应领袖“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号召,大兴土木,大修水利的火红时代。工人支援农民,农民则扛着扁担畚箕齐刷刷开往水库工地。到处是水库工地,一条条斩断水害的大坝横空出世。一时间我们的周围到处是水库,大大小小,星罗棋布。当然,由于我们周围没有大江大河,所以修的水库都不大,大坝的高度也很低,一般都是几米十几米。这就更让我对那些超高超大的水库大坝充满神奇的想像和热切的向往。我老是希望能够亲眼见到葛洲坝、三峡大坝,和大坝来个零距离接触。今年7月1日起,三峡大坝坝顶终于对普通游客开放。所以我在设计这条线路时,把三峡大坝坝顶观光作为重点之一。因此,来到三峡,大坝坝顶是非去不可的,宁可不看西陵峡,瞿塘峡,巫峡,也要上坝顶。要是只能远远望一望,那肯定是遗憾。 就是带着这样的期待,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在当地导游的陪同下再次上了三峡专用公路。换了三峡景区专用通行证后,经过近三十公里的路程到达三峡大坝景区,下车后换乘景区观光车,正式开始三峡大坝观光之旅。 一般到三峡景区旅游游客最关注的是三个地方:坛子岭、82米近岸观景区、三峡大坝坝顶。其中,坛子岭是纵览三峡全貌的最佳游览点。坛子岭海拔高度262.48米,是三峡工程的制高点。在这里,15.28平方公里的三峡坝区一览无余。坛子岭因为形状象一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我们来到这里已经是上午九点左右,整个坛子岭人头攒动。登坛远望,正在泄洪的大坝一片水雾,塔吊等高大施工机械林立,在明媚的阳光下格外耀眼。北面的“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船闸。独占两项世界之最—水位落差最大和航运效应最佳。走下坛子岭,就要到三峡大坝坝顶了。我的心情开始不安起来,我想那是期待已久的缘故。 参观三峡大坝坝顶,首先要过安检关,而且是比航空港更为严格的安检,这让我们有些意外。所有的东西除了钱包、照相机、手机等之外都不能过安检门。不少游客拿的遮阳伞、解渴的矿泉水被扣下。照相机还得开着,要是普通的照相机还得试拍一张,确保你不是什么炸弹之类的新式武器。在通过安检门时,我有些联想。我总以为这样的安检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想想真有那么多的阶级敌人吗?真要有911那样的恐怖分子,安检也未必能够阻止。这里煞有介事的安检最多也就阻止阻止想来到这里放放鞭炮、听个热闹的人。当然,做个安检也好,起码增加了你的神秘感。 我们乘坐电瓶车来到三峡大坝坝顶。在这里,游客的所有行动被限制在泄洪坝段长100米、宽5米的指定区域。脚下大坝正在泄洪,黄色的长江水正从泄洪口喷泄而出,划出一道道强劲有力的弧线,在不远处汇入长江水,江面上一片迷茫。同时,泄洪发出的巨大声响几乎淹没了其它所有的声响。那景色真是壮观!面对滔滔的江水,有些兴奋,有些忘形也是有的,在坝顶,我们不断地摆着POSE,做着各种自以为潇洒的动作。包括举手做一个一般人不常用的挥手状,包括将手指向喷泻江水面对镜头做严肃状,现在看来都有些自命不凡,都有些飘飘然,傻乎乎。然而,面对这一个巨大的世纪工程,面对滚滚长江,心里默念着前辈的“高峡出平湖”的诗句,我的心头却划过一丝怅然,只是这种情绪稍纵即逝,到底源自哪里,我又说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