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柴埠溪游记之二(古潮音洞)

[游记]柴埠溪游记之二(古潮音洞)

2007-07-19    sina.com.cn

古潮音洞到了。
景区的大门有不知名的怪兽把守,一个不大的水池上小桥玲珑曲折,水池的对面有一个用木柱和青瓦建造的凉亭,远远看去左右两边的木柱上有对联一副:潮音犹如虎狮吼,音响好似蛟龙吟。
水池边秀竹丛丛,垂柳柔柔,空气清甜,凉风习习,翠绿一片,恍惚中与这些景致有些似曾相识,仔细回眸又全然是初次相逢。
稍事休整,便整装出发,导游在前,刚走几步,一块巨石挡路,三个醒目的大字书于巨石的顶端:虎啸石。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一只恶兽蛟龙,危害当地人畜,让百姓不能安居,牲畜不能放牧。于是天神发怒,委派兽中之王老虎前去镇压。老虎降落山顶,长啸一声,瞬间,山岩崩塌,将恶兽镇压于巨石之下。越过虎啸石,心情畅然,古往今来,玩火者自焚、作恶者自毁,天上人间、世间万物都受益于这亘古不变的至理的规则的保护和严惩。
我们继续前行,沿着一条小溪逆流而上,依次走过四座人工搭建的小木桥,名曰:福、禄、寿、禧。这些小木桥太普通了,又特别的小,但是,今天的建造者却给了它最美的名字和祝愿。导游告诉我们,走过这些小桥,每个人都能收获幸福、富裕、长寿和快乐,可是,走过这些小桥真的能摘取吗?我们知道是不能的,于是,女士们便说说笑笑轻轻松松地跳跃着走过去。走完小桥,爬了一段不太陡峭的山道,来到了一块弹丸大小的平台,与平台近在咫尺的是一处细细的水流从天而降,我们平时把这样的景观叫瀑布,但它的名字叫飞来水,因为它太纤细了,没有瀑布的气势磅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水可以这样飘渺轻巧地从高处落下,尽管细小但很从容,没有一点羞怯和自卑,如梦一样地飘散成雾,如画一般地柔美成诗。导游说,我们是幸运的,在没有雨的时候,这水是没有的,只有一条小小的水痕静静地等候。等候上天的恩惠,但那一定不是银河的水。
山道越来越险峻,山道的外沿是用粗壮的竹子和竹子一样粗细的木头做的栅栏,导游时刻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可是,看见女士们兴致勃勃的交谈和感叹,就知道谁也没有在意这善意的提醒,我们从小在大山里长大,攀过比这更险的山岩,摘野果、扯猪草、打柴禾。尽管这些活计已经丢弃多年,手脚也不比幼年灵巧,但是我们的心理依然强健。
我们来到了一个尖顶的亭子,踏上亭台,四周的青山和景区的一切尽收眼底,郁郁葱葱、厚厚实实的墨绿,延绵抒展,没有尽头。
仔细查看,亭子居然就建造在一块突起的大石头上,而这时几乎所有的人都站在了亭子里,我害怕这石头承载不了这些重量,便转身走开。抬起头,另一块深褐色石头差点撞到我的额头,正暗自惊呼:好险!便发现了一根枯藤竟然是从一块大石块的中间穿过后又沿着石头向上延伸而去,更让人惊奇的!枯藤穿越的石头没有一丝裂缝。导游介绍说:这是点将台、穿心石。
传说在明末清初时,李自成的起义军路过这里,专门抢劫豪门大户以接济穷人和供奉他的军队,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四大家族,谢、黄、张、烈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终因寡不敌众,退到山中据守。进攻和据守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起义军认为退守山里的村民总有弹尽粮绝的时候,到那时便可不攻自灭了,而据守在山里的村民时不时地把谷壳倒入小溪中,让那些顺着小溪流出去的谷壳带信给起义军:别做梦了,别想攻破我们,我们的粮食多着呢!最后,起义军只得放弃继续前行,因为他们也正躲避清兵的追杀。听着导游的介绍,寂静的山林突然间热闹起来了,汉子们匆匆忙忙的身影,妇女们焦虑忧伤的眼神在这山林间处处可见。当站在点将场上的首领发出进攻和迎战的指令时,每一场嘶杀和伤亡也一定撕裂和伤痛了一颗颗无奈柔美的心吧。在胡思乱想的恍惚中,我们的脚步已经停在一个洞口前了。
古潮音,三个红色的字刻于石壁上,站在洞口放眼过去,景区的大门和入口一目了然,但是在景区向山上眺望却根本就不能发现这个洞口,好隐蔽的山洞啊!洞口高约十几米,宽有二三米吧。
我们急步走进洞内,在洞的左侧石壁上还刻有六个红色大字:谢家避乱之洞,另外还有三个黑色的石牌上也刻有许多箓体的小字,因为模糊和对箓体字的不熟悉,也就不详读其内容了,几次询问导游,不知道是因为没有听见还是她本人也知之不多,无法详细解说,也就不好意思深究了。
这是一个天然的大溶洞,主洞很大,至少可容纳几千人吧,在洞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钟乳石柱,高约二十九米,周长三十七点六米,堪称中华第一柱,由于倒挂的在石柱上的小钟乳石像极了稻子、麦穗和包谷等成熟的庄稼垒成的粮囤,又名五谷丰登柱。在洞内的隐蔽的石缝里安装了五颜六色的灯光,洞内的光线变得五彩又柔和,洞顶和四壁的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在灯光在作用下变得更加美丽和神奇,如同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想起了这两句描写庐山的诗句居然也可以借用到这里,同一块钟乳石,有人说它像鹰,有人说它像神龟,还有的人说它像倒挂着的鸭子,这样的钟乳石多不胜举,挂在头顶的,摸在手上的,还有撞在你脚上,无处不在,让你目不暇接,你感觉它像什么它就像什么,而且是越发地像了。由于溶洞太大的缘故,说话时会产生很强的回音,女士们毫无顾虑地放开喉咙大叫,各种声音在洞内冲撞回旋着,此起彼伏,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感觉特别开心。看着同事们或兴奋、或惊奇、或感叹、或瞠目结舌、或惊喜万分。我站在那里竟然不知道去观赏景物了,我真切地感觉到,是神奇的自然风光丰富了我们的情感、升华了我们的情感,又放松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在游玩的过程中成熟,但从形态上又表现为简单幼稚地惊呼!
我在洞内缓步游走,真希望在这里找到几百年前那场村民与起义军对抗的蛛丝马迹,如果找到了,那么我的直觉就找到了铁证,这个山洞不仅成了今天的游览圣地,还为一场灾难性的并非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血腥嘶杀提供了保护。无论它多么神奇美妙,只会留给游玩的人惊喜,而不会给他们留下震撼吧。我不想也没有专业的能力在文化历史上做文章,只是感觉我过来这里,并对这里的山水,树林和洞穴充满了好奇和友善,就像结识了一个新朋友,我想记住他,所以我迫切地想了解他的宽度、深度和厚度。我什么也没有找到,也许时间把一切都已掩埋了,但是我的心分明听见了匆匆的脚步,窃窃私语和深重的叹息。
沿着湿漉漉的洞内小道前进,在第二个较小的洞穴看见一口圆形的深井,快步扑向井口,井内黑黑的,什么也看不清,只能看见有一根铁柱和几级围绕着铁柱的铁梯。导游告诉我们,先继续前行,回头再由这个井口下去。
我们来到了溶洞的尽头,脚下的小道比先前走过的路干燥多了,耳边响起奇怪的声响,似湍急的水流声,又像怒吼的虎啸,可是,细细寻找,没有发现一点水的影子,更不用说虎的足迹了,只凭这种声响轰鸣着,时近时远,时弱时强。说这里是尽头,其实也不是,只是前面的洞穴还没有开发,游人不得前行了,导游说,这种奇怪的声响,专家曾经怀疑是地下河的水流声,但是专家们从这里找下去,向前行走考察了十九个小时,没有找到水源也没有发现洞的出口。在女士们各种猜测、假想和遗憾的声浪里,我们回到了井边。
有几个同事迫不及待地向井下走去了,不一会,阵阵惊叫声便从狭小的井里冒出来了,导游再三提醒大家,,二人之间的距离一定要保持在半米以上,铁梯的角度差不多是直角的,后面的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踩在前者的头上.我们扶着铁柱,沿着陡直的铁梯慢慢地走下去,一条地下小溪在铁梯下面欢快地流淌,飞溅的水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湿了我们的鞋子和裤腿,可我们谁也不在乎。走完长长的梯子,眼前突然开阔起来,一个长长的溶洞里躺着一条流光溢彩的地下河,五彩缤纷,变幻莫测,以为是天上彩虹,却想不明白为何又深藏在地下?放眼河流的远处,有一缕明亮的波光闪动,细细感觉还有一丝清凉的风微微拂来,让人感觉目不暇接又神清气爽。
已经有两条小船在等待我们了,让我们不解的是两个撑船人并没有和我一同上山,是还有另外的上山通道?还是他们常年就生活在这洞穴某处专为游人服务?每条小船能载客八人,我们率先登上小船,小船晃荡得十分厉害,胆小的同事吓得大呼小叫,而撑船人却平静地微笑着,既不解释也不安慰她们,任由她们一路呼叫而行,另一条小船的情景与我们差不多,于是惊叫声但在这小上,洞中此起彼伏,互相呼应。
据介绍:地下河水深约六米,长约一百二十五米,荡过一下小河,首先跃进我们眼里的还是无边的纯静地新绿,只见绵延不尽的青山自由自在微笑不语地看着我们这些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一群人张着嘴巴,满脸惊讶的憨态,俯视脚下,原来我们就站在位于景区左侧餐厅的后面。正在这时,电话响起,原来是老公打来的电话,而接听电话时,我还没有回过神来,一句也没有听明白老公在说什么,我只是告诉他:我不后悔此次的雨天出游,回家后我再告诉你们详情,便挂断了电话。
洞口几步之外,有一块很大的平地,平地的内侧干燥又干净,还有供游人休息的石桌、石凳和居家使用的沙发,原来是整个山岩向前凸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弧形的顶,今天就成了我们天然的避雨屏障,在平地中央建有一个圆形的水池,围住了一座天然形成的假山,有几股纤细的水流滴落下来,正好落在假山上,尽管水流很细弱,但和假山的一碰撞,便碎裂了,变成无数的水雾,四处飞溅。同事忙着拍照留念,一个同事想站立在水池边拍照,不小心一脚踏进了水池里,善意的笑声响起,接着便都在想办法怎么处理才好,要不会着凉的,最后,只好同事只好把裤子高高卷起,赤脚套上方便袋,然后穿上鞋子。我们也想拍摄几张风景照片,如有可能,可能把这些照片发给远方的朋友们,但仔细想想,还是放弃了,我觉得一张小小的照片是无法包罗这万千景色,这样的照片只会像一个有着千言万语却不能开口说话的哑巴,着实委屈了这美丽的大自然,也委屈了我的小小的心意。我是多么地想告诉朋友们,有时间,让他们或呼朋唤友、或携家带口亲自来看看吧,自然的神奇和神韵,美丽和美妙,照片不能全部表达,文字无法生动描述,它们也许只能存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在劳累或失意的时候,回忆起它们,你或许能挥挥手、轻轻地吐口气,然后说道:嗨,生活的苦难算什么?精彩自在心中!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b9f2990100075h50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