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山川 ——解读利川腾龙洞情景歌舞《夷水丽川》 “这是对利川民族文化的浓缩,更是利川民族文化的精华!”7月11日至12日,来自全国全省参加省风景名胜区工作会和省人大教科文经验交流会的代表们,在观看了利川腾龙洞风景区内的土家情景歌舞《夷水丽川》后,高度赞誉了这台洞内情景歌舞。 “洞内有了《夷水丽川》,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腾龙洞才大放光彩,更加震撼!”谈起利川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曾经六进中央电视台的土家民俗文化专家谭宗派如此津津乐道。 被誉为“震撼腾龙洞”的第一期开发工程于今年4月中旬完成,重新开放的腾龙洞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更展现出民族文化的魅力。特别是从今年“五一”黄金周开始,利川腾龙洞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利川旅游风”。 这扇窗口——浓缩了“清江源头”文化胜景 利川是土家人的母亲河——八百里清江的源头,这里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11个少数民族,人口37685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6。 “利川古隶巴国,秦汉为南郡蛮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及古时相对封闭的地域特色,使这里保留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乡间吊脚楼上随处展现着一张张土苗儿女的笑靥,青山绿水旁缕缕炊烟传送着土腊肉的醇香,街头、村落令人眼花缭乱的是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的传统习俗更是丰富多彩,使人沉迷…… 利川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这里巴楚文化水乳交融,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利川先后举办了首届中国利川民歌艺术节、“龙船调的故乡”(中国利川)经济文化交流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等;2005年8月与深圳宝安联合举行了《同唱龙船调》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利川,正以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大市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里还有走进央视一展歌喉的“土家歌王”,有手舞足蹈的青年壮汉展示着“肉连响”的粗犷,有被誉为“土家活化石”的民族文化专家…… 这些丰富绚烂的文化遗存,如今走进了《夷水丽川》。这一从古代巴人历史到现代民间文化,融利川民族文化于一体的舞台呈现,源于生产生活,天然去雕饰又信息高度丰富,如同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杨天然,市长孔祥恩都因此感言:“长期以来,资源丰富是利川人的骄傲和自豪,但真正让这些资源大放光彩的,还是《夷水丽川》走上舞台。” 这种升华——为原生态艺术作了不同注解 《夷水丽川》着眼于“原生态”的艺术化,代表着关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如何发展的理性旨向。 真正的原生态,利川到处都是:柏杨坝镇的老艺人们表演的《龙船调》原始形态——《种瓜调》,“民歌村”——柏杨坝镇龙河村的《薅草锣鼓》、《五句子》,“土家歌王”的山歌、民歌等,利川是原生态的歌也有舞也有。 事实上,目前国内剧场上所有的“原生态”,只是概念的炒作。只要离开固有的场景和生活环境,原生态就不复存在。从这个角度出发,舞台上没有真正的原生态艺术。钟情于“原生态”艺术环境的腾龙洞旅游公司总经理黎志,从安徽黄山到利川腾龙洞,他在旅游开发上经历了诸多的“原生态”艺术实践,他认为民族民间艺术的舞台呈现,就象陈年窖藏的美酒,散发着粮食的自然芬芳,但已经充分发酵变形:“舞台艺术需要放大和强化,而不是原始生存状态的简单复制。当‘原生态’艺术从生活走向舞台时,这些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并一直留存在民族民间生活中的文化形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与提炼,已经升华为民族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它们在包含着生活真谛的同时,以其更精致、更典型、更美、更具代表性的美学品位转换为一般观众审美观照的对象。” 《夷水丽川》的舞台呈现,最引人注目处恰是“艺术化”和“提炼”的匠心。 大型土家情景歌舞《夷水丽川》,包括序曲“焚香祭祖”、上篇“白虎雄风”、中篇“巴裔风情”、下篇“龙船古韵”和尾声“鼓鸣舍巴”,充分展示了土家人先民在大迁徙过程中与大自然搏斗的艰辛历程,以及土家族的风土人情、文化渊源等,把利川民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启示——对文化遗产保护意义深远 利川人常常不解:“利川地处清江源头,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要比清江下游的长阳丰富得多,为什么世人少知?”守着文化宝藏和资源“富矿”,却一直养在深山人未识,对利川人来说,确实是某种程度的耻辱,也因此而不自信。 一台《夷水丽川》,使地处鄂西渝东“窗口”的利川开始宾客盈门,利川人初尝甜头。而利川市委市政府与重庆万州区政府联合,把利川腾龙洞与万州青龙瀑布连成精品旅游线路,并到重庆等地举行大规模的旅游推介活动,必将把利川的《夷水丽川》这股“利川旅游风”刮得更远。 保护是为了传承,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夷水丽川》“质”地改变了利川一个市的文艺创作和市场运作现状,改观了利川的对外形象,改造了长期无为的消极观念。同时,它的艺术实践和传播过程,也是对文化遗产的最好的保护。这一保护对我们的启示非同小可:就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静态的力求原汁原味的博物馆式展呈固然必不可少,但是由于时空局限,受众毕竟有限。作为必要和创造性的补充,文艺创作的传播面更宽,传播手段更灵活,传播影响更加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