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神秘土家梦幻清江魅力长阳(三)

[游记]神秘土家梦幻清江魅力长阳(三)

2008-05-22    sina.com.cn

神秘土家·梦幻清江·魅力长阳

中国土家族摇篮——长阳

三、风情长阳

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性、历史渊源及心理特征,构成了长阳土家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一)土家婚俗

哭嫁:姑娘出嫁本是件欢天喜地的大好事。然而这里的姑娘出嫁,却总是哭哭啼啼、悲悲惨惨。哭法讲究:一要声泪俱下,有声无泪,有泪无声都不行;二要哭腔优美,抑扬顿挫,高低有致,哭成套路;三要讲究哭辞,情真词切,入情入理,发自肺腑;四要时间较长,婚庆开始,从早哭到晚,从晚哭到天亮,从娘家哭到婆家,又从婆家哭到娘家。哭嫁进入高潮时,新娘子连同陪哭者,同放悲声,泪雨滂沱,俨然是一次哭歌大赛。哭声越浓越妙,预示着新娘子将来生活越美满幸福。哭嫁的歌词内容很多,有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的,有时也有骂媒人的。音律多是七字八句的顺口溜,如“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养心操碎,树欲静而风不息,恩德未报就别离。远望故里盼归期,归来又能住几时?门前小河长流水,女儿眼泪长长滴。”

陪十姊妹: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新娘出嫁的头日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十姊妹围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摆”,新娘哭“一摆”,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摆完后,其余九姊妹轮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进,菜收完,陪十姊妹活动即告结束。

抢床:新郎新娘拜堂入洞房时,园亲婆婆特别注意,不让走成一前一后。由于新郎新娘都想走在前一步,有的门窄了,还彼此相挤。据传说是谁走在前面谁就当家。入洞房后,园亲婆婆把房门关上,新郎新娘抢坐床上,谓之“坐床”。男左女右,以床中线为界,谁越过界,对方都会将其挤出。传说是谁的行动快,先坐定床上,谁就先当家。新郎新娘抢床结束后,打开房门,亲友们蜂拥而进,都去抢坐新床。俗话说:“抢床抢床,长发其祥”,第一个抢坐到床上的人,为“得头福”。

拦车马:新娘登堂前要举行“拦车马”仪式。传说新娘带有煞气,拦车马即回避煞气,所以又叫“回煞”或“回神”。拦车马时,先将大门紧闭,门口摆设大方桌一张,系上绣花围布,桌上放一升玉米和“三生碟子”,内装生鸡蛋一个,生豆腐一块,生猪肉一片。轿夫抬着花轿站立桌前,由土老师或者本地的秀才学士前来点燃香纸,将信香三柱插于玉米中,三杯酒洒于地上,然后将升子中的玉米边向轿抛撒边高声唱道:“日吉时良,天地开张,今日回神,车马还乡。”这时响匠鸣号奏乐,鞭炮齐鸣,将方桌抬走,大门打开,花轿抬入室内,举行“拜堂”成亲仪式。

填房: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又称“还骨种”。在土家族有“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之说。土家族在“同姓为婚”问题上十分谨慎,仅限于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五服以内通婚为大逆。土家族婚姻十分自由,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即可结为夫妻。

新婚三日无大小:在土家山寨,公公与儿媳、伯哥与弟媳在平时是互相戒备的,饭不同桌,行不同路,坐不同凳,言不对答,否则会引人笑话。但在新婚的前三天之内,却无此禁忌,公公、伯哥均可参加闹新房,可向新姑娘讨烟讨糖讨荷包,互相说笑话,打嘴仗,无拘无束。新媳妇三天以内,不做家务,不下厨房,如宾客一般,“三天下厨房”以后,就不能随便了,一切按在娘屋里受过的家教行事。这就是所谓的“三日无大小”规矩。

赞四句:逢喜事赞四句,是土家人的习俗。平日玩狮子结束时,狮头一高举,响器一停,就要赞四句,每赞一句,狮子鞠一躬,锣鼓响三下,四句结束,狮子退场。玩龙灯也是以赞四句结尾。大革命时期,贺龙途径枝柘坪板凳坳,休息饮茶。他说:“今天打了个漂亮仗,谁来说个四句听听!说得好,赏给你烟钱,说错了也没关系。”一战士信口而出:“叫说四句我就来,说得不好莫见怪,人说贺龙将军好,我说贺龙将军是‘祸(贺)害’。”众战士一听,大吃一惊,质问道:“你为何说贺将军是祸害?”那战士回答说:“俗话说,祸害一千年,贺将军活一千年,你们说好不好?”

瓮肚盆:土家族姑娘出嫁,娘家要陪嫁一对木制的“瓮肚盆”,一大一小,大者男用,小者女用,这种盆口大底小,四周拱起,成瓮形,故曰“瓮肚盆”,俗称“温肚盆”,象征姑娘到了婆家,早得贵子。它形制结实美观而难做,俗话说“不怕木匠很,难做瓮肚盆。”做瓮肚盆事先要砍就数十块成瓮形的“木瓦子”,然后上竹楔,上下两道铁丝箍拢后,再进行细加工,其脉线必须斧口不差,否则不是箍不拢就是漏水。这种盆最大优点就是节约水,因盆底小,水少亦可洗,而瓮肚部分装水量却又较多,所以深受土家姑娘的喜爱。送嫁妆时,两个瓮肚盆必须套在一起,由做盆的木工一道送去,木工若系单身,则另请一男子送去。

吃红鸡蛋:土家姑娘出嫁后生第一胎时,女婿家必须将鸡蛋用涂料染红,亲自将红鸡蛋送到丈母娘家,谓之“报喜”。订期接家家(外婆)去“打喜”,时间一般定在“洗三”,或在“满月”。红鸡蛋可不是好吃的,既要准备礼物,又要准备礼歌,家家如果不会礼歌,便带一女答礼师去,如亲家母也不会礼歌,就由女支客师代理。

滴水床:土家男女青年结婚,男家要打“滴水床”。滴水床并不滴水,只是形状上好像屋檐的滴水一样。滴水床左右设床头柜,可当坐凳。雕龙画凤,有“八仙过海”、“金瓜垂吊”、“龙凤呈祥”及各种花纹的“芽饰”,加之漆工的艺术处理,显得斑斓绚丽,堪称“土家一绝”。按土家习俗,床的尺码,均不得用整数,必须加半寸。俗话说,“床不离半,屋不离八”,“半”由“伴”的偕音而来,“八”由“要得发,不离八”而来,一般木工都懂得这个规矩,要是不按这个规矩,东主忌讳不说,还得返工重做。

挖血窝:土家人生男生女,第一件大事就是由婴儿的父亲跑到最近的十字路口中央挖一个土坑,俗称“挖血窝”。血窝挖好后,婴儿的父亲便躲在附近的隐秘处,等待别人来踩血窝。等有人踩过后,婴儿的父亲再来踩。踩罢,便悄悄地用挖出的土将血窝填平。“挖血窝”是有规矩的,如果生男,血窝就挖得方、挖得深,象征孩子根深蒂固,强壮雄伟;如果生女,血窝就挖得浅,挖得圆,象征窈窕秀丽,聪明伶俐;如果是双胞胎,则两窝并蒂。

(二)土家丧俗

跳丧:从古到今,死人总是悲痛之事。然而土家人却相反,上了年纪的老人去世后总要把丧事办得喜庆热烈。在请响匠,吹唢呐,鸣长号,放三眼铳,招灵屋,挂竹幛子的同时,还要请歌师唱丧歌,名曰“开路”。“开路”之后,就是盛大的跳丧舞。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双成群,随意组合,边歌边舞,通宵达旦。跳丧者不分远近、亲疏,方圆数十公里内,只要听到三声铳响,便闻声而来。跳丧舞结束,相识不相识的人便一起吆吆喝喝将灵柩抬送上山入土。

抬丧:就是抬棺材上山。土家族人抬丧,无论墓地多远,棺材都不能落地,可中途换人。抬丧时,遇山路难行之处,就在棺材两头各系一条长长的粗绳,由大人小孩组成上百人的拖丧队,将棺材拖上去。凡棺材所过之处,无论稻田庄稼,可直线前行。踏坏庄稼,无需赔偿。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0312301008otj.html46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