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门阿公――始兴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印象(之二) |
[游记]天门阿公――始兴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印象(之二) |
2007-07-16 51minsuwenhuacun.cn |
始兴,古代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塞,不仅是历史上京官谪贬流放天涯的必经之地,更是北方遭遇战乱之时,中原大批流民举家南渡迁徙的主要中转站。在那漫长的历史年轮里,这方热土以她特有的纯朴和谦厚,承受着人间岁月的风雨沧桑,同时也承载着中原文明的千年沉淀。 走进东湖坪村的古民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宽敞明亮、装饰精巧、大方得体。在客厅的檐壁上塑有或绘上各种生动的人物、山水、花鸟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图案。这就是粤北始兴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天门阿公,是始兴客家文化中的一朵亮丽奇葩。每一幅“天门阿公”都突现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寄寓着一种深刻的含义。 相传唐朝玄宗年间,宰相张九龄陪同玄宗皇帝南下视察民情。在始兴土生土长的张九龄,他熟知始兴人的客厅光线不足,阴暗而潮湿。但因建房造屋乃一方风俗,安放门窗的位置规格已成定规。普通之人就算有心改革也无力推行。因此,张九龄要趁玄宗皇帝这次南下路过始兴之机,借皇帝的金口玉言,改变始兴人客厅阴暗这一陋习。于是,张九龄事先如此这般地通知始兴乡土士人做好准备。当玄宗行至始兴时,张九龄邀他进入一乡人客厅歇息。玄宗见客厅光线昏暗,问及原由,九龄奏道:“宅有律定,风俗如此,无圣旨不敢改动。”玄宗闻奏,沉思片刻道:“准许开启天窗。”九龄一听,当即叫人拿来竹杆,把早已预制好的天窗捅开,顿时满屋亮堂。由于天窗是天子钦许开设的,后人便尊为“天门”。后来,玄宗感念九龄赤诚忠君,宏才治国,政绩卓著,便拟在始兴建造一座华丽的宫殿,供九龄告老还乡之用。而九龄一生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深恐因建造宫殿而劳累乡民。故而婉拒了玄宗的意旨:“感谢皇恩浩荡。依臣之见,不如在天窗之下筑些故事文章,朝夕可赏,不亦乐乎!”玄宗听罢,连称九龄高风亮节,世间无双。从此,始兴就独有了用石灰、河沙、糯米浆等拌匀捏塑的“天门阿公”。这种独特的民间建筑艺术,世代沿袭,流传至今。 “天门阿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致可分为神话、传说、教育、祈福、避邪等类型。这些流行民间的“天门阿公”,让人走进生活,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 一幅名为“一贯书香”的天门阿公,它构图精巧,人物形象稚朴而又玲珑,神态生动、逼真。整幅作品荡漾着崇尚文明的书香气息。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千年古训。“知为善事心无恶,肯读书人志不低”,灰塑暗示出这个家庭的追求与向往。而“神安人乐”这幅天门阿公,则暗示着这个家庭向往的是太平盛世、安康幸福。灰塑构图雄健、古朴、雅致,人物体态轻盈,稚态可掬而又拙中见巧,似有脉搏和呼吸,荡着千年不朽的吟笑和娇嗔。整幅灰塑透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一幅“西天取经”向我们讲述着唐僧师徒历尽艰险,取回真经,终成正果的神话故事。旨在教育后人,创业不易,守业更难,要不断努力,方有成就。“荣华富贵”是古往今来世人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没有哪个家庭能够抗拒“荣华富贵”的诱惑。这一幅“荣华富贵”可说是最真实地表达了世人的心态。一幅取名“浩气”的天门阿公,真可谓气势恢宏!各号人物舒舒展展,呼之欲出。凸现而流畅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让人感到一种和煦春风鼓荡胸襟的舒朗与畅快! 这里的每一个画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又都让你留连长久。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花卉都裹卷成图案,为这方净土欢呼。这里没有重复,一幅“天门阿公”就代表着一个家庭,讲述着一个故事。 啊,我明白了,“天门阿公”是始兴人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她标示着始兴客家独特的文化、淳朴的民风,将永远恩泽、滋润着这方沃土,代代相传。 |
转自:http://www.51minsuwenhuacun.cn/travel-notes/1179822541.html5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