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羹山景区 建于上世纪60年代,比邻深圳水库,风景如画,为全园景物的中心,是水库建设的历史见证者,同时也是深圳特区建立之初游人的主要游览点。由红楼、山门、华亭、长廊、劳乐亭等主体建筑组成,沿山梁直线布置。景区内建筑物上留下了董必武、麦华山、夏湘萍等人的墨宝,是深圳市的一个历史胜景。设计者结合匙羹山的山势、山门、华亭、石柱、长廊和劳乐亭等建筑以及相关的人文典故,沿路设置不同的景观雕塑,使游人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动有所观、有所品、有所思。 山门古朴典雅,登山途中,假山嵯峨,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华亭红柱碧瓦,廊柱上刻有对联:“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出自北宋的王禹《黄风竹楼记》)。亭前雕塑《源》,选用三块毛石作框架,中心用镜面不锈钢制成一颗仿真水滴,用艺术的手法将饮水思源,爱惜每滴水的意识传达给游客;亭后长廊,高低错落,既可登高远眺,也可林下近赏。百米长廊两侧,布置有三本打开的“石书”雕塑,采用花岗岩、铜版画结合的形式,上面刻记有深圳水库三次建设的内容,以及不同阶段水库建设的图片资料,游客在游园过程就可清楚地了解景点的历史内涵。劳乐亭四脊摩殿八角顶,占据山巅,高大宽敞,登临顶层,可远眺梧桐山景,近瞰水库湖光水色,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劳乐亭前放置的两个石材围合的三面体雕塑,上面镶入了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董必武、陶铸等先后视察东深水库工程的珍贵照片及相关文字。亭后为董必武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