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PK杭州西湖(客观公正版) 青芝山神评价:杭州西湖和武汉东湖各有特色,不分伯仲。 武汉东湖是帅哥,有朝气,有活力,雄浑伟岸。 杭州西湖是美女,情真意切,温柔多情,婀娜多姿。 帅哥和美女,一个也不能少,少了谁,都是一种缺憾! 各有千秋。 在西湖方阵,杭州西湖第一。在东湖方阵,武汉东湖第一。 在大气方面,武汉东湖更强。在人文方面,杭州西湖更强。 在人气方面,杭州西湖胜出。在前途方面,武汉东湖胜出。 ========= 以下是网友评价:网友:天天上新华网: 没有去过杭州的武汉人,总爱和我争论武汉东湖和杭州西湖谁更值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问题。每当此时,我总是坚定地表明个人的观点:武汉东湖PK杭州西湖=蚍蜉VS大树。要问这其中的理由,且听我细细表来。 1.比历史 武汉东湖是何时形成的,我不想去考证。但这个湖之所以能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留有一点点印象,完全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据说毛泽东非常爱此湖,除北京外,武汉东湖是他建国后呆得最多的地方。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于1954年春天视察东湖时曾题词:“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那是在大水灾之年,朱老总宽慰湖北人民的话,没想到可爱的九头鸟们真的记在心里了。这不,五十多年弹指一挥,就过去了。直到今天,还有不少的人,拿这两句题词说事。我想问湖北的父老乡亲这样一个问题:“1949年以前,武汉东湖凭什么留在人们的印象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武汉东湖只有区区五十多年的历史。 杭州西湖有多少年的历史?我不想在这里写一篇科普性的考证文字,只想从纯文学的角度,说说这个问题。“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在唐人白居易的诗中,西湖风光己是天下闻名的胜景了。更不用说到了南宋,国家经济重心南移之后,杭州成为国都,西湖的地位,西湖的名声,与清之颐和园何其相似耳?至于唐宋以前的杭州西湖是什么样子,我们就不必不细考了。不过据我所知,唐宋以前,连汉口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遑论武昌及武昌境内的一个淡水湖了。所以,只要比一比历史,你就会明白武汉东湖和杭州西湖的距离有多远了。 2. 比文化 武汉东湖,有什么令人骄傲的文化遗存?除了毛生活过的地方,除了朱的题字碑外,还有什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并不是全世界每一个人,都对红色旅游感兴趣的)。屈原的行呤阁?好像不应建在这里吧?在湖南屈子自沉的地方或者是在鄂西屈原的故乡建这个阁还差不多。屈原什么时候跑到武汉东湖来了?搞不懂。刘备祭天坛?那也是现在造出来的古物,以前从没有听说过。刘备是否在这里祭过天,令人极度的怀疑。其他人工制造的景点,就更不用说了。什么沙滩浴场,鸟语林,梅园,等等,在武汉算得上独一无二,数一数二,在全中国大范围来看,就完全算不了什么了。武汉东湖的文化特色在哪里?湖北的父老乡亲,请回答我! 而一说到杭州西湖,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想到白居易的诗和词,想到苏轼“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句子”,想到柳永“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那是怎样一幅绝美的图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宋人林升的这首《题临安邸》,则能给我们另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后人张岱,写出一篇《湖心亭看雪》,言约而义丰,同样脍炙人口。白娘子的传说,《水浒传》中张顺的归神之地,岳飞的坟墓,《三言》、《二拍》……与西湖有关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到了近代,则有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令西湖边的这一名胜声名远扬。丰子恺的《山中避雨》讲的是在杭州西湖山中避雨的故事,现在早己写进了初中语文课本,这等于又为杭州西湖做了一番免费广告。甚至在小学生的课本里,也有这样的句子:“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全中国的青年学生,有几个人,没有受这些句子的熏陶? 杭州西湖不仅有数不清的诗词歌赋流传于后世,更有奇绝的风景,令人流连。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每一个景点都充满诗情画意,值得人细细把玩。 正是因为西湖有这样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我们可以一点也不夸张地这样讲:人们想把西湖忘记都很难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