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又去了一趟西湖,与10多年相比有大变样,一是取消所有门票,而是多出 穿山隧道,但依旧解决不了游人如织,灵隐一线车堵状况,三是,打造成湿地公园,更贴近自然,四是湖边没有高层建筑,控制规划做得好,既不破坏自然景观,又确保在视力范围的高层在递进上也能看到西湖美景。而免费的结果杭州财政收入不降反增了2个多亿。东湖是武汉市最大的城中湖,湖面大约60公顷,比杭州西湖大得多,有行吟阁、九女墩、磨山朱碑亭、李白放鹰台,刘备郊天台,毛主席故居梅岭5号,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和中国莲花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东湖樱花园,也建有亚洲棋院,东湖印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也在湖畔,省博、省艺术馆和梨园也采取了免费,但效果并不明显。 一是,交通不便,要形成大环湖公路和湖底隧道相结合的外围通路,还要形成内湖的限公交、轮渡及自行车、人行控制性交通体系。形成人气,让其成为真正的与人亲近的城中湖。 二是,各自圈地,缺乏规划,要彻底打开围墙,湖边围墙不拆不行,当然还可能涉及部队。 将大中华、小桃园、老通城等将消失的好品牌与卓刀泉东湖餐饮一条街嫁接,形成酒吧娱乐餐饮一条街。与梅园鲁磨路农家乐遥相呼应;文化圈,能否将武汉市内和远城区无力维护的历史遗迹迁至东湖,如新洲孔子问津书院迁来磨山山麓或武大珞珈山麓并新增一孔庙、伏虎山辛亥遗迹迁至九女墩,钟祥宋玉或三峡秭归屈原故里迁至行吟阁,武大牌坊移至广八路东湖边。形成儒释道俗相连的文脉。磨山诡道,省市气象设施也可开放,与地质博物馆、光谷科技馆、植物园、武大南极研究中心、华工激光研究中心、水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形成科技链。省艺术馆、省博物馆、中流印社、东湖印社、中南民大民族博物馆、武钢艺术机构等形成艺术链;碧波宾馆附近应还建一或两个别墅型宾馆与湖滨宾馆东湖宾馆连成一环;大力修缮和新增如八一、武大游泳池和沙滩游泳池、海洋世界和帆船培训中心,发展水上运动;湖中可作激光水幕电影院。形成吃住玩一条龙服务。 三是,做好环保,除污水处理厂一定要将所有向东湖排污的水截留处理外,还应与长江连通形成活水,抓好湿地建设,做好生态恢复工程,而不是年年大面积死鱼,将东湖搞成臭鱼塘。医院最好都迁移远一点,原址改为疗养院。 我想作为中部崛起的重镇、九省通衢的焦点、两型社会试点的省会城市武汉---东湖更比西湖强,我们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