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西北地区。 汽车满载着希望的图书驶离了固原,行驶在一望无际的荒凉的西北大地上,在阳光照射下的积雪经过了几个星期都没有融化。公路如长蛇般崎岖蜿蜒,但它就是这块土地上唯一的生命线。这样的场景让我这个都市人不由的感到有些凄凉。身边的苏占武(努哈)却一直在高兴地向我们介绍这介绍那。也许因为这就是他的家,是他愿意奉献青春,抛洒热血的地方。 下堡中学座落于公路边,由于有这条公路,孩子们才得以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上学。西吉的夜晚很美,我们在学校的操场上看到了都市里不曾有过的绚丽的“满天星”。天很冷,但是我和几个伙伴却看得着迷。这应该算是大自然给乡村孩子们的一份特殊礼物。3月3日一早,我就跑去给初二的一个班上了一堂早读课和一堂英语课。感觉只有少数的孩子能说上几句英语,其他的孩子有的基础差但相当一部分很羞怯,坚决不开口,这让我感觉有些沮丧。不过看着孩子们认真听讲的样子,我还是很欣慰。确实,这里的孩子有求知的欲望,有吃苦的劲头,但是他们的观念相对落后,并且大多数不善于交流。这让我觉得我们研究生能给他们很多帮助。 孩子们爱运动,虽然学校里只有一个篮球,有很多孩子还是经常打。在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时认识了一个叫马军的男孩,篮球打得不错,人也比较机灵。和他聊了几句他就喜欢上我这个老师了,在给他们班上完英语课后我就决定与他结为互帮对子。临走时他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怎么就走了?你不是要呆很久的吗?你走了谁和我打篮球啊?谁给我讲城市的故事啊?”孩子的话深深的触动了我。我要尽我所能来帮助他解决在学习、生活以及心理上遇到的困难。愿他能像苏占武一样走出这片黄土地,去吸收新的东西,再回来建设家乡。 在宁夏,我们曾到喊叫水乡的下流水学校调研,学校犹如荒漠中的一颗明珠矗立在公路旁。在这里我见到了久以耳闻的水窖,据说这就是“大地之爱,母亲水窖”中的一个。水窖是一种为储水而在地上挖的窖,在下雨时把水储藏起来,以备长期使用。虽然这些水都有味道,饮用时得泡成茶,但是它确实解决了缺水地区的饮水问题。 在这里专程看望了苏占武的朋友——宁夏大学毕业的田庆丰。他在这边当教师已经有几年了,去年刚从条件相对较好的什字中学转过来。我问他在这生活苦不苦,没打算去城市么?他说:“在这生活是很艰苦,挣到钱都没地方花,并且来自家庭的,婚姻的,工作的压力都很大,我曾经很想去城市的,凭我的能力完全可以在城市好好生活。但是每当我看到我带的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天真的笑容,我的压力就缓解了许多。再看看他们现在的处境,让我更加有动力努力工作,改变他们。”之前在下堡中学,苏占武也说过类似的话:“我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我深切的感到我们民族(回族)在观念和生活上的落后,我要留下来改变这里,让更多的人和我一样上大学!” 看着满天的星星,回想着这两句话,我突然觉得他们两个就是天上那某两颗闪耀的星星,用微弱的光照亮着西海固孩子前行的道路。而所有关心,支持西部教育的人就是那满天的星星。 在下流水学校我们看到了香港明德基金会捐助建设的教学楼,设施齐备。并且这几年来了许多大学的支教以及特岗教师,教资力量得到了很好的充实。这些让我感到了国家和国际上对西部教育发展的重视和帮助,之前在下堡中学就看到了英国政府一个基金捐助而盖的教室,证明有很多人都在关心西部教育,西部崛起是有希望的。我觉得我们的“阳光书库”和许多人在做的事一样有意义,“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学校,有学校的地方就有阳光书库。”愿我们能建起更多的“阳光书库”,让知识的阳光撒满西部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