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木兰山人 |
[游记]木兰山人 |
2008-06-27 sina.com.cn |
2008-05-12 23:00:02 标签:我记录人文/历史书画文化 黎伏生说我是“余时作书”此话不假我的确是在闲时才弄书法的。 不过我与笔墨结缘很早5岁的时候就在父亲的要求下开始描红一天写一本他教我“五指执笔”以柳、欧帖为我启蒙。那时家里还在做生意只要柜上不忙他就站在我身边点评拨正这一段父教子的时光大约持续了两年写完大字的本子是一摞摞的。此后我的书法路子全仗这第一口奶吃得好。 父亲是私塾出身对字很看重常说“字是人的门面”他的一手章草隶味尽去而自成一格那份俊朗洒脱的形意我一直到今天还是望尘莫及。 父亲是我笔墨生涯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入小学数年的大字课又回柳、欧再加颜帖反复临写至背帖下笔肖似竟是不难至今尚能出手可得可见童子功之扎实。 少时字写得好老师一表扬这写字就成为一件自愿又颇为自得的事情所谓兴趣、缘份始于此时。 年岁稍长眼睛就往外看了去得最多的是荣宝斋、文物商店看那些挂在墙上的有章法款识印章的立轴和看选字的帖在感受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后来到黄兴路的市文史馆感受又是不同因为在这里书家画家与作品同处一楼记得从画上认识闻钧天、赵合俦、王文农、龙从启这些老先生我因为爱字所以十分仰慕龙老沉笔起首的那种小楷而对于笔墨的认识则是始于对闻、赵二老淋漓酣畅写意水墨的领会。 入美校上了一年的书法课由王士杰先生执教他要求学生临帖非柳即颜。我们班上有3人例外允许自由择帖刘焕章选赵佶的瘦金书沈冬选汉隶《曹全碑》我选苏轼的《丰乐亭记》。刘后来成为职业书家以写字为生在7080时代名噪武汉沈冬后来写得一手好魏碑武汉许多展览的重要版面都由他来写也曾风行一时比起稍后全国流行的上海“新魏体”沈的字要好出很多我则是“余时作书”不甘横平竖直的写大字就玩到行书里面去了那时候文革刚刚开始弄不到一本行书字帖又没有师傅指点我的所谓〝行书〞只算是信马由缰地“胡”行不过天生的章法能力和气度尚可所以写的字还是受人欢迎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12329397144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