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昌城的变迁 景区游记

[游记]武昌城的变迁 景区游记

2008-06-10    6tour.cn

武昌城的变迁

游记类型: 【民风民俗】

日期: 2007-02-06

武昌城的变迁
武昌有城,是从223年(东吴黄武二年)开始的。那一年吴主孙权在江夏山(今蛇山)东北筑夏口城,"依山傍江,开势明远,凭墉藉险,高观枕流",实为一座形势险要的军事堡垒,周围仅二三里,为版筑土石城。此城宋时仍存。
汉代有沙羡(音夷)县,治涂日(今武昌县金口),239年(东吴赤乌二年)孙权筑金口堡守沙羡县,故又称沙羡城。至晋武帝以后,沙羡县治始移夏口城。
南朝时宋孝武帝于454年(孝建元年)在夏口城立郢州,故武昌在那时又称郢城。
梁武帝时,梁将曹景宗在紫金山与小龟山北筑石城为军事堡垒,北临沙湖、余家湖,南距郢城约二里。
隋文帝于589年(开皇九年)废江夏郡置鄂州,改汝南县(原治在金口)为江夏县,州、县治所均设城内,故武昌又有鄂州、江夏县之称。《舆地纪胜》上说:"鄂渚在县西黄鹄矶上三百步,隋立州以渚,故名鄂州。"唐节度使牛僧儒驻鄂州,改建鄂州城,不仅城的范围扩大了,而且以陶甓为城,武昌有砖城自此始。宋仁宗皇?初年,鄂州知州李尧俞重修。
武昌城基本定型是 1371年(明洪武四年),江夏侯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将城区扩大到黄鹄山(今蛇山)南,该山始包入城内。城周约20里,辟有9个城门,东有大东门,东南有新南门,南有保安门、望泽门,西南有竹?门,西有平湖门,西北有汉阳门,北有草埠门,东北有小东门。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都御史顾?重修武昌城时,改大东门为宾阳门,新南门为中和门(辛亥革命后改为起义门),望泽门为望山门,竹?门为文昌门,草埠门为武胜门,小东门为忠孝门。清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中和门和宾阳门之间增辟一门,称通湘门,设车站于门外,以通湖南,故址在今紫阳路东端,靠近武昌火车站。

转自:http://scene.6tour.cn/ar_82122.html2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