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汉长江大桥

[游记]武汉长江大桥

2008-05-22    sina.com.cn

万里长江第一桥
企欣 文雨

中国投入营运时间最长、运量最大、荷载最大的公铁两用特大桥。

46年来,该桥经有关部门多次检查,对静载、动载、抗震等实验测检,结果表明:全桥无变位下沉现象,桥墩仍可承受6万吨压力,仍具有抵御每秒10万立方米流量和抗每秒5米流速洪水的能力,仍可抵御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

1957年9月6日傍晚,毛泽东主席来到即将通车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桥面,见夕阳西下,江鸥翻飞,夜色渐浓,万家灯火,一代伟人十分激动:“灯火辉煌,灯火辉煌啊!”

桀骜不逊的长江,水深流急。长江造桥,是千百年来华夏子孙的一个梦。 新中国诞生不久,党中央决定首先发展交通,打通扼中国发展之喉咙的长江天堑,决定在九省通衢的武汉修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建国不到一年,百废待兴。1950年初夏,受党中央重托,铁道部设计处派出第一支桥梁勘测队伍,进驻武汉勘测桥址。1953年2月,毛主席专程来汉,听取初勘设计情况汇报,并登上蛇山,视察了大桥桥址。1953年4月,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批准铁道部组建武汉大桥工程局。第一任党委书记由当时的武汉市委书记王任重兼任;第一任局长,则由我军著名儒将、赴朝参战归来的志愿军铁道兵副司令员彭敏出任。国家将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计划列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中。

全国各地桥梁建筑专家、学者,两个月内云集武汉龟山脚下、莲花湖畔。他们从桥梁科研入手,拟定选址和桥式方案,精心钻探、设计,探索在长江上修桥的方法和规律。

1955年9月1日,举世瞩目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建设拉开帷幕。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长江天堑变通途。此刻,西方建桥权威所谓“长江桥,建不了,修不好”的论断,随长江波涛东逝,中国人数千年的梦幻化作现实。

跨越天堑的武汉长江大桥,成为新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角色,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它聚集了50年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的诸多力量,比之其他建筑物。它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长江桥,也是国内首座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大桥融中式建筑与西方钢梁桥式于一体,桥式新颖、典雅雄浑、气势恢宏;其巧妙的设计及巧夺天工的施工技术、首创的深水基础施工先进工艺均达到5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被国外列为“世界名桥”。这座大桥的成功建造,为新中国的桥梁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第一页,在中国建桥事业“高起点、新技术、精工艺、高质量”的快速发展道路上竖起了第一座里程碑。

万里长江第一桥,作为党带领人民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取得的成就典范,写进了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毛泽东同志登大桥,挥巨笔,写下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不朽诗句。

九省通衢的大武汉,自古“两江隔三镇”。20年代兴建的京广铁路,遇长江便有了断口,只好在粤汉码头由舟船接通。“一桥飞架”这条大动脉才得以贯通。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a4aa1010005r0.html29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