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汉口保存时间最长的老街

[游记]汉口保存时间最长的老街

2008-05-22    sina.com.cn

铲土机前的花楼街

据《湖北地名趣谈》载,清朝末年,汉口辟为通商口岸。在紧邻租界的地区,商业兴盛,人口稠密。茶肆、酒楼、杂货铺、金号银楼林立。这条街上多半是砖木结构的楼房,屋檐和梁柱上涂绘彩色花饰 ,并将门窗雕镂成古香古色的图案,被称作花楼。黄陂街称为前花楼,花布街称为后花楼。《汉口竹枝词》写道:“前花楼接后花楼,直出歆生大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1911年阳夏保卫战时,清军冯国璋放火烧毁汉口,“所余者上仅口至遇字巷一带,下仅张美之巷(民生路)至花楼街一带而已。”因此,花楼街是汉口保存时间最长的老街之一。

现存武汉七中的“文光西照”石额

时过境迁,花楼街虽早已变了旧时模样,但留存其间老屋、断瓦、碑石,仍依稀可辨它往日的繁华。

武汉第六职业学校里的“培心学校”石碑

已融入步行街的花楼街下段

近年来,花楼街下段被大规模拆除,一部分已然融入江汉路步行街。现在的小广场部分,最早有家华华布店,传说是宋美龄开的。后来被国家收回,改成了滋美食品厂。
原来与它毗邻的花楼街272号现浪琴小吃店,上世纪30年代为邹协和金号。再往上,260号的花楼里,是紧靠英租界的里分,至今仍保存完好,雕花镂案清晰可见。现花楼街菜场部分,依次为原来的老合成里炒房、汪玉霞点心铺。
花楼街中山大道一侧的现存部分,顶头一家335号靠人民饭店原为翠伦(音)旅社,系三层楼建筑,门面虽不大,内堂却广阔。旧时常常是轿子将客人抬入普德里后面,进入旅馆。除旅社外,还包办婚礼、酒席。
333号清末为民居,后日本人建鸦片馆。上世纪20年代蔡甸人杨松山在此开荣生旅社,解放后改为凯旋饭店。
靠路口的321号永和豆浆店,原来也是邹协和金号,解放后先后改成茶叶铺、钟表行、副食店、餐馆等。
挨着老“邹协和”的那面墙上,还可以看到“品珍钻石珍珠宝店”八个蓝底白字,这是交通路14号的“顺香居”餐馆。原来这里是有名的“品珍”,老板是苏州人徐莲生。

老汉口最大的善堂

花楼街上段基本保持原来的格局,一些老建筑历历可见,还有一些街巷名,如棉花街、白布街、花布街、打扣巷、绣花街、袜子街、靛行街等,残存当年“街名一半店名呼”的景观。
从民生路走至花楼街口不远的182号,是武汉第六职业学校的所在地。一进校门,可见一块石碑,上刻“培心学校”四字,它是由“培心善堂”演变而来的。
据了解,武汉在明清时广建善堂,到1840年前后达50多个,分布三镇。培心善堂为1866年创办,后变成私塾,辛亥革命前后改成学堂。这个善堂在当年的汉口规模最大,很有名,官府曾多次送匾,赞扬其“培养天和”。
培心善堂及周围的其他善堂部分遗迹还在。在洪益巷28号,我们寻找到三块石碑,都在原来的天井墙边。一块造型十分精巧,上有盘龙祥云,下面文字依稀可辨,有“功昭三界”、“光绪十三年九月初六”等字样。另两块碑上也记着房产的主人、年代等,均有百年以上历史。它们都被包围在了搭盖的厨房里。
这家屋子的横柱上,还保留着文官坐轿、武官骑马、亭台楼阁、城门松林等雕刻,虽在文革时遭过凿毁,但其雕工精美,仍可见老汉口建筑文化的魅力。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1102a01000d6t.html23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