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湖北省博物馆 |
[游记]湖北省博物馆 |
2008-06-27 sina.com.cn |
今天的天气实在太好了,开车出门,直奔图书馆。一路上,春意盎然,阳光正好。我的灵魂开始往城市的边缘游走,不想让图书馆的沉闷把自己套牢。想找个地方,它应该是条落寞的街道,有春的气息,三五行人闲庭信步,一杯苦咖啡,和着忧伤的音乐…… 调转车头,把车往河西的大学区开。正好周末有事要去一趟中南大学南校区,先探探路也好。 偶不知道路怎么走,跟着202路公交车,顺利抵达目的地。 一个人在草坪上发呆,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问我,武汉好玩吗?估计是看了我博客上关于武汉之行的游记。我是这样回复的:“ 那么今天我要和您分享的正是湖北省博物馆——— 去博物馆那天(其实和去黄鹤楼是一天),下午天气开始放晴,阳光有点儿晃眼。 湖北省博物馆分三个展区,最著名的当属战国时期曾侯乙的古墓、,这里出土了著名的编钟。据讲解员介绍,编钟一般是要与其他乐器配合演奏,它可以演奏出钢琴48个琴键中从第2个到倒数第2个46个琴键的音高,低音浑厚、中音圆润、高音清脆。 当时,祀与戎是国之要事,即祭祀与战争。感觉曾侯乙就不如湖南的马王堆女尸,即辛追一家活得舒服,辛追墓中出土了陪葬的食品,有天鹅骨架、杨梅、甚至还有现在湖南人都很喜欢吃的糍粑。在马王堆女尸出土后,人们在辛追尸体内发现了甜瓜籽,说明她死于瓜果成熟之季。下面这张图片您看到的是陪葬的战车,两个古墓出土的物件不同,也映射出他们不同的生活状态。我当时想的是:神经病,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啥战车、马匹也要带进坟墓。现在的火化挺好,一缕轻烟,“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想起了成都的武侯祠,去看看刘备的墓吧,三人合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土冢,喜欢这个低调的皇帝,呵呵 战国时期出游时,成年男子要站在马车上,而女人、老人和孩子是可以坐车的。看来五千年的文明,不都是男尊女卑的时代。这也充分说明,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男士们还是蛮有绅士风度的嘛 这副图画生动再现了当时炼铜的场景。那时候,人们没有先进的仪器发现地下的铜矿。他们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判断,此处是否有开采价值。一是孔雀石,和铜发生氧化之后呈绿色;还有一个是牙刷花(因为花朵的形状酷似牙刷),属于铜矿的指示植物。当时的铜主要用于打制兵器和制作帝王将相使用的器皿。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0832a010008hv.html5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