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春观闻笛 2007两湖之行(3) |
[游记]长春观闻笛 2007两湖之行(3) |
2008-03-27 sohu.com |
搜狐博客 > 丝路金旅 > 日志 > 天涯驿 2007-09-05 | 长春观闻笛2007两湖之行(3) 标签:武汉 长春观 邱处机 道教 9月4日早上到傅家坡汽车站买车票去荆州,但不料买到的车票要过一个小时才开。于是我们决定再去附近大东门的长春观一游。 长春观位于黄鹄山上,黄鹄山是道观中自己的说法,但武汉地图上则称为双峰山,不知孰是孰非。史载两晋之时这里就有天长观,到唐代改为老子宫和太清宫,到宋代又改为天长观。宋末元初,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号长春子)曾在此修炼,后来他的弟子就将其改名为长春观。但事实上,其建筑基本上都是清代所建。观外是红墙黑色的砖雕,进观之门即为灵官殿。殿内面积颇广,分为几路。最左侧是一个广场和道藏楼,楼前有老子的立像,此楼不中不西,很是奇怪,定是近年新作。中间一路的前面是修得很好的财神殿,后面有一些不很重要的建筑,尚未修缮得很好。而最重要的一路是沿灵官殿直上黄鹄山顶,由观门的灵宫殿起,然后有太清殿,我们到时,香火正旺,道士们在此随着鼓乐而唱。太清殿上为七真殿,里面供的是全真七子,这全真七子我们在金墉的《射雕英雄传》中已经很是熟悉,殿有一幅壁画中也正画了七子的形象,边上还标了姓名。七真殿后是会仙桥,并无建筑,只是一个过渡而已,但会仙桥的左侧有吕祖殿,里面供的是道教中的重要传说人物吕洞宾。最上面的是三皇殿,玉皇大帝供在其中。看来,这长春观虽然不很大,但其建筑密度很高,依黄鹄山而建,各殿高低相差也很大,若不是因为位于市中心,其气势确是非常壮观。它比归元寺好多了,但今日里的经营,可能不如归元寺来得好。但我更喜欢比较单纯的宗教场所,虽然这长春观也修了财神殿,沾了不少铜臭。 最令人陶醉的是在三皇殿闻笛。走入三皇殿时,忽闻左侧隔室有笛声响起,悠悠扬扬,飘过殿堂。我们走出殿门,转到左侧,那里有一处小径,凉风穿过,路口刚好放有一张长椅,我便坐在那里欣赏笛声。笛声从一扇小窗里传出,此时更显婉转,但依然圆浑,绮丽。这真是绝妙的时光,道士们真会选择好地方,建的宫殿也是非常讲究。不知湖北境内的武当山这些真正的道教名山是否更似仙境?笛声稍停,我们转到殿内问那吹笛人,见是一位黑衣的年轻道士,手执长笛。我们请教了那曲名,说是《宫廷调》。很可能那是一般的曲子,他吹的技法也很一般。但音乐就是这样,在这特殊的场合中,无论什么音乐都会变得特别好听。 长春观外筑红墙,会仙桥上起高堂。 吕祖甲子左右拥,七真之巅居三皇。 忽闻笛声侧傍出,绵延婉转且悠扬。 循声闻笛巷口坐,远馨入肺正风凉。 一条幽径两屋高,半块红帘遮小窗。 此曲原是宫廷调,何人吹奏在此厢? 黄鹄山顶声犹盘,余音处处绕画梁。 渐随风去入云天,化作雨飘落大江。 中庭欲寻吹笛人,原是黑衣少年郎。 云自姓陈不告名,起身回屋无声响。 此时我觉身卑贱,脸带俗相居凡乡。 只羡仙长伴箫笛,日日丹霞送夕阳。 评论 (3) | |
转自:http://goldensilkroad.blog.sohu.com/62885949.html2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