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度纪行

[游记]印度纪行

2007-07-21    sina.com.cn

印度纪行

2003-2004年,我在为党国服务着。因为在外交系统工作的缘故,2004年3月,我因公访问了印度和尼泊尔两个国家。

出于对机密的永久保持,这里当然就不叙述公务了,只简要用图片配文的方式来叙述一下这次南亚之旅,相信对于各位可能从未去过这两个国家的朋友来说,是一次轻松的视觉旅行。由于没有保留当时的机票和及时记录,有些时间可能不是非常准确。

我们是北京时间3月5日下午5点多从北京起飞先前往香港的,其时春寒凛冽,部委大院从来都有着最充足的供暖,我们是在前往机场时见到沿途光裸的树干树枝时,隐约感受到,北京还在冬末。

工作半年多来,已经多次乘飞机出行,不知道为什么,我那时一点都没有我们那些同时经常有的飞机恐惧症。由于从来不缺办公经费,我们部有人出行,礼宾部门自然都按照惯例,为同事订购最舒适的航线,座舱以及最宽大的飞机。

北京-香港

这次也不例外,这一航班是越境飞行,且是繁忙线路,执行任务的自然是那种宽大的波音757。从北纬40度飞到22度左右的香港,大约耗时3个半小时。虽然过去在深圳曾经远望过香港,可第一次从空中看这个繁华而忙碌的都市时,我还是被它的夜景迷住了。飞机飞得很低,似乎可以触摸到路灯与马路构造的光带上的汽车。飞机正下方是密集的街灯,璀璨非常,远处灯火渐少,路灯光带也渐渐消失在远处的黑暗中。

在香港机场下飞机,等待转乘飞往新德里的飞机。在这大约2个小时的等待中,我们好好享受了一下公务舱(Business class,实际与头等舱几乎没有区别)乘客可以享受的服务。这是一个特别的候机区域,进入时要看登机牌,在这个区域可以免费享用各类粤式快餐,粉面、米饭,简单炒菜。各类糕点、水果应有尽有。好在在北京时咱也没少吃过招待外国贵宾的大餐,看到这些免费食品自然也不会如同灾民般垂涎三尺,再好吃也不能丢了党国的形象啊,哈哈。

等离开香港之后,我们才知道,这是此行所有的贵宾候机区中最好的一个了。在印度和尼泊尔的贵宾区,虽然也有免费食品,但不可同日而语。

当晚大约9点,我们登上了飞往印度的飞机,是香港港龙公司的,设备很好,很新。我们的公务舱与头等舱基本在一个区域,它们位于前排,我们在它们后面几排,这是大飞机的格局。我看不出这二者太多的区别,除了它们的间隔稍微更宽一点之外。可是,公务舱乘客也非常舒适,座椅可以放到160角度,可以躺着休息,踏脚的设备可以拉高,好像传统理发座椅一样。每个座位上都配有液晶显示器,可以点播音乐、电影,也可以查看飞机所在的卫星云图位置。每到吃饭时间,免费的餐饮当然少不了,好像还很丰盛。从北京飞香港乘的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乘务员多数都很端正秀美,而港龙公司的乘务员多是香港人,外貌相对逊色些,不过感觉她们的态度更好一点。

如果你豪饮,飞机上的饮料和葡萄酒对于头等舱和公务舱乘客是不限量供应的。我不敢多喝,还得保留点清醒头脑时不时地回应一下同行领导的无聊问题。那时,我还想在政途上混混呢。

一路在黑暗中飞行,打了盹,醒来,发现飞机还在以每小时大约700英里的速度呼呼地飞着,看窗外,竟是一片光亮,原来飞机飞在云层上,月光毫无遮拦地洒在飞机下厚厚的白云铺成的地毯上,蓦然间生出几许恐惧。这时,我们处于谁的管制之下?法律?中国,印度?还是宇宙苍穹,上帝大能?我们竟然在这个有着皎洁月光的黑夜里飞驰在高空中,好一个真正的天马行空啊。可是,这飞机会不会突然间失控?坠入茫茫宇宙,无声无息地消失呢?

这一刻,你不能不想到人的渺小,想到人世斗争的可笑,这飞机一坠毁,所有的一切都成空。此时此刻,所有的斗争和复杂的关系似乎都暂时停止运转,生活的下一步要看今天能否平安降落。

飞机呼呼地飞着,好像运行在一个风洞中,经过越南、缅甸等地进入印度,在没有云层的区域,我们可以看到地上成片的灯火,那一定是城市,而灯火面积的大小也就代表着城市面积的大小和繁华的程度。夜航的飞机给人好多幻想的空间,我开始预期着将要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印度。离开北京前,我早就听说了大量关于印度和印度人的趣话,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飞机终于在印度时间凌晨2点多到达德里机场。

德里(Delhi)

广播里响起空姐甜美的中英文的通知,“德里到了”。情不自禁,心头一动,原来我要亲身体验印度了。机场地区对于任何一个大都市来说,都算得是一个不夜城。停机坪上仍然一片忙碌,飞机缓慢靠位,准备起飞,或准备卸客。由于我们持的是公务护照,又有我们在驻印度使馆工作的同事老陶(化名)来接机,我们自然不用等候在长长的入境队伍后面,接受印度海关蜗牛速度的煎熬了。在长长的队伍旁边,有外交人员通道,我们一行几人走上去,递上护照,海关工作人员,看了看,从嘴角拉出一个笑容,“Welcome to India!”。我们出关了,回头看那些排队的各国旅客,他们正一脸羡慕地看着我们,这大概就是外交人员特权罢。

我们往出口走去,忽然听到一片闹哄哄的声音,哗,原来等候在出口外接机的人成百上千,而老陶是凭他的外交官证直接到海关柜台接我们的。在长长的出口通道两旁,挤满了人,他们每个人的眼光都会落在出来的旅客身上。我们差不多是最早一批出关的人,灯光打在我们身上,千万双眼睛盯着我们,那一刻,有些紧张,有些兴奋,好像我们是一批明星组合,走在星光大道上,接受粉丝的欢迎。我扫了扫那些接机的人,大多是常见的印度式黝黑的面孔,最吸引我注意的当然是零星点缀期间的锡克人(Sikk),他们头上缠着传统的锡克头巾,有红色的,蓝色的,黑色的,过去上海租界里也有他们的身影,中国人管他们叫红头阿三。

走到大厅外边,印度已然是暖暖的春夜,潮湿但略带清凉,搬运工不时走上前来,问我们要不要服务,我们摆手。他们一脸无奈地走开,深夜里,他们还在辛苦地煎熬着,等待着可能需要他们服务的旅客。我木然站在那里,猜想着这些苦力劳工家里的妻子儿女的情形。门口的卫兵走来走去,穿着一身土黄色的制服,背着一杆不知道能否连发的步枪,有些搞笑。这种形象在后来的诸多场合都见到,使馆门口也有。慵懒是同事们在北京时对印度人的常用描述,我想慢慢探个究竟。

使馆雇佣的印度司机把车开过来,我们上了车,印度的交通规则是按照英国方式制定的。车靠左行,司机在右边。这是一辆标有“Automatic door”的丰田小型客车,就是那种总书记和总理下乡考察时乘坐的那种车。上了车,一阵寒暄,车拉着我们一路往使馆飞驰。德里很多地方也处于建设中,沿途见到不少工地。老陶说,印度腐败问题严重,建设方面进度慢。这也许是事实,不过,我们中国的速度快也不表明老百姓是真正的受益者,而在近些年的建设中,财富转移和土地被掠夺使得百姓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听老陶说,司机的月收入是6000卢比(约合1200元人民币),在印度,对于司机来说是很好的收入了。因此,他们干活都很卖力。到了使馆,印度看门人为我们开了门,悄悄进了使馆客房,洗漱完毕迅速上床睡觉,因为早上还要赶往外地。一人一个单间,有洗手间,我闻了闻自来水的味道,听说印度的水质不好。早上很早就醒来,毕竟在一个新的国家,一切都是新鲜的,同事们还没有动静,我打开电视机,印度电视还挺丰富,能收到不少国家的节目(也许是使馆单独安装了卫星?),最多的,似乎也是最流行是歌舞类节目,在随后的十几天里,我看到的最多的节目就是歌舞了。也就是前些年中国流行的MTV,一男一女,一男数女,或者群男群女在电视上扭动,顾盼流波,风情万种。有一首歌叫“Singing in the rain”,似乎是当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60a30350100039g25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