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007 印度的日子(一) - 初次印象 正如老黄说的,一个人在这里,时间多了,可以有多一点思考的时间。这周闲来无事,就多“思考”了一点 在这里也快30天了,从刚下飞机的满头雾水,到中途同事返沪变故,再到班家罗尔同事来GGN看我的雪中送炭,再到现在一个人度日如年的苦等Requirement,百般滋味只有埋于心头了。再怎么说也是第一次出国,调整一下心情,好好聊聊印度之行。 第一次出国,还固守国内航班的提前半小时check in(国际航班提前45分钟,第一次出国的朋友要注意了),加上出关有一些单子要填,搞得时间很紧张。还好一切顺利。飞机上坐好之后,旁边来了一个老外,看那装扮就知道是个印度籍的,加上身上特有的味道证实了这一点。后来聊了几句,居然说他入了澳大利亚籍,在中国拥有几个工厂,真是人不可貌相!后来居然扯到SAP去了,他对他现在的系统软件抱怨不已,看来他是瞄上PP模块了。 下了飞机,找人找了半天,接人的原来是租赁公司的司机,拿了一张写了我和我同事名字的一张A4纸,字是圆珠笔写的,还写得歪歪倒倒,印度人也太不懂待客之道了,极其失望。和他讲什么,他总是不停的左右摆头,原来他不会讲英语,看来印度的英语普及也不过如此,还官方语言呢。 汽车一路狂奔,从德里到古尔岗,外面就像北京沙尘暴一样,灰尘极大。第二天才知道,这里到处都在搞建设,而且路边总有很多黄土,加上雨少,所以总是尘土飞扬了。 到了住处,住的地方环境还不错(和以前出差印度同事的描述比较),但是我还是想不通,就这么落后破烂的小城,300RMB一天,住的地方被子居然都有点黄黄的,而且是不换的那种,不知道多少人盖过!还好能上网我忍。其他OK,有纯净水,不过总是过2个钟头左右断点一次,实在郁闷。缺水缺电看来联系紧密。 收拾了一下行李,已经不早了,发现两个大男人一直守在我们的apartment里,我和我同事很纳闷,难道是要小费?还是问一问吧,原来他们就如同服务员一样,而且24小时服务,就和我们住在一起的,还真是不习惯。后来发现印度服务行业基本都是男的,服务员,打扫清洁的,售货员…… 第二天醒得很早,看来还有点时差。吃了早餐,上车去公司,这应该是第一次清楚欣赏印度街头风景。难怪这里尘土飞扬,外面到处都在搞建设,听同学上上海若干年前也是这样的。看到牛了,在马路边悠闲的散步,有的还在做梦呢,看来真是起得比牛还早。这里牛也比较奇怪,背部有个像驼峰一样的突起。也有一些火山轮,挤满了人,车外面吊着无数条腿。路上就没看到出租公交,可想而知这里的公共交通有多差劲。外面除了马路边一路的工地和破烂简陋的工棚,实在没有什么风景。后来据说Gurgaon是在快速发展的小城,很多跨国企业正在陆续进来,很多高楼已见雏形。拨开一大堆尘雾,还是可以看到这个小城的光明未来的。 到了办公室,就没什么特别的了,办公室哪里都一样,环境和上海的也差不多。看着陆续来上班的男男女女,就像一场时装秀,印度的服饰还真特别,而且很多人都穿着传统服装来上班,饱了眼福了(对得起观众的还是不少)。又得扯到中国了,中国人有时候就是有点假时髦,总是丢弃很多传统的,本可以引领潮流的东西,而偏偏喜欢跟着洋人的屁股转。3千多年的文明啊,现在的中国还能看到多少? 印度的饭菜就成了我在这里正常生活的最大障碍。中午一进餐厅,闻到印度食物的味道我就觉得恶心。这里的米饭也是混了东西的,有时是黄色,有时像是褐色,第一口送到嘴里,突然觉得喉咙里一阵翻腾,还好没呕出来,要不人就丢大了。没办法,米饭多少也要吃点,适应了一下,吃了点米饭,吃了一个叫“Ruti”,干干的,没有什么味道,但也没怪味,就靠他了。据说班家罗尔有中国同事每天中午就吃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