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绿野-十一.神农架之行游记 |
[游记]绿野-十一.神农架之行游记 |
2007-07-16 lvye.info |
回北京已经一天多了,日记却仍然没有开个头。感觉很累,像要应付某个考试一样,根本没有一点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迹象。身心的疲劳不知要调整多久,不过还是想起什么就记下一些吧,免得记忆被时间的年轮泯灭了。 06年09月30日 晴 准备了好几天,心情也随着激动了好几天,终于要出发了,总怕自己忘记了带什么,左翻翻,右看看,一遍一遍地检查着行囊…… 晚上六点半,我们在约定地点见面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出游的喜悦和对未知的期盼,也许话语不多,也许气氛不是十分热烈,但大家都有着同样的目的。 没有出发,只能在饭桌上挥霍着自己,为了给我们壮行,ST大哥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杯盘交错之后,带着心中的些许温存,我们上路了。 那真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晚上八点半从北京出发的我们,一遍一遍地跟着歌碟唱着,一遍一遍地盯着前方的路,生怕错过些什么。其实,还早。 不久过了石家庄,经郑州、许昌、平顶山、南阳,穿襄樊向十堰挺进…… 06年10月01日 晴 今天是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谁能想到,有一群人是这样度过的…… 领队小野、收队大山、雷雨、T2、henry、Ike、山鸡、树枝、优玲、石磊、乐张、非燕,加上我和司机,一行十四人,高举野四纵的旗帜,驾车行驶在河南省境内。天已经破晓了,我们仍疲倦于昨夜的颠簸。原来预计二十多个小时走完的一千多公里的车程,到今天已至一半。 到了早饭的时间,大家下车舒展舒展筋骨,慰劳慰劳肠肚,感觉中州的阳光原来也是如此美好!河南的吃算不上一绝,但很实惠,很值,让人有种到了家的感觉。光早点就很丰富,像什么忽拉汤、豆腐脑之类的,配上点包子、烧卖…吃起来相当有味道。可能是因为河南地处交通枢纽吧,南来北往的都要经过这里,所以吃的样式很杂,也很全。 水足饭饱,开始Happy吧,坐在车里听着Music,也跟着哼,可是,哼着哼着就变成了吼,呵呵,也许大家都很有兴致吧,把精力发泄得淋漓尽致,完全而彻底地提前做了一回“野人”。也有些同志买了些水果散给大家吃,当代的雷锋啊! 天色渐黑时,到了襄樊,稍微整顿了一下就向山区进发。期间,在一个号称星级的饭店吃了顿晚饭,为了第二天的穿越,大家都很有控制力,没怎么喝酒,但是也为饭店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收入。给我的整体感觉是鄂西北的饭菜偏咸偏辣,至少我吃过的这几家大致都是这个口味。 加过油后,我们继续“吼”着上路了。接下来的路坑洼较多,多段施工,而且是黑天行车,所以司机格外小心,我们也比较揪心。我们就是在这种被颠得神魂颠倒的状态下突然走失了方向。夜半N更,问个路都很难找到人,路旁也没有明显的标志,凭借的只是感觉和对别人指点过的方向的猜测。 天越来越黑,山里人家也越来越少,偶尔平缓一些的小土路也九曲十八弯,我多次感觉车走了许多的蛇形,只是还不见目的地。上下眼皮早已经打得不亦乐乎,头也嗡嗡地叫,当时的我就像是一座死不了的雕塑,换个姿势都很困难。古人曾云:换姿难,难于上青天,自古换姿一条路,只可智取,不可强换。无奈了! 晨曦略有些影子的时候,听见鸡叫了,更多的还是狗叫,不过,曙光即将来临。诚然,凡事总有个尽头,就快熬出来了,苦日子也快要到头了。多次跟向导通过电话后,再加上自己的摸索,我们终于找到了去木鱼镇和红花坪的正确路线。到红花坪时已经快上午九点了,从北京到这里整整用了三十六个小时。不容易啊,不容易。 10月2日 晴 在山路上转了一夜,终于在早上近九点的时候到了红花坪。在去往天生桥景区必经的公路桥处,我们落脚了。没有充足的睡眠,加上一路的颠簸,使我们的头昏昏沉沉的。还好,我们总算站在了成功的起点上。大家都忙着刷牙、洗脸,希望用清凉的山泉卸去疲惫,还有人整理背包,打扫车座,忙得不亦乐乎。稍后,大家又围在了饭桌旁,两餐并一餐,边尝着湖北的辣子鸡边往嘴里扒饭,虽然大战在即,还是笑声不断。 饭后,带着残余的疲惫,我们上路了。前方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然而,大家的脸上洋溢的却是对未知的期盼和对成功的翘首。走过了一段公路,我们便沿着农家屋子后面的小路蜿蜒而上,由于是下午出发,顶着火热的太阳,每一步都显得那样艰难。登山包仿佛一座大山压在自己背上,身上、头上冒出的是擦之不尽的汗水。那又怎样?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脚下的路要自己走才对。 就这样坚持着,坚持着,大家谁也不做声,不仅是对困境的默默的抵抗,还是对自己体力的有效节省。过了大概一个小时,我们终于走出了疲劳。来到一片小树林,山风吹过,怎一个爽字了得!抖落掉身上的汗水,让它们为这片山地献灌溉之功吧! 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辗转迂回,一眼望不到边际。再抬头看看山顶,只见云端,不见出处。原来,长征路上刚刚迈出一小步而已。 接下来的路坡度很大,踏在松软的冷杉落叶和碎石铺成的小道里成七十度角向上一直艰难地爬行,生怕一脚踩空,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用在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情趣。脚旁的杂草已经过踝,却软得让人不敢去抓,只好凭着双脚和手中的杖来完成攀爬的任务,偶尔出现的一两棵短树根也只能是奢望了。慢慢地,我走在了靠后的位置,与收队大山走在了一起。大山的年纪有些偏大,却背负着过量的公共物资,加上鞋很滑,每一步都很艰难,我眼看着却帮不上什么忙,只好走在最后以防万一。幸好这时雷雨在后队的前面为大山和我引路,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领队和向导的速度很快,天已擦黑,为了不赶夜路,只好如此。前队也跟得很紧。只是苦了后队,因为在一个布满碎石的山沟中向上爬坡的过程中,我们的队医优玲被上面滚落下来的石头砸伤了小腿。经过简单的包扎,只能一瘸一拐地蹒跚前行。好多男队员为了照顾她也耽误了前进的速度。 还好,天黑之前,我们赶到了露营所在。卸下压在肩上的沉重的背包,就开始整理帐篷。一切就绪后,我们才像狼见到羊一样奔向架在篝火的锅里飘出来的香味,喝着热汤,品味着之前的过程,虽然很累,一切却很是井井有条。饭后,我迫不及待地钻到帐篷里,要把这两天的觉都补回来。henrry和石磊这两个小子,竟然趁这个时间去洗凉水澡,也不怕着凉,那就更不怕在这朦胧的月色下搞出断背之戏了,嘻嘻。 10月3日 晴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由房县、兴山、巴东三县边缘地带组成,面积3250平方公里,林地占85以上,森林覆盖率69.5,区内居住着汉、土家、回等民族,人口近8万。相传上古时代神农氏(炎帝)曾在此遍尝百草,为民除病。由于千峰陡峭,珍贵药草生长在高峰绝壁之上,神农氏就伐木搭架而上,采得药草,救活百姓,神农架因此而得名。远古时期,神农架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燕山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将其抬升为多级陆地, 成为大巴山东延的余脉。山脉呈东西方向延伸,山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最低处海拔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山峰有6座,被誉为“华中屋脊”。神农架原始森林很大,交通不发达,很多地方不对游人开放。 一觉醒来,看着不远处林立的树木,才意识到自己原来仍在这个科学迷宫中。打掉帐篷上的露水,简单地吃过早饭,整理好背包,在小野同学的一声号令下,我们于六点整再次出发了。休息了一夜,大家的精神状态看起来都很好,体力也基本上恢复了,加之向导言明今天的路坡度不大,于是大家都像上了发条似的,继续冲向未知…… 晨曦微露的时刻,是景色怡人的时刻,这时候,人很容易就被大自然所感染。刚起床时的那些阵阵凉意早已付之东去。取而代之的是山里特有的那种清新,她们扑面而来,让你不得不沉醉于其中。我们走在丛林之中,苍劲挺拔的冷杉、古朴郁香的岩柏、雍容华贵的梭罗、风度翩翩的珙桐、独占一方的铁坚杉,枝繁叶茂,点缀万千。出现最多的还是剑竹,大致有翠绿色和土黄两种颜色,不知道是不是湖北特有的种类,她们会经常出现在你前进的路上,不时地阻隔一下,她们也会经常出现在岩石旁,迎风向你招手。这就是大自然的灵性。 我们已经走在了海拔两千多米的地方,身旁的树木却不见少。道路曲曲折折,时有时无,前方的队友也若隐若现。整个队伍时跑时走,时上时下,真有一种云游仙处的感觉。由于是上午,没有特别强烈的日照,体力消耗不是很大,我们行进的速度也很快。当由密林深处走出,看到树木越来越稀时,也就到了吃午饭的又一个高点。 吃过午饭,继续行进,前方是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黄得耀眼,我们还要翻过两个山头才能到达老君山顶。小野领导发话了,这段路大家自由发挥,,然后在一个山头过后的小树林碰头。有的人跟向导走,有的人跟领队走,也有的人自己开辟新路,队伍散开了。我出发的比较晚,和几个人一起跟在向导后面,我们绕着山脊前行。意外又出现了,优玲的伤开始作用了,石磊的脚也崴了,我们的速度很慢,还一个劲儿地喊着向导减速。这里的草甸很是惹人,的确容易崴脚,好不容易我们才绕了出去。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非常明确,那就是水源。 山穷“水”尽疑无处,柳暗花明又一“沟”,我们总算碰到了救命的水,许多人的水囊已经空了,口也已经涩了,怎能不悉心捧起这生命的源泉!期间我们还碰到了几个其他的走山人,话了家常,给了忠告。背着沉重但很珍贵的水,也带着其他队友的期望,我们继续上路了,这段路尤其坎坷,为我生命的记忆添了重重的一笔。这里是山凹里的原始森林,脚下是一步三滑的湿泥路,道路并不平稳,多处倾斜,湿泥中偶尔出现的碎石也经常暗算着我们,就连身旁不尽枯萎的树干也不能充分令我们相信,真感觉自己走进了魔鬼窟。不远处虽然耸立着罕见的参天沙树,此时的我们却已无心去欣赏她的亮丽了。 走过之后,闭上眼睛仔细想想,这里的一切是那样地和谐宁静,自在安详。无怪乎神农架被称作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它所拥有的在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我们就是在这种渴望欣赏与无力欣赏的矛盾中挣扎而过的。 当过了垭口,爬到又一座山头时,我们全队终于会师了。扎好帐篷,架好饭锅后,总算可以吃上热的了。已经快没有力气了,吃过后,疲惫,睡。 注:在半夜时分,我突然本能地被惊醒,仿佛听到外面有轻微脚步声,事后henry、石磊和几个其他的队友说听到了动物的呼吸声,估计是熊。我的妈呀,那个拱我头顶帐篷的家伙真的是熊吗?只记得我醒来后睁着眼睛望着上方,一动不动,过了许久,脚步声消失了,听到的只是风声和隔壁帐篷的呼噜声。还是有些后怕啊。 10月4日 晴 天非寒,冰却入人间。早起后发现帐篷上不仅仅是露水,还有固状物体。一夜过后,风息了,太阳也渐渐往上爬。她露出鲜亮的笑脸,看过照片的人都会发现,这与昨日暮色下拍摄的火烧云不同之余各有千秋。野四的孩子们也逐个睁开了朦胧的双眼,他们惊奇地发现世界原来可以这样的美好(怎么感觉像写小说,没办法,凑合看吧)。 我们已经离老君山不远了,至于为何叫老君山这个名字,我并不知道具体的典故,只知道我们的目标就是??登顶。 比起前两天来说,今天的强度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还达不到自虐的程度,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欣赏一下神农的大好风光。站在老君山顶放眼望去,山脊上蓝天白云、阳光明媚的老君山高原丽景尽收眼底。抬头处,云海茫茫,滚滚而来,淡蓝的底调与其相互辉映。接着是泼墨般的远山,若隐若现。而曾经走过的密密林子也只似镶在小坡上的蘑菇群,那样温顺,仿佛随时等待有心人去采摘。黄草与短木也在作陪,闭上眼睛,做一次深呼吸,用心感受一下,顿时,醉了。 从老君顶顺坡沿山脊而下,遍地黄草,有甚者达一人来高。脚下还时有暗坑出现,叫人防不胜防。前几天一直是往北行进,今天终于转了方向。翻过几个山头,越过一个水源,便来到了下撤的那片树林。途中还看到了传说中的红杜鹃,煞美。快出林子时,望见停在公路上的汽车,一种亲切的滋味涌上心头。 君不见 (为了表达心情,只好将古风拆得七零八落,请专业人士不要吹毛求疵) 今天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大山的生日。我们在车上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庆祝活动,本次活动的开幕仪式是从野四队员的嘴开始的,这群饥饿的人见了干粮就像色狼见了姑娘似的,当然,也包括我 :)也由此拉开了腐败活动的序幕。接下来的庆祝活动也堪称经典,就不一一介绍了。 我们又回到了红花坪,又回到了出发时的那个酒家。杯酒情浓,一洗风尘。真的是这样。如此看来,前些天策划的一个圆圈终于在今天找到了完满的接口。 今天的太阳格外暖和,晒着晒着就能把人晒到幸福中去,只是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 又走了几个小时的夜路,饥肠漉漉的我们在夷零找了一家大排挡,开始了夜宵。 10月5日 晴 夷零的早上热闹非凡,推车的,行走的,吆喝的,卖货的,人来人往,街道上车水马龙,哪里像个小城市!卖早点的地方也很多,吃得很舒心,临走还不忘拎几个包子给大家尝尝。 打听到去三峡的路线后,我们便兴高采烈地驱车前往。风雨过后才会有彩虹,自虐过后的腐败才是最彻底的。一路上欢歌笑语,心情特别舒畅,而昨夜那些沿河小镇满目疮痍,废墟一片的景象也早已经不存在了。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车时走时泊,这可是拍照的好机会,不容错过,左一张,右一张,相机里写下的都是愉快与欢欣。到了宜昌,也就离三峡不远了。卢象有诗云: 高唐几百里,树色接阳台。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 三峡自古就闻名天下,如果乘舟伫望,可尽峰齐天地,屏迎两岸。如今我们换了个角度,乃驾车于桥头岸脚,遥望两畔,但见橙黄枝累累,赢得情蒸霞灿。激浪催帆,峰巅起步,胸卷沧桑幔,唉,这一滔滔江水,不枉了千载痴河汉。真是“人生如石,衔作天涯伴”。 长江三峡,顾名思义分为三处,我们所处为西陵峡,它西起秭归县香溪口,东止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76公 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以险峻闻名于世。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黄猫峡等名峡险滩和黄陵庙、三游洞、陆游泉等古迹。只是我辈拙眼观花,不懂其中许多悬谜罢了。只是观赏,只能景仰。峡中险峰夹江壁立,峻岭悬崖横空;奇石嶙峋,银瀑飞泻,古木森然,水势湍急,浪涛汹涌,景象万千。但很多礁石险滩业已得到整治,据说,惊险万状的“崆岭滩”、“鬼见愁”、“鬼门关”等都已成为历史陈迹。 面对此情此景,若与心爱的女孩同行,我一定给她念:“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虽然有景区存在,但是我们没有买观览票,而是从未完工的一侧进入了。这么近距离地观看三峡大坝,我还是第一次,相信和我同行的兄弟姐妹以前也没有过这种经历。整个大坝的设计也很空前,这样壮观的工程的确不能不引起震撼。我们当时所在的地方据说以前是一个镇子,为了三峡工程,成千上万的当地居民眼睁睁地看着爆破、注水。也不知他们是什么心情,也许只能用“复杂”一词来简单地勾勒一下吧。 大坝侧处是一个小岛,有桥可通,这里也瞬时变成了野四们的乐园。我们一边感叹大坝的宏伟,一边嬉我们的快乐。天淡,云白,风清,还有,我们的心…… 去往郑州的路上走的是高速,三峡岸边的街道修建得有模有样,青云公司与建行的大牌子也处处可见,其他一些包办工程的公司大楼都很气派,现代得直让人怀疑。几座大桥的双臂也友好地向我们张开,彼此间一迎一送,错落有秩。夜幕渐落,更添一些感觉,有道是:莫道孤身徒步走,街灯十里落繁星。 郑州的公路桥也很漂亮,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深夜了,只见桥灯,不见人影。于是,绕啊,绕啊,权当欣赏美景了,只是白天玩得过high了,现在有些困。进了市里,发现郑州的洗浴中心也不少,找了一家住下了。困。 10月6日 晴 写到这份儿上,自虐早已经成功地过渡到了腐败。既来之,则安之。孔子曰,球不是这么踢滴。又有古人云:窗前明月光……乱了乱了,胡思乱想什么!不过,这一夜睡得的确不错,其实满打满算也就睡了那么可怜的几个小时,但已经足够了。对陌生城市的好奇和新鲜感驱使我们早早地就起床了。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来到郑州市里,以前也只是路过,现在终于有机会这样近距离地欣赏她了。话又说回来,天下本大同……已经不早了,我看,还是先添饱肚子要紧吧。早就听说这儿的烩面是一绝,今天一定要开个“荤”了。我与Ike、山鸡、非燕沿街四处转悠,希望能够找到一家或几家有胃口的餐馆,如果有风味小吃那就更棒了。转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最后得出结论,这儿的人太懒,好好的门面都关着,拒食客们于千里之外。该不会是因为今天是中秋节的缘故吧,没道理啊!难道外乡人的钱不漂亮吗?搞不懂。最后,我们终于摸索着吃了个饱,味道不错,价钱也比较实惠。唉,看来还是功夫不到家啊! 十点钟,我们按约定好的时间集合,驾车赶往登封。少林寺(shaolin temple),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我们今天就要与之亲密接触了。六十多公里的路程不算长,很快,我们就到了。车卧停车场,人走石台,却没有发现一丁点千年古刹的味道。这里还是那个达摩传经的所在吗?还是救了唐王的十三棍僧的宝寺吗?被商家抄作起来的东西是不是还值得我们去仔细观摩?单从昂贵的门票价格与所看到的艺术价值的对比失调中就略可品味一二。 我发现,现在的旅游都像是赶场子似的,匆匆来,匆匆去,没有什么新意。不过,我们要感受的是它们的文化气息,那种从亘古流传下来的精神,还有那些许有许无的传说。如果从所有人所看到的景观和他们所付出的价值来比较,那是不值,然而,单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些回报的。扯远了,笔归正道,还是说说我们的经历吧。 一路上拍照过来,有说有笑,有打有闹,参杂着其他游人的畅踱,不亦乐乎。我们的拍照宗旨是:不求质量,但求数量;只要学得像,丑男都变靓。只当是玩笑话说说,其实,真正玩的是心情,只要大家高兴,就没白来一趟。我们还看了少林武僧的表演,的确精彩,也各自琢磨着模仿了一些,有照片为证。接着游览了少林寺,此少林寺非彼少林寺,一大一小,此处是具体寺庙。这里香火云集,也有一些慈善事业,众游人中不乏虔诚者,还有看热闹的,也有兼而有之的,至于我们属于哪一类,猜吧。 接下来是塔林,有故事的地方啊(这个情况业内人都知道),至于碑林啊,小树林之类的事情啊,就不在这罗嗦了。塔林是个很出名的地方,没到过少林的人在电视上也会经常看到,推之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历代住持和有名的僧人都赃在此处,咱也不知道是否属实。反正路过看过添一分敬意就可以了。 说是游览,最后又回到了爬山。三皇寨,海拔一千二百多米,不算很困难嘛。进山是为游人修建的台阶,两旁是潺潺的流水,还有葱绿的树木,景色怡人,空气也很清新。天黑前,我们就已经走了个来回,还体验了一回“仙人乐”。为了不让其他人久等,我们匆匆忙忙地赶回了停车场。 八月十五的夜色还是很美,一群在异乡的孩子共同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一种想哭的冲动压抑在胸腔,只是离家久了,早已习惯。只记得那一刻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呼唤,我的朋友,我想你们!我的家人,我爱你们! 再次行驶在高速上,是回京的事了。 10月7日 晴 在车上吼了整整七天,嗓子也累了,心也累了,所以入梦很快,睡的也比较香。 早上就到了石家庄,马上就要回京了,刚醒来时那残留的困倦也已随风飘逝,那么,接着吼! :)过了望都,离北京就真的不远了,大家期盼的心情均可言表,都已经在讨论去什么地方腐败了。 几个小时后,我们坐在了北京市内的一家馆子里。这次围在一起的我们都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亲切而熟悉。那就,开吃吧,别客气了。回想这几天的历程,真的有一堆感慨存在心头,慢慢品吧! 饭后,意犹未尽的几个人又去K歌了,嘿嘿,我们体力够可以吧? 晚上,满意地睡去。 (地名隐藏,照片略) 贴子被: 海哭修改 |
转自:http://www.lvye.info/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044194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