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神奇的神农架

[游记]神奇的神农架

2007-07-27    17u.com

神奇的神农架

最早对神农架产生兴趣是和听到野人的传说联在一起的。据说,在鄂西北神农架山林区的原始森林里,许多人都看到过野人出没,而且说得活灵活现的,给那片土地增添了十分神秘的色彩。以前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去过湖北境内许多地方,唯独神农架一直没有成行。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和两个朋友一起,终于游览了这块神往已久的土地。

去之前,特地查了神农架的天气情况,看预报气温在摄氏10度至28度之间,可气候却比较特殊,网上有一首诗是这样描绘神农架的气候特征的:“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四时有,春夏秋冬最难分”。我以为这只是一种描绘而已,谁知这次神农架之行,着实地让我们真真切切地领略了这种难得的气候变幻。

上山途中春雨淅沥

我们是从十堰出发进山的。当时十堰市区的最高温度已达到摄氏30度左右。临行时,开车的师傅告诉我们,神农架的气温要比十堰低上大约10度。于是,我们都加上了春装。离开十堰不久,天空便下起了小雨。是山途中淅淅沥沥的春雨虽然带着阵阵的凉意,可仍然挡不住浓郁的春天气息。随处可见的映山红开得很是鲜艳,把满目的绿树青山装扮得分外娇饶,还有山里那种特有的清新和湿润的空气,简直就是一座天然的氧吧,真是让我们这些久住在城市里的人大饱肺腑。

因为上山路程较远,又是盘山而行,坐久了真是难受。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陪同的朋友一路上谈笑风生,除了讲些笑话外,还给我们讲起了神农架的人文历史。相传上古的神农氏曾经在这里尝百草,为当地的老百姓治病,由于山高路险,神农氏就搭架上山采药,后来百姓们为了纪念神农氏,就把这里称之为“神农架”。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神农架列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1995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又将神农架定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点”。神农架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野人的发现,据说近30多年来,在这一带有200多人次亲眼看到过野人出没,据说这些野人以红毛为主,也有麻色和棕色毛的,甚至有人还撞见过白毛野人。我们一行中有人开玩笑地说,要是野人也能象娥眉山的猴子那样,成为上山途中的一道风景就好了。可马上就有人反驳道,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恐怕野人早就不再是野人了。

神农顶上五月飞雪

谈笑之间,汽车走了五个多小时,到了神农顶风景区。入口处,管理人员嘱咐我们,山上下雪了,车子要慢行,一定要注意安全。呵!五月天,居然会下雪,太让人兴奋了!顿时,也不觉得晕车了,一个个紧盯着窗外。一开始,外面仍然是下着雨,慢慢地出现了雨夹雪,走着走着就变成了雪夹雨,最后不知不觉之间,春雨完全让位给了冬雪,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潇潇洒洒地飘落了满山遍野,好一个银色的世界!

车子缓缓地驶上山顶,不等车子停稳,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跳了下去,好冷啊!我们大多只穿了两件单衣,怎能抵得山上的寒风雪急。在外面呆不了几分钟便被冻得手脚发麻。但这丝毫没有减少我们欣赏雪景的热情。只见海拔3100多米的华中第一峰——神农顶上天地之间联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本来郁郁葱葱的树枝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就象电视里看到的东北冬天树上的雾松,甚为美观!第二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这个景色,同时还播放了花心结了冰的杜鹃,漂亮极了,可惜我们在山上没有看到。因为下雪路滑,当时去往神家顶上别的风景区的路都给封了,我们只在山顶上拍了几张像。尽管如此,我们也觉得这次上来的特值!你想啊,对于我们这些久居南方、即使在冬天也很少看到雪景的人来说,能在五一期间身临其境,真实地感受下大雪的乐趣,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

在下山途中,我们还看到了云山雾海,那是山区只有雨后才会出现的景观。远远望去,似云非云、似雾非雾、云雾般缭绕着若隐若现的一座座山峰,活脱脱就是一副泼墨山水画,引得不少游客停车观望,留恋忘返,并纷纷将这一美景收在相机之中,不由地感叹:神农架的自然风光真是太美了!

神农祭坛阳光明媚

从神农顶下来后,我们夜宿在木鱼镇上一个名为映山红的酒店,是当地农民私家经营的一座楼房,虽说不太大,倒也干净。听随行的人介绍,开这样一个酒店,仅靠每年五一、十一两个长假期间的收入,便可足以维持全家一年的开销了。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餐,我们便驱车去神农架的另一个著名景点——神农祭坛。那天,雨过天晴,阳光明媚,气温也适宜,还真有点秋高气爽的感觉。

神农祭坛地处木鱼镇,所以离我们夜宿的地方并不远,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陪我们游览的是林区的一个朋友,他对当地的景点非常熟悉,想当然地就成了我们的临时导游,边走边给我们做介绍。神农祭坛是神农架旅游区的南大门,整个景区内青山环抱,美丽而幽静。进入景区后,顺山而上是一片杉树林,让我们感到有趣的是几乎每棵树前都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一些字。随行的朋友告诉我们,石头上刻的都是树木领养者的名字,领养一棵树需交费用2000元。我仔细地看了一下,领养者来自祖国各地,各行各业的都有,他们这样做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一片爱心。

景区的主体建筑是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据介绍像高21米,宽35米,象征着我国56个民族。雕像立于苍翠群山之间,以大地为身驱,双目微闭,似在思索着宇宙的奥秘。祭祀区内,踩在脚下的是代表天和地的圆形和方形图案,在代表地的方形图案中,五色石分别为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我们看的时候,一个团体的导游正在讲解,她说,如果你知道自己命里缺什么,就到你缺的那块五色石上去站一站,就会全有了。一个朋友开玩笑地说,我们水木火土都不少,缺的只是“金子” !

景区内还有古老植物园、蝴蝶标本馆、编钟演奏厅等一些其它的景点,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看完神农祭坛后就开始下山了。

返程下山烈日炎炎

因为前一天上山时下着雨,到处都是雾蒙蒙的,沿途景点都没看好。返回途中天气特别地晴朗,艳阳高照。我们又补看了两个,其中一个便是有名的燕子垭。燕子垭的半壁上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燕子洞,洞高14米,宽16米,主洞长约3700米,里面栖息着大量的短嘴金丝燕。走进洞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奇怪的是,栖息在洞里的燕子数量巨大,可它们飞进飞出时互相之间却从不相撞。我想,可能燕子的眼睛有夜视功能吧。燕子洞口有出租手电筒的,租一个十元钱。借着手电筒的灯光摸索着往里走,虽然看不清楚,但可以听到燕子的叫声和燕子从头上飞过的声音。洞内水流潺潺,脚下湿漉漉、软绵绵的,据说是一层厚厚的燕子屎。用手电筒往上照,可以看到光洁的洞壁,还可以看到石壁上的燕窝和窝里的燕子。石壁那么光滑坚硬,燕子怎么能做窝呢?大概是在栖身在洞与洞之间的缝隙里吧。

出了燕子洞,绕山而行,欣赏了一座彩虹桥,名为“飞云渡” 悬空架在两座大山之间,远远望去甚为壮观。走近了看,建造上倒也没什么特别之处,朋友说它就象一座过街天桥。奇的是它悬在半空之中,是一座过山天桥。

看过燕子垭,我们就一路返回了。越往山下走,温度就越高,到了山脚之下,虽说是坐在车子里,也已经是汗流不断了。

短短的两天之间,我们几乎经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神奇美丽的神农架,真的是“神秘之山,神奇之景,神怪之人,神逸之情”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87781.html22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