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给去神农架朋友搜集的一点素材!

[游记]给去神农架朋友搜集的一点素材!

2007-07-16    chinahuwai.com

神农架奇特文化点滴:
在神农架古老的谜一样的山林里,积淀着古老的谜一样的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显著特点:既保留了明显的原始古老文化的痕迹,又具有浓厚的山林地域风貌。其区域文化特色被视为亚洲少见的山地文化圈----高山原生态文化群落带。

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的发现受到了我国神话学界和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丹麦的汉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热情评价。这部长达3000多行的史诗唱本,记录着汉民族的远古创世神话。被我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判定为汉民族广义的神话史诗,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他们把神话当做真有其事的历史知识,代代往下传唱。一些老歌手把《黑暗传》手抄本奉为经典,当作传家宝加以珍藏,从不轻易示人。在神农架,把《黑暗传》带进棺材作陪葬或死前埋在地下不为子孙所知的事屡见不鲜。

神农架民歌的演唱形式、音乐色彩和语言艺术十分古老和丰富。许多民歌珍品历传不衰,成为神农架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古楚文化的灿烂光辉。薅草歌声情并茂,明快悠扬;婚礼歌脍炙人口,趣味盎然;丧礼歌音色古朴,粗犷苍凉;民间小调抒情状物,盛情真挚。百代民风——打丧鼓在神农架是追悼亡人的一种特殊仪式,又叫“打丧歌”、“孝歌”、“阴锣鼓、跳丧鼓”、“打代思(待尸)”等。其起源悠久,有人说源于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有人说源于秦始皇自修长城,因死人太多,终于聪明地化悲哀为狂欢;有人说源自唐目莲和尚丧妣,击鼓以悼亡;有谓打丧鼓源自楚俗,因怕野兽糟踏死者的尸骨,故而点起篝火,集众敲鼓歌唱,彻夜达旦。 它的主要作用是亲友邻里代替死者眷属追思亡者生前的功德,祝告亡人升大 为后代孙祈福,是一种常见的带有浓厚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和迷信色彩的丧俗。
神农架的丧鼓歌,音调更加古朴苍凉,内容异常丰富。天堂地狱、山川河流,鸟兽花卉、神灵克魂,人生世事、古史英雄,囊括万物,无有而不涉。它不仅仅祈求神灵、超度亡魂、歌功颂德,而且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的百科全书。

堂戏是神农架现存的十分古老的地方剧种,因演出时所需场地较小,一般在农家堂屋里表演,故名堂戏。剧目大多是传说的古装戏,也有民间艺人自编自演的现代戏。演唱风格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神农架民风古朴,民俗奇特。在一些农家的大门上,常挂着一幅青面獠牙、面目凶恶的木雕脸谱,谓之“吞口”。在南部山乡,热情的主人往往以酒待客,谓之“喝冷酒”;北部山乡则有一整套待客的酒规。山民爱抽烟,每人备有一个旱烟袋,长一米左右,谓之“烟枪”。山村妇女爱缠头巾,有时缠在头上的头巾多达数十条。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继发现《黑暗传》和中华民族文化史“活化石”《太阳经》、《太阴经》、《太阳太阴经》等古歌、木刻珍本,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宝库,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目击"野人"

转自:http://www.chinahuwai.com/bbs/viewthread.php?tid=473527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