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放鹰台旅游放鹰台游记放鹰台评论放鹰台周边酒店 |
[游记]放鹰台旅游放鹰台游记放鹰台评论放鹰台周边酒店 |
2008-07-22 luopan.com |
东湖边的放鹰台 (匿名) 武昌东湖西岸环湖路与水果湖畔有一座高约20米的小土丘,山体为青石高台环砌,呈古城墙状,上下两层,栏杆为汉白玉,巍峨如宫阙。放鹰台座西向东,与东湖对面磨山遥遥相对。从山下拾级而上,半山腰台阶上方紫红色石壁上镌刻着“放鹰台”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台阶左右阶梯可上至台顶,丘上为一平台,台上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树下小径麻石铺就,蜿蜒通向山后。平台中央矗立着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铜像高约两丈许,宽袍峨冠,身体前倾,一只手在背后,一只手高擎头上正欲放飞一只苍鹰。铜像把诗仙李白傲视权贵,浪漫不羁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与苍松古木,浩淼湖水相映成趣,煞是传神。去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到中南医院参加中法合办的急救中心揭幕典礼时,途径此地,还专门下车拜谒李白的雕像。 相传李白曾在此放鹰吟诗,以颂苍鹰凌云翱翔,寄托自己的豪情壮志。李白的《观放白鹰》二首:“八月边风高,故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 现在的放鹰台气势恢宏中显得几份高贵和人工雕凿,其实我更喜欢儿时的放鹰台那充满野趣和自然的风景。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就是与之相伴的。记得第一次登放鹰台好像是57年的夏季,当时我们家刚刚从武昌城里的阅马场搬到水果湖。一天晚饭后,我和父亲沿着办公楼后的小路从后山蜿蜒而上,那时的放鹰台比现在高出许多,小山上树木遮天蔽日,幽辟的小径两旁长满灌木和茅草。我们登上山顶,觉得豁然开朗。夕阳照耀着东湖对岸的磨山,山峦起伏,郁郁苍苍。浩淼无际的湖水波浪荡漾,湖中点点扁舟来往,天空透彻,点缀着几丝绚丽的晚霞,鸥鹭击翔,大有王勃《腾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那时还没有现在的环湖路和双湖桥,东湖边也很荒凉,小丘突兀峙在湖边,显得十分伟岸高大。一条沙石小道沿湖岸逶迤向北,供行人来往。到水果湖的北岸就必须绕道而行。山下是一个简易的游泳池,平时人们就在此嬉戏游泳,我的游泳就是在这里学会的。现在的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是警卫连的养猪场,平时有几个解放军战士住在这儿,我们那时对解放军十分崇拜,梦想一天自己也穿上军装,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还真没想到,若干年后,我也确实梦想成真了。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287293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