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荆州之行记 |
[游记]荆州之行记 |
2007-12-03 ecjtu.net |
荆州之行记 经历了几个月的痛苦,终于把毕业论文写完了。论文送审后,轻松中不免有身心俱疲的感觉。校园中同学相遇总是问毕业后的打算,这种大致已成习惯的善意问候却似乎让人喘不过气来。恰好老大要回家一趟,邀请我们顺便一起去他家玩,想到他家便是120回《三国》中70多回提到的荆州,便欣然应邀,游览历史名城之外,也可以出去散散心。于是全寝室集体出动,三人直奔荆州。 南昌到荆州10来个小时的车程,到荆州时已是凌晨4点,打的从荆州城东门进城。东门口是金凤广场,广场中间屹立着荆州城标——金凤腾飞,一只耀眼的金凤在光焰万丈的朝阳之上欲展翅腾飞,很有些许气势。老大打趣说:“荆州是座赌博城,幺鸡一饼守大门。”原来在荆州麻将之风浓重,风趣的荆州人便以麻将牌中的幺鸡和一饼来形象地指代凤凰和朝日,使得城标和人们的业余娱乐生活巧妙联系起来,这也让我一下子记住了荆州城那美丽的城标。 充满楚文化气息的荆州城标——金凤腾飞 荆州东门,我们进城时已是凌晨四点。 从游玩的角度来看,我们来得很不巧,在荆州呆了三天的时间倒有两天在下雨。第一天睡醒已是十点多,醒来时听到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再加上长途车上颠簸十来个小时人也疲惫,便在老大家呆了一天,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天天气能够放晴。这一天中也领教到了“幺鸡一饼守大门”的荆州麻将之风之盛,老大家楼下便是麻将室,每天午饭后麻将声便会准时响起。老大一回家便如大战来临前的战马,兴奋异常,午饭后邀了一班朋友便拉开阵势了。嫂子很是好客,一再坚持要教我们两个打麻将,我在牌桌上一向智商甚低,便作罢了,在边上看了一会儿,兴味索然,便睡午觉去了。 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便起床了,天公不做美,外面还是淅淅沥沥的雨声,心里按捺不住,便拿了把伞一人出门了。几滴雨又怎么能挡得住心底那股在《三国》里反复浸染的情绪呢? 在古城里漫步,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浸透着古典的气息。一条条小巷里,扑面而来的是千年积淀的情怀,浓重而不张扬。穿过劳动街,便是荆州古城北门——太极门,据说北门是荆州保留最完善的城门,这里离闹市区较远,有着现代都市中难得的宁静,高高的城楼,斑驳的城墙,仿佛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让人思绪万千。城门的一侧有一处日.本.投降前夕日.本.兵刻下的“大日.本.マンサイ”(大日.本.万岁)的字样,默默记载着侵略者的罪证,日军攻占荆州时把城墙炸开多处缺口,使这座古城蒙受了深深的苦难。 斑驳的城墙,诉说着曾经的苦难与辉煌。 太极门外,芳草萋萋。 城门外有一座石拱桥,桥头立着一座石碑,我撑着伞在雨中细细地读着碑上的每一个文字。碑上记载,这座桥名为得胜桥,当年关羽镇守荆州时出战得胜归来,荆州百姓于此夹道欢迎,故桥得名“得胜桥”。千年风雨沧桑,此桥重建多次,风物早非当年,但桥上栩栩如生的石雕,桥下湍急的河水,让人不禁想往当年那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风流人物”的峥嵘岁月。 得胜桥,关羽当年得胜归来的地方。 淅淅沥沥的小雨,带来一丝丝寒意,早晨的路上很少行人,偶尔一辆车子快速驶过,掀起一片水花。雨中我撑着小小的雨伞,沿着城墙慢慢的走着。从北门到西门,一段长长的路,我小心翼翼地迈着每一步,仿佛每一脚下去都会踩到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城墙上长满了茂密的植被,让人看不到墙外的天空,更为古城增添了一番神秘的色彩。城墙下的我,如一个远道而来朝圣的信徒,满怀敬仰,用轻轻的脚步,丈量着心底那份在雨中微微荡漾的情怀。 当年城下,厮杀声声,今犹在耳。 城墙上长满了各种植被,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掩盖了多少逝去的身躯。 到了西门,路上的行人和车辆便多了起来。西门现在是进出荆州城的要道,但难得的是城门还是原来的城门,并未改建。古时的城门对于现代的交通工具显得小了一些,城门中只能容一辆公交车小心翼翼的贴着通过,遇到迎面有车子过来便需要停在路边等候,这使得西门的交通经常拥堵,但现代荆州人却用难得的耐心去维持着这座城门的原貌,实在是难能可贵。 西门附近便是荆州博物馆了,里面陈列着著名的西汉古尸,据说比马王堆出土的女尸保存得还要完整。门票30元,象我这样一个人又是下雨天来参观的应该不多,售票员看了我一眼并向我确认了一下是买一张票,弄得我有些许不自在,拿过票便匆匆进到里面去了。先去看的是楚文化展厅,里面主要是一些青铜器,尽管里面的每一件都是充满着荆楚文化的艺术精品,但大部分与在其他地方看过的相似,一些著名的青铜器之前也在书上见到过,此刻如见到故人一般,欣喜之余更多是熟悉的感觉。印象较深的倒是一个日常青铜用具展柜里陈列着的几个铜祖,旁边的文字还特意注明那是实用物品,不禁佩服古人的开放,旁边的一对情侣看到这里嘻嘻哈哈的笑着,我便转身到其他展柜去了。 荆州博物馆,颇具古典气息。 整个楚文化厅里最吸引我的是一把铜勺,勺柄和勺身都镂空出楚文化图腾凤凰的抽象化图形,精美的造型让现代工艺也要为之叹服。在它映入我眼帘的一刹那间便把我彻底镇住了,我在它前面停留了很久,贪婪地看着它的每一个细节,真的很想把它拍下来留作纪念。青铜器之类的文物是最怕闪光灯之类的强光的,所以博物馆都是严禁拍照的,再加上去荆州时走的匆忙,没带上相机,因此也只能在这把铜勺前多停留一会儿多看一眼了。 心里装着这把铜勺后便没有多大的心思去看其他的展品了,另外也因为时间的关系,那么多精美的玉器、瓷器、漆器前都是走马观花的看过,甚至在那著名的西汉古尸展厅里也没停留多久,那浸在福尔马林里的古尸更多的让我感到恶心和一丝恐怖。因为雨天的关系,博物馆里没有多少人,到最后一个丝织品展厅时,里面只剩下我一个人,可能丝织物更怕光照,这个展厅的灯光比其他展厅昏暗许多,再因为刚才看过西汉古尸,在这种环境里回想起来不禁有点毛骨悚然,于是便匆匆离开了。后来才了解到丝织品展厅里有许多现代工艺都难以生产出来的绝世精品,不禁深深后悔没去看一下。 荆州博物馆收藏的精美青铜勺,这张照片是网上找的,因为拍摄者保护文物起见拍摄时没开闪光灯,所以效果不好,原物比这张图片漂亮许多,建议有机会去荆州的游客一定要去看一下。 博物馆里有旅游纪念品商店,出了博物馆,前面也有几家,卖的最多的是各种仿制的古籍竹简,另外便是战国时期的著名乐器虎座凤架鼓,价格都显得贵了一些。本以为那把精美的铜勺应该会有仿制品可以买,但却没有找到,不禁失望,心想如果仿制这把铜勺作旅游纪念品买的人应该会比较多吧。回来后在网上寻找这把铜勺的图片却也没有发现太多的信息,只找到两个与我一样对它印象深刻的人在博客里稍微提及,其中一人拍了一张照片,拍的不是很好,实物要比照片漂亮许多,但因为没有找到其他更好的图片便把它保存了下来。
|
转自:http://bbs.ecjtu.net/thread-185596-1-1.html3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